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條老書蟲
-
2 # 作家餘生燼
先說觀點:不是毒雞湯,但也沒什麼營養。
大冰曾經是一個電視臺主持人,後來成為了一個揹包客,他的一系列書主要講他在“揹包客”期間的故事。他講述了他進川藏、在麗江之類的地方遇到的各式各樣的人的故事,這些人或許江湖義氣,或許對愛執著。
總之,他們的故事裡有我們嚮往的江湖,有一種很酷炫的遠方。
我承認他的書讓人眼前一亮,因為我們始終想過卻又不得不捨棄的生活是那樣充滿誘惑。
我曾經讀過他的書,最開始確實有讓我眼前一亮的感覺:原來人還可以這樣生活,這麼有江湖氣的生活!
但他的作品就像是流水線產品一樣,幾本書都是幾乎一樣的寫法,一樣的題材,一樣的強行催淚,一樣的浮誇,幾本書都是換湯不換藥。
其實大冰寫得故事還不錯,還算有點吸引力,但是就覺得是作者無比明顯的在販賣雞湯營銷自己。可以一看,但不值得走心。書裡毫不掩飾地奚落偽文青,而實際上,這本書的受眾也只有偽文青。沒有被生活和現實毒打過的人們看看,可能會心生嚮往,心智稍微再成熟一點兒,就會覺得不過如此。
大冰覺得自己的世界才是江湖,才是人們應有的生活,其實哪裡不是江湖?哪裡沒有生活?執著於形,看不清自己罷了。
他的書讓我們詫異原來這世上有這麼多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真的有人這樣肆意瀟灑。他似乎給我們這些在現代社會基本上是模式化機械化般活著的人們介紹了生活的另一種方式,甚至出現了一些人選擇退學窮遊,或者辭職窮遊,學著如他一般“流浪江湖”。
可是那終究是不可複製的,或者說他寫得都未必是真的,根本不適合大多數人。
剛開始讀他的書的時候,我也覺得還挺不錯的,書中所寫的人和事都很有意思。不過讀了幾篇之後,越往後讀越不想讀,他一直在故事裡面灌輸自己的價值觀,後面有些故事甚至是在強行加上價值觀,讓人覺得很生硬,分明就是在賣情懷。好好的旅行文學被他寫成了雞湯文,一篇還好,寫的太多不免就變味了。
看了一本書,總結了一下,他的書中無非就是在寫這三個東西:
男人的流浪;
男人的兄弟;
男人的軟弱;
透過寫這些東西與讀者產生共鳴,從而販賣“流浪情懷”,就好像是閱讀界的“心靈雞湯”。這些文章淺嘗即止就行,讀太多,會令人作嘔。如果你真的喜歡流浪文學的話不妨去看看三毛的作品,我覺得那才是真正的流浪文學。
我個人非常欣賞並羨慕著大冰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也很羨慕他作為主持人和民謠歌手的成就,但是就他的作品來說,實在就像是在寫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一般,沒有太多的文學和思想價值。
大冰的讀者市場是很大,但這不能代表他的作品就是好作品,有深度的作品,換句話說,大冰的書不算垃圾,但配不上它現在的話題熱度。
最後的最後,我想總結一下:我們不應該太過去否定大冰,他的書很有賣點是因為真正喜歡文學的人不佔多數罷了,作為一個成年人,還是少看一些這樣的書或文章比較好,一方面它沒有什麼意義和文學價值,另一方面書中的一些價值觀可能並不適合你,被作者強行灌輸給你,會慢慢消磨你的意志。
有讀這些書的時間不如去讀點其他更加有意義的書去提升自己,或許還能過上大冰那樣無憂無慮的江湖生活!
回覆列表
數腦瓜子可能都“進水了”,在我看來他們沒有按照正常的軌跡去生活。我所謂的正常軌跡是工作,賺錢,養家,特別是第一個詞。
書裡那些選擇浪跡天涯的人,有時候還會顯得有一點格格不入。揹包客,遙遙路途靠走。流浪歌手,街頭賣藝,抱著一個手鼓去窮遊。記得《你壞》裡面還有一個從來不用手機的姑娘。但是,他們真的是過好了每一天,每一段路程。還別說,我倒是也希望自己的腦瓜子能進點水,但我還真沒有那“腦瓜子進水”的勇氣。可能我們最大的區別就是出發的時候帶的東西不一樣。
借用冰叔一句話“也許無趣的不是這個世界,而是你我還沒找到有趣的活法”。
大冰的書寫出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也寫出了情懷,我想他自己在寫書的時候肯定特別過癮,我想他的讀者,比如我,也看的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