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感情直通車

    韓趙魏三家雖然瓜分了晉國,但是都有自己的打算,共同利益面前會抱成團,一旦扯到自己的利益,便恨不得對方灰飛煙滅。

    首先這就好比一個和尚挑水吃,倆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道理是一樣的。

    其次是秦國太強大了,都不敢惹禍上身,害怕秦國轉頭揍自己,真到了那天,趙國能會幫自己嗎?也是眼睜睜的看著秦國揍自己,倒不如讓秦國幫自己解決掉一個對手,不管誰輸了,自己都不會受損失,國家利益其實對映到個人身上是一樣的,無利可圖的事情反倒不如做山觀虎鬥。秦國就是抓住了他們的這種自保心理,遠交近攻,逐個擊破。東方六國曾經也聯合揍秦國,無奈半道起了內訌,不到函谷關,又折了回去,成了天下人的笑柄。韓趙魏本是連根生,可惜的是在利益和得失面前,早已形同陌路,互相拆臺了。秦趙長平之戰後,趙國已處於苟延殘喘的邊緣,此後,三晉再也無力對抗西邊的秦國。

  • 2 # 宣大總督盧象升

    所謂三晉同氣連枝,在魏文侯時期還行,魏國為三晉扛把子,南征北戰,三晉打的秦,楚,齊都服服帖帖,到文侯之子魏武侯上位之時,更是打的楚國不得不求和,三晉拒和後,又不得不請求秦國出兵攻打三晉最弱的南韓,另一方面攜重禮賄齊國,請齊國也出面干涉。結果武侯調轉槍頭,打的秦國差點直接跪了,如果不是魏武侯逼的吳起南逃楚國的話。此時的魏國已經達到了自己的巔峰時期,但也就在這時候,魏武侯接收了三晉之一,趙國內亂的始作俑者,趙武侯之子,趙朝。至此,魏、趙分解,勢同水火。

    而之後雖然魏武侯主動修復了跟趙國的關係,三晉再度合兵敗齊救燕,但三晉關係已然破裂。之後趙成侯趁著魏、魯攻齊之際,偷襲了魏的小弟,衛國,連下七十餘邑,三晉再次分裂。而當魏武侯去世後,趙韓聯軍入魏干涉,結果在怎麼對魏國的問題上,趙韓決裂,南韓撤兵。到這時,三晉是徹徹底底的分裂了。

    而長平之戰時,趙國經過武靈、惠文兩代王的發展,國力日盛,而齊,楚,韓,魏則日漸式微,趙國正式抗起東方六國抗秦的大旗。到公元前262年,秦趙長平大戰爆發之時,其實就是戰國老大和老二的拼殺,韓魏恨不得秦趙兩敗俱傷,不趁火打劫就不錯了,難道還主動湊上去送人頭?本來秦趙大戰,齊楚燕魏韓就盼著他們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呢,怎麼可能去參合?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趙國會敗那麼慘,直接被秦國坑殺四十餘萬,趙國直接被打穿了。但也就在趙國被打爆後,魏楚直接出兵干涉,趙國這才沒被秦國直接滅掉。而後魏國的信陵君更是率楚趙魏燕韓五國聯軍攻秦,大敗秦國。

  • 3 # 南宮外史

    三晉確實同氣連枝,但長平之戰時,韓魏兩國卻不出兵支援趙國,原因如下:

    一、趙王的策略錯誤。

    長平之戰前,趙王準備與秦國講和,有大臣建議,不如請求韓魏出兵,把送給秦的財寶贈送給韓魏二君,必定出兵協助。況且,假如秦王無意講和,而留下趙國求和使者,向其他國家大肆宣揚,其他國家必不救趙。趙王不聽。果然,秦王大宴趙使,大大肆宣揚秦趙和解。韓魏聽說後,擔心秦趙算計韓魏,故不出兵救援。

    二、韓魏趙三家聯盟是非常鬆散的聯盟,只是在共同面對秦國威脅時,才暫時合作。

    韓魏趙三家大多數時期,是互相攻擊,互相爭奪領土。甚至還有被秦國侵佔了土地,就向其他國家掠奪,以便彌補自己土地損失的戰略混亂思想。

    就在趙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趙將樓昌領兵,進攻魏國的幾邑,未能奪取。十二月,廉頗領兵,再攻幾邑,佔領了它。二十四年,廉頗領兵,攻克魏國的房子,又進攻魏安陽,把它奪取了。二十九年,秦與韓相助攻趙,包圍了閼與。趙國派趙奢領兵,襲擊秦軍,在閼與城下大敗秦軍,孝成王元年(前265)齊國的安平君田單率領趙國軍隊進攻燕國的中陽,把它攻克了。又進攻南韓的注人,也攻克了。公元前261年就發生了長平之戰。

    所以,韓魏趙三家既沒有明確的抗秦戰略,也沒有三家結盟的盟約約束,更多的是互相征戰和殘殺。由此也消耗了實力。

    三、在縱橫家蘇秦、蘇代弟兄二人死後,連橫抗秦的策略已經宣告失敗。

    山東六國,包括韓魏趙三家之間,就已經被秦國遠交近攻,拉攏收買,而處於一團散沙的局面,面臨被秦國各個擊破的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自己種火龍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