回覆列表
  • 1 # 小樂故事會

    1840年的中國,即使君臣團結一致,堅決對英作戰,發動群眾,小樂認為清廷也不可能逆轉其失敗,下邊我就從幾個方面簡單的分析下自己的觀點,懇請各位讀者點評。

    1.經濟 道光年間中國GDP總量約佔世界的30%,是個經濟大國,但不是強國,中國依然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封建國家。此時的英國已完成已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邁入經濟強國的行列。中英開展的話,依靠遍佈世界的殖民地,經濟花費上對英國來說並不是什麼負擔,而是值不值去打的問題。而對於大清國來說,戰事選擇在江南,東南沿海的清廷錢袋子地區,如果戰事拖久,對於清政府的經濟卻是極大的考驗,所以個人認為經濟上來說,清廷不希望戰事持久且擴大。

    2.政治 英國此時已建立其君主立憲整體,對於生產力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社會邁向民主自由科學的方向。此時的清廷正好相反,依然是封建中央集權體制,思想禁錮,沒有創新,不利於科技的發展。

    3.軍事 英國建立起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海上馬車伕”荷蘭,西班牙“無敵艦隊”等盛極一時的海上力量都為其所滅,實戰經驗豐富。清軍的海軍當時只是用於近海防禦,守衛海岸,日常疏於操練,根本不能對英國海軍構成實質威脅。英國陸軍同樣是建立起的近代軍隊,歐洲大陸與拿破崙爭雄,其技戰術,裝備先進,士兵素質普遍高,即使是其培訓出的殖民地二鬼子,也能協同作戰。清朝陸軍雖然總數80W,可分佈在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同時在當時肩負警察職責,這造成雖主場作戰,但人數也未必佔優,戰場上有各自為戰,沒有統一的協調指揮,再加上乾隆後軍紀敗壞,腐敗叢生,八旗綠營已不符當年之勇。

    4.後勤保障 清朝軍隊的後勤保障依然是人扛馬馱,四川的物資運到廣州前線都要幾個月,中間還要消耗大半。而英國從南亞,東南亞殖民地走海路,依靠其強大海軍航海力量,卻比我們更有利,消耗更少。

    5.科技 科技的領先使得英軍船隻的行進超乎時人的想象,當期攻打廣州時清軍的增援部隊未來及到,其已經又去攻打寧波了,武器裝備上也領先清軍幾百年,槍支大炮無論是在射速還是射程上都不是清軍能夠比擬的。

    由上分析可知,清廷無論當時怎麼的團結,什麼樣的計策都不能打贏那場戰爭,綜合國力的落後不是光憑精神就能取勝的,落後就要捱打,努力發展使自己強大才能免受欺辱。如果態度決策能決定一切都話,太陽旗下那群頭腦發熱的狂徒不是要打到大洋西岸了嗎?

  • 2 # 孝陵衛小校

    不能。

    題主所說的一切得全都建立在英軍擇地與清軍決一死戰的基礎上,如果這個基礎不存在,那麼清軍就無法獲勝。我們通常說英軍“船堅炮利”,如果英華人僅僅是炮利,題主所說的東西是有可能實現的,但英軍船堅的優勢一旦變成絕對優勢,那麼就意味著英華人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而且,英軍重點在武力威脅清朝開關,並不是要殲滅清軍(即使想也做不到)。因此,整個鴉片戰爭的戰役都是炮轟A-離開-炮轟B-離開的模式,也就是說英軍橫行中國海面,並不意佔領中國的城池。

    這樣即便清軍不貪生怕死,統治階級內部團結一致、態度堅決、決策無誤,那麼也沒有什麼勝算。正如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潰》中提出的那樣,清軍的調兵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英軍攻打廣州,清朝調兵去廣州,清軍還在路上,英軍已經到了廈門,以至於清軍在每次戰役中都是以少敵多。原本以多打少、以逸待勞的本土優勢反而變成了英軍所有。

    更何況在當時,清軍的戰鬥力很差,槍炮已經落後很多代了,舉個小例子,有的槍已經166年沒有換過了,炮生鏽什麼的都是正常現象,更重要的是清軍僅存可用的火器射程遠遠比不上英軍。183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商船阿美七號考察據險守海的吳淞營(共1000人,炮臺200人,其餘分佈在縣城及35處訊地)時,針對清軍的戰備情況得出的結論是抵抗超不會過半個小時。清軍的整個人員構成是老化的,大多是35-60歲的人。而且冒響、軍機渙散、訓練廢弛、吸食鴉片等軍中特色就不提了。

    清軍戰力的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這在當時僅靠幾個得力官員和愛國熱情是沒有什麼作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幾乎所有名著或是比較好的文學作品都是小說形式,而不是散文、隨筆、傳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