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海21955
-
2 # 杜坤維
每一個人都有親朋好友。平時來往不多。有喜事大家相聚熱鬧一番。我個人覺得蠻好。大家可以說說話。聯絡感情。大家可以打打牌。避免長期不來往生疏。
按照我們傳統。喜事送一個紅包。增加喜慶氣氛。自然喜上加喜。但目前紅包稍稍有點變味。成為攀比的奢侈。有的人覺得成為一種負擔。我是沒有那麼人為。紅包就是一種隨喜。根據自己能力和當地生活水平。可多可少。至親好友多一點。一般朋友少一點。沒有什麼。大家一般都可以承受。如果一定要掙面子。不顧自己經濟能力。紅包一定要大。那就很痛苦了。就成為一種負擔。紅包隨意。心理也就舒坦。不會成為一種負擔。而是一種高興的聚會。一次友誼的增進。
面子與金錢從來不太和諧。我們沒有理由為了面子強出頭。給出自己沒有辦法承擔的大紅包。過得去就行。這是我個人的邏輯。
如果對方太在意自己紅包大小。斤斤計較。這樣的朋友也是很難深交的。知心朋友三兩個也就足夠了。朋友不在多而在知心。
-
3 # 伊蓮聽雪
高禮金現象當下確實很普遍,有時算算一個月下來工資都隨禮隨沒了,礙於面子的我們人家宴會請客哪能不去呢,去了當然要奉上一個紅包表表心意。有的時候想想,現在的宴會早已失去以前的意義,再也不是親朋好友的聚會而是互相炫耀攀比的大會,沒辦法該去的還要去的,每個人都不是單獨的個體活在這個世界!
-
4 # 子非佛
哪用什麼高禮金,只能說明三個字:不值錢!連不值錢的東西都需要高消費,物價上漲的這麼厲害,禮金這種屬於數字的東西,都屬於報表,好看最重要,實質已無關緊要,完全屬於人情泡沫。
-
5 # 微莆田網
莆田結婚都是很講究的,有的土豪結婚現場豪車滿大街都是,各式各樣的豪車,當然聘金也非常高,禮金也是不少的,像這種都是經常見到,每次到過年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回來,這個時候相親結婚的也非常多,如果這個時候剛好你的朋友結婚,那麼一年的工資估計都花在宴會上了。
莆田的宴會平時不少,但是過年的時候是最多的,結婚的,過月子的,過大壽的,幾乎都在這一個月裡了。所以,這一個月大家一定要準備足了錢,各種各樣的聚會,宴會等著你。
莆田做壽非常講究的,到過年的時候你看到這樣一排排的不要驚訝,這都是正常情況。並且到過年的時候搬遷的也是很多的,這樣的喬遷還有喬遷宴會,經常會有朋友親戚之類的喬遷。忙得不可開交。
有的家裡喬遷非常講究,像這種,在莆田沿海的鄉村也是經常見到的。非常豪氣,去的人也挺多的,都是開豪車,這樣的禮金應該更多,不知道會給多少。
其實,對於高禮金現象我還是非常排斥的,畢竟搬磚不容易啊。
-
6 # 老胡說三農
看了你所提出的問題後,我感覺我們這個地區的人們很幸福!——因為,我們這還不存在高禮金的現象。
那麼,在部分地區為什麼會存在高禮金的現象呢?
1、在部分地區的部分地區中,有一部分人存在“窮燒”的心理,明明自己財力有限,但為了面子,哪怕是借錢,在參加宴會時也要出手闊綽。2、在部分地區的部分地區中,有一部分人有愛攀比的心理,當別人在參加宴會出手闊綽時,自己也不願意顯得小氣,於是乎,你隨禮200元,我隨禮500元,他呢?甚至隨禮1000元。
3、在部分地區的部分地區,有錢人比較多,大有視鈔票如糞土的氣概。在參加宴會時,就使出了有錢任性的小性子——你隨禮10000?我隨禮20000!咱有錢,怕啥!但生活在這個地方的極個別貧困戶可就慘了!有錢人隨禮那麼重,木錢人咋辦?愁死了。
關於隨禮,古人曾經總結了一句很經典的話——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由此可見,古人是不以隨禮多少論情深、情淺的!古人講究的情,是發自肺腑的真情。
我個人認為,在隨禮的問題上一定要理智,要量力而行,不要與任何人攀比,也別做“窮燒”之人。要學習古人的做法和想法,隨禮別論錢多少,赴宴只講情深淺。你說是不是?
中國是一個喜歡熱鬧的國家,凡事有什麼喜事都喜歡大擺宴席,邀請親朋好友參加。而被邀請的人也會送上些少基金代表祝福。不過這幾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現了高額禮金現象,一場宴會禮金少的三五百,多的一兩千,這很多人吐槽吃不消。因為一年幾場宴會下來,兩個月的工資就沒有了。讓人有苦難言,甚至有人把紅色請帖說成是紅色炸彈!對此大夥有什麼看法嗎?
回覆列表
這種現象很普遍,紅包定是必不可少的,紅包的大小主要考慮的還是自己的的經濟收入,一定不要存在攀比的心理,打腫臉充胖子是沒有意義,把你當做朋友或兄弟的自然會理解你,紅包講究是心意,禮到、人到才是最好的,禮輕情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