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門紅葉滿山谷

    閱讀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而不應成為一種負擔。

    一年2000多本書的閱讀量,平均20分鐘看一本書,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閱讀剝奪了他的一切時間空間自由。

    閱讀是一個欣賞,思考,學習的過程,它需要時間去消化吸收,而不是囫圇吞棗。

    多而濫,不如少而精。

    閱讀就是與書中人物及作者的對話,使你沉迷其中,欲罷不能。

    看魯迅的雜文集,那就是一個勇猛的鬥士,為了新生活新社會而吶喊!

    給人一種眾人猶醉他獨醒的感覺,有點無奈,無助和滄桑,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停下手中的筆,成為當時北平眾多學子的楷模,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

    “是一杆刺向舊社會的標槍”!

    讀海明威小說,初讀千澀難懂, 人物對白簡單,沒有過多的渲染和鋪墊,讀過