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圓頭圓
-
2 # ghgdfhj
浙江紹興:越劇,全國第二大劇種,起源於紹興嵊縣,發祥千上海。代表戲有《粱山伯與祝英臺》,《祥林嫂》,《何文秀》,等。紹興小百花越劇團有著名的三朵梅花(獎)——吳鳳花,陳飛,吳素英。
紹劇:浙江笫三大劇種。毛主席詩詞《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就是他看了進京演出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而作。作為周總理家鄉戲,他曾抱著演小猴的小六令童(電視劇《西遊記)主演六小令童哥哥)合影。
新昌調腔:有三百年曆史的古老劇種。
紹興鸚歌戲:曾主要流行於農村,四個稻桶撲轉,二扇門板覆上既可開演。
西路亂彈:流行於紹興諸暨的相對於紹劇(東路亂彈)的劇種。
-
3 # 沈韻流芳
我的家鄉有“錫劇 ”
一個別具江南水鄉風韻的地方傳統戲劇,亦柔亦剛,亦靜亦動,濃妝淡抹兩相宜。
歲月不居,在經歷了百年的洗滌之後,沉澱下來的定是最好的......
-
4 # 社會人Li
我的家鄉比較出名的戲劇就是歌仔戲,屬於閩南語出演的,
歌仔戲,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市、泉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為基礎,吸收梨園戲、北管戲、高甲戲、潮劇、京劇等戲曲的營養形成的閩南方言戲曲劇種。20世紀初,歌仔戲興於臺灣島內,不久傳及廈門,並迅速流佈閩南地區和東南亞華僑聚居的地方。
2006年5月20日,歌仔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64
-
5 # 朱珠來了
我們山西運城的河東蒲劇委婉動聽,就是小劇種不為人所知,特別想把它發揚光大,也許是異想天開吧,崑曲是江蘇的劇種吧
-
6 # 晉南蒲劇
我的家鄉位於山西南部,即晉南,它的地方戲有蒲劇,眉戶。
崑曲對江南地區有很深的影響,有蘇南,上海,浙江,湖南,江西等地方。
-
7 # 使用者102296943525王穎
我的家鄉戲劇可好聽了,特別是豫劇,享譽海內外,還有曲劇越調大平調等 家鄉水好喝,家鄉的飯好吃,家鄉的戲劇更好聽。
-
8 # 戲劇體驗分享
大家下午好,我雖然不是河南人,我喜歡河南戲。從小長大聽到大。河南的戲曲影響力巨大。影響了很多的地方地區。雖然每個地區的戲劇不一樣,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優點。尤其對河南戲聽了不少,也唱了不少。如,河南的豫劇,越調,曲劇河南梆子說書的。還有夾雜著好多河南墜子。山東梆子。四平調,也有相似之處。不過都很不錯來的。對於崑劇來說。方言不同有些差異。我過還是聽不懂。每一個地區的戲曲方言,都是傳統。文化演變。也不會有很大的。影響與衝突。
-
9 # 城鄉老朋友
大家好,我是河南省人,我家鄉有很多地方,有多種地方戲劇,如,河南豫劇,河南越調,曲劇,山東邦子,四平調,河南邦子,兩夾線,河南墜子,以上是我所知道的地方戲劇,至於崑劇,會影響到北方一些省市,比如,河南,山東,河北,等省城市,原因是,崑劇唱詞北方人都聽不懂,所以,崑劇會有影響。
-
10 # 潛山美縫哥
1、黃梅戲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臺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2、徽劇
