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探索真歷史

    春秋時期的戰爭是非常講究的。

    1、 先發戰書,戰書內容①要畢恭畢敬,委婉的表達作戰意圖。②寫明作戰時間、地點,一般選擇兩國的交界處作為戰場。

    2、 雙方用戰車作戰,一輛戰車上有三個人,左邊的人稱為“車左”或“甲首”,手持弓箭進行遠端攻擊,右邊的人稱為“車右”或“參乘”,手持戈或矛,負責近程攻擊和清理障礙,中間的人是御者(就是司機)。戰車後面跟隨一定數量的步卒。再後面是後勤車輛和人員。這三者構成一個基本單位,稱為一乘。

    3、 參戰人員都是貴族,平民和奴隸是沒有資格上戰場的,他們最多負責一些後勤工作,因為戰爭是是貴族們的遊戲,所以他們都講究規矩、禮儀、君子風範,正所謂戰爭可以輸,面子不能丟。

    4、 戰爭開始時,雙方要先擺好陣勢,才可以開戰。

    5、 戰鬥中不傷害受傷之人,不俘虜白髮之人。

    宋楚之間的泓之戰就是典型的例子,當時宋軍已擺好陣勢,楚軍正在亂哄哄的渡泓水,宋國司馬子魚請戰說:“敵眾我寡,此時,敵軍未完全渡過河,正是我們進攻的好時機。”宋襄公說:“不可以。”

    楚軍完全渡過河後,子魚又請戰說:“敵軍尚未列好陣勢,也是我軍進攻的好時機。”宋襄公說:“不可以。”楚軍擺好陣勢後,雙方交戰,宋軍大敗。

    老百姓都怪罪宋襄公,宋襄公說:“君子作戰,不打受傷的人,不俘虜頭髮斑白的人,不憑藉險要地勢取勝,即使亡國,也不可以攻打尚未列好陣勢的敵軍。”

    “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左傳》。

  • 2 # 大相無形

    儘管戰爭歷來血腥殘酷,但在春秋時期的戰場上,確實有很多帶有一絲外交禮儀色彩的共識性法則一度被彼此嚴格遵守,以致在今天看來甚至滑稽:

    師出有名

    春秋時講究王道、崇尚仁義的思想也體現在戰爭中,開戰前必須要找一個“站的住的理由”來佔領道德或輿論高地,比如“替天行道”“討伐叛逆”“清君側”等等之類,以證明己方乃正義之師。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不僅能激起三軍正義感、奮勇殺敵,也能起到分解敵軍抵抗意志的心理作用,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戰書檄文

    諸侯國之間開戰可以用下戰書的方式來“約架”,明確指出對方的種種不是已經“人神共憤”了、等著瞧吧。那些理虧或實力弱小的一方,往往會以割地、賠款、納貢等形式化解戰火,這也就是戰書的功效。

    若是討伐叛逆或清君側之類,就不是下戰書而是檄文,其用意無非也是指責對方大逆不道、道德淪喪,藉此讓天下臣民看清其本質而“共討之”。

    禮不伐喪

    對方處於國喪、天災時期是不能進攻的,否則就是趁人之危,勝之不武、贏之不公。一個連起碼道義和良知都不顧的國家是沒有信用的,不但會喪失民心,日後自己遭災有難時別人也不會援助。

    不斬使節

    斡旋於雙方之間的使節代表的是國家和君王,一旦斬殺就會被認為不講道義、等同於欺君辱國和開戰,會被整個天下所不齒、甚至多方討伐。

    不鼓不攻

    春秋時講究“對陣”,即開戰時一定要等雙方列陣完畢,若對方主將不在或未到,是不可以攻擊或偷襲的。看到對方大纛旗豎起,說明主將在陣,此時便可擊鼓準備,三通鼓聲後方可進攻,“一鼓作氣”的典故正是來自於此。

    另一個有名的例子便是宋襄公不願半渡而擊、待楚軍全部過河列陣完畢後才打,結果招致大敗的故事。

    不追逃、不殺降、不傷民

    無論戰爭規模大小,雙方軍隊都不得傷及無辜平民。對於戰敗一方的逃兵,通常只追殺五十步左右便放棄,因此也有了“五十步笑百步”這個歷史典故。

    不但不追逃,而且不殺降、不殺負傷者和白髮老卒,處處彰顯人性與仁義,時刻體現自己王道之師的形象。

    春秋時的戰爭禮儀很多一直延續到戰國、個別延續到今天(例如不斬使節),只可惜,後來隨著貧富和強弱差距不斷拉大,人性中自私、貪婪、殘暴等醜惡的一面也被無限釋放,“白骨高於太行雪,血飛迸作汾流紫”的景象也一再上演。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交換機的背板頻寬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