徽劇,中國安徽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徽劇原名“徽調”、“二黃調”,淵源於明代,1949年後定名徽劇。徽劇傳統劇目有1404個,儲存檔案有753個。其內容從列國紛爭、宮遷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間生活故事。徽劇的音樂、唱腔優美、完整。
主要分青陽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撥子、二黃、西皮、花腔小調共九類。而以吹腔、撥子、皮簧為主要聲腔。吹腔輕柔委婉,撥子高亢激昂,皮簧則比較通俗流暢,徽劇的表演藝術豐富多彩,技藝精湛。
文戲以載歌載舞、委婉細膩其特點,武戲以粗獷、熾熱、功夫精深、善於高臺跌撲而震驚觀眾。生活小戲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風趣、詼諧和語言吸引著觀眾。舞臺畫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3、青陽腔
戲曲聲腔,又稱“池州腔”,因產生安徽池州青陽而得名。明代嘉靖年間,江西的弋陽腔流入皖南池州府的青陽縣一帶,與當地語言、民間戲曲(崑山腔、餘姚腔等)、九華山佛俗說唱、大型宗教戲劇、"目連"還有民歌小調相結合而產生了青陽腔。
青陽腔是弋陽腔“易腔”之後的一個重要腔種。明末清初盛行,與徽州腔一同被譽為"徽池雅調",成為全國主要聲腔,清末衰落。
4、嶽西高腔
嶽西高腔屬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地方古稀有劇種,是明萬曆年間風靡全國的古青陽腔遺脈,其形成已有四百多年曆史。史載,明末清初由文人商儒將青陽腔傳入嶽西,由鄉士集中在私塾教習高腔,並組班結社,活躍於民眾之中。至清光緒年間,青陽腔全面融入境內各民間燈會,與本土民俗文化相結合,孕育成嶽西高腔。
5、廬劇
廬劇,舊稱“倒七戲”,俗稱“小戲”、“禱祭戲”、“小倒戲”、“小蠻戲”,“廬江戲”。名稱由來無考。因其盛行於安徽省的皖中地區,古屬廬州(今合肥市)廬江縣,故於1955年7月1日,經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正式改稱廬劇。
廬劇是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流行於安徽境內皖中廬江縣、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區和江南的部分地區。廬劇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
從600多年前的千墩(今崑山市千燈鎮)傳唱出來的崑曲,以其委婉、綺麗的風格吸引了無數文人的傾心投入。而當崑曲遇上了文化精英們之後,便逐漸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素養和審美積澱,具體地表現在編劇的技法、唱腔的柔麗嫵媚、舞蹈的抒情寫意上。為此,餘秋雨把崑曲譽為“中國傳統戲劇學的最高範型”,認為崑曲很大一部分的價值和影響在於對後代的藝術所產生的素質性滲透。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崑曲是“百戲之師”的由來。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崑曲作為“百戲之師”的真正內涵呢?歷史上的崑曲,早在明末清初,就由於昆班的廣泛演出活動,而傳播到了北京、湖南、浙江、安徽、四川、雲南、江西、山西、福建等地,並進而與當地方言、民間音樂相結合,衍變出眾多流派,形成了崑腔系統。崑腔系統的形成,標誌著崑曲由地方性的聲腔、劇種,一舉躍升為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劇種。一時間,“四方歌者皆宗吳門”,便是這一情形的生動體現。
直至今天,仍活躍在崑曲舞臺上的六院(團)一所,即北方崑劇團、江蘇省崑劇院、江蘇省蘇崑劇院、湖南崑劇院、上海崑劇院、浙江崑劇院及浙江永嘉崑劇傳習所,在他們身上體現了崑曲在地域性的擴充套件之後,既以發源地蘇州的聲腔為正宗,又發展出了具有自身個性的鮮明特徵。崑腔系統,在中國戲曲的發展過程中是獨一無二的,這本身就說明了崑曲的巨大影響。同時,滲透在全國各地的“崑腔系統”,也是崑曲影響地方戲曲的形成與發展的最重要媒介。
由此,我們進入到對“百戲之師”之實質的另一方面考察,即崑曲對地方戲的影響,這也是崑曲得以享有“百戲之師”美譽的最實質的原因。崑曲,不僅以其形成時間之早而產生對後代戲曲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在於其作為一種特別突出的成熟範型的存在,其所具備的眾多優勢資源,勢必成為後來興起的戲曲劇種所樂於吸收的營養來源。擇其要點,從三方面來說明。
第一,崑曲劇目對地方戲的滲透。自從明代梁辰魚為崑曲量身定做了《浣紗記》劇本之後,以江南地區為主的文人士大夫圈子內漸漸興起了審音度曲的雅好。明代中、後期瀰漫在士林中的個性解放思潮,為大量富有浪漫主義情結的文人劇的誕生作了鋪墊。“一代有一代之文學”,隨著大量傳奇劇本的創作,“傳奇”也最終成為了明清最具代表性和成就的文體。因此,崑曲劇目主要由於文人創作才思的大量投入以及藝人對宋元南戲、元雜劇劇目的繼承,而呈現出了數量和質量上的博大與輝煌。後起的各地方戲,在劇目上或直接引用或加以改編,或多或少地繼承了崑曲劇目。
京劇,自晚清京朝派崑曲融入皮簧班,至今京劇舞臺上儲存有大量崑曲劇目,其中不少成為了著名京劇演員和票友的傳世代表作。如《八仙上壽》《富貴長春》《酒樓》《彈詞》《寄子》《別母亂箭》(譚蠢培、楊小樓、紅豆館主、餘叔巖擅此)、《釵鋪大審》(孫菊仙擅此)、《林沖夜奔》(楊小樓擅此)、《折柳陽關》(梅巧玲、時小福擅此)、《遊園·驚夢》《佳期·拷紅》(尚小云擅此)、《雙紅記·盜盒》(梅蘭芳擅此)等。
川劇,形成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至民國初年,受崑腔影響較大。至今,川劇中保留的崑曲劇目有《琵琶記·大堂別、小堂別》《鍾道嫁妹》《醉打山門》《冥判》《醉吏》《活捉三郎》《雙下山》《蘆林》等。河北梆子,安神戲《天官賜福》《八仙慶壽》《六國封相》《獻瑞》,其中《獻瑞》昆班久已失傳,唯賴梆子得以保留。此外,尚有《爸蕉扇》《豔陽樓》《底家莊》《趙家樓》《淮安府》《販馬記》《百花贈劍》等,20世紀50年代崑曲新創劇目如《擋馬》等,河北柳子團體亦吸收而經常演出。
婺劇,金華昆班衰歇之後,許多崑腔戲在婺劇中得以保留,其中以“麒、鐵、倒、翻”,即《麒解閣》《鐵冠圖》《倒精忠》《翻天印》為常演的基本劇目。此外,尚能全本演出《風箏誤》《翡翠園》《荊釵記》《摘桂記》等。第二,崑曲完善的曲牌音樂對地方戲的影響。明代王驥德在《曲律》卷二《論腔調》中說:“崑山之派,以太倉、松江,以及浙之杭、嘉、湖,聲各小變,腔調略同。”
在此基礎上,崑腔亦形成了向安徽、河南、山東、北京,甚至廣東、雲南、貴州、四川的傳播。這就是所謂的“四方歌者皆宗吳門”的盛況了。雖然,由於各地方言和地方戲音樂的獨特性及伴奏樂器的不同,皮簧腔系和其他系統戲曲中,如京劇、川劇、婺劇、湘劇、祁劇、贛劇、桂劇、柳子戲、山西上黨梆子和廣東正字戲等劇種在吸收崑曲唱腔或曲牌時,在唱法、腔格和韻味上作出了適當的變革,但是也保持了崑腔的許多風格。
尤其是在表演崑曲劇目之時,更是從唱腔、表演形式的藝術風格上,突出地保留著崑曲藝術的風格意蘊。地方戲中,如兼有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的川劇,崑曲不僅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其他聲腔中也常以“昆頭子”的形式,加一兩句崑腔。浙江婺劇亦有在其他聲腔曲牌調前加“昆頭子”的做法。另外,京劇各類角色的性格唱法,也是在崑劇奠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第三,崑曲成熟的場上技藝典範對地方戲的影響。在明清家班的發展過程中,文人以其對戲曲、藝術的高雅品味和深入見解,對演員的場上技藝及素質修養作了積極的探索,最有名的莫過於清初戲曲理論家李漁的《閒情偶寄·演習部、聲容部》。當崑曲進入到清代,摺子戲逐漸取代了全本大戲,成為崑曲舞臺上的主要表現形式,隨之而來的則是演員在表演技藝上的日漸成熟、精益求精。同時,腳色行當也因之得到了極大發展。“腳色制”作為中國古典戲曲舞臺表演的最具獨特魅力的規範性,從演員的唱、念、做、打,甚至服飾、砌末(道具)、一輩一笑都形成了嚴格的規範制度。在腳色行當的發展過程中,崑曲對於其中生、旦、醜的影響和貢獻尤為巨大。
-
11 # 星空的倒影1982
戲曲是中國民間的傳統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戲曲劇種繁多,不同於世界上其他戲劇,其表演形式獨一無二。戲曲脫胎於歌舞,幾經演變,形成了現在有念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念、做、打"於一身的藝術形式。迄今為止依然活躍在舞臺上的劇種仍有300多種。
首先回答題主的第一個問題。我的家鄉在黑龍江省的一個小縣城。地處東北的黑龍江,出於歷史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嚴格意義來說,完全屬於黑龍江的地方戲曲只有一個——龍江劇。龍江劇還是在建國以後,在周總理的建議下、國家的大力扶持下,產生的新劇種。作為誕生在黑龍江省的地方曲種,它吸取了包括京劇、評劇等很多劇種的精華,其代表人物白淑賢善於在舞臺上雙手書法和作畫,堪稱梨園一絕。
我本人是80後,小時候也就是九十年代初期的時候,還經常有劇團到縣裡來演出。那時候大劇團演出在電影院禮堂,小戲班子就在廣場上搭個棚子,經常看到的地方戲也就是以下要介紹的兩個劇種——二人轉、評劇。
二人轉
二人轉又叫二人臺,經常是一男一女的搭配演出,或幽默詼諧,或催人淚下,唱腔優美,唱詞直白,深受群眾喜愛。小時候常看的傳統劇目《大西鄉》《馬前潑水》《包公陪情》等,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傳統二人轉已經逐漸衰落,更對地淪為低俗的滑稽表演。家喻戶曉的演員趙本山,小瀋陽,閆學晶等都是二人轉演員出身。
評劇
評劇形成於河北,在對口蓮花落的基礎上,吸收了京劇和河北梆子的諸多元素,逐漸完善、成熟。流行與中國北方,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湧現了很多流派與名家。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也是我本人比較喜歡的兩位名家——小白玉霜、新鳳霞。
小白玉霜的戲,多是小時候在收音機裡聽到的。她的唱腔如泣如訴,感人肺腑,代表作有《玉堂春》《珍珠衫》《秦香蓮》。
新鳳霞的《花為媒》《劉巧兒》《乾坤帶》則都被搬上了電視熒屏,那些經典唱段流傳至今。前段時間,她的《乾坤袋》選段——並非是兒臣以小犯上……還被德雲社的張雲雷帶上了熱搜。被眾多德雲女孩在網路上傳唱。
接下來題主的第二個問題本人認為受崑曲影響最大還是京劇。四大徽班會(三慶、四喜、和春、春臺)京師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當時就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的說法。這裡的曲子就是指崑曲。崑曲的唱腔、唸白被京劇充分吸收,逐漸形成了現在京劇的風格。
-
12 # 荷聲茹夢
我的家鄉戲,多了去了。
大的有豫劇——流行大半個中國,臺灣,盈江。新疆,西藏都有專業劇團。
小的有懷梆——地地道道的懷慶府地方戲,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劇種,當然了不僅僅只是在懷慶府(今天焦作市範圍),新鄉的輝縣,山西的晉城附近有。也曾經是她的流行區域。
豫劇大家都知道了,今天先不說了,就說說我們的懷梆吧。
有的戲曲資料把懷梆和懷調說成是一個劇種,這是不對的,因為在河南確確實實有兩個劇種,一個是懷梆,一個是懷調。
懷梆是懷慶府的劇種,懷調卻是河南安陽,河北磁縣一代的劇種。在二零一八年,二零一九年李樹建組織的河南少數劇種匯演,進京演出這兩個劇種都參加了。
懷梆演出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由當今懷梆的優秀繼承人張素禮,賀小聯演出。
懷調演出的是《渭水河訪賢》。
兩個劇種有著根本性的差異,就像山東梆子不是豫劇,豫劇不是山東梆子一樣。
我們的懷梆從清朝就有了雛形,真正鼎盛時期是在民國期間,建國後的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七八十年代,後來隨著老一輩藝人的退出,戲曲大氣候又漸漸惡化,懷梆也就日益蕭條了。
我還是比較幸運的,在八十年代初,有幸看到了我們博愛縣最為出色的懷梆演出。
程村是我村的社親,那時候,人們的親情觀念還是很深厚的,平時忙著生產,春節過年兩個村就要互相走動,主要的形式就是互相到對方村裡唱戲。
那時候,幾乎村村都有宣傳隊。程村劇團歷史悠久,名聲在外。俺村則是才剛剛成立,七十年代,還是現代戲的舞臺。
俺村是豫劇,演出的劇目是《杜鵑山》《海霞》《人歡馬叫》《朝陽溝》。
程村的戲就好看多了,我記得看過他們的《南海長城》《楓樹灣》《紅嫂》《苗嶺風雷》……
他們的《南海長城》最漂亮,舞美設計那是相當出色的。全是幻燈投影,效果特別好,特別適合晚上演出。
古裝戲開始後,俺村就沒有了什麼演出,程村懷梆的魅力大放光彩。
《三審劉玉娘》《旋風案》《卷席筒》《寇準背靴》《閆家灘》《無佞府》《七聖歸天》……每天三場戲,基本沒有重複的劇目。想想,那是一個什麼時代!
偌大的一個院落,可以說是人山人海,不僅僅是院子裡,就是那房上,樹上,牆上都是觀眾!維持秩序的人有二三十個,拿著木棍敲打那些站在場子裡擋住了別人看戲的人。
臺上唱的賣力,鑼鼓絲絃配合的天衣無縫,觀眾看的更是投入!那時候誰想從裡面擠出來那根本不可能,想尿你憋著,想屙你忍著?周圍村的人潮水般的湧來……
那是一個戲曲的黃金時代!
誰能見到演員,和他們說幾句,那也是無上的光榮,令人羨慕不已。
可惜,這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的戲曲失去了她的耀眼華彩。
至於崑曲,我想還是對京劇的影響最大吧。
-
13 # chang大俠
我的家鄉戲劇可好聽了,特別是豫劇,享譽海內外,還有曲劇越調大平調等 家鄉水好喝,家鄉的飯好吃,家鄉的戲劇更好聽。我很喜歡我的家鄉河南。
回覆列表
我的家鄉有莆仙戲,莆仙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據統計,莆仙戲現存傳統劇目5000多個,約佔全國各劇種傳統劇目總和的三分之一。莆仙戲,因形成於興化地區(今莆田、仙遊),用興化方言演唱,故俗稱“興化戲”。 1952年經福建省文化局批准更名莆仙戲。它流行於莆田、仙遊兩縣、惠安縣北部及福建南部興化話流行的地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還有崑曲被譽為百戲之祖,應該多多少少各劇種都有在互相學習和借鑑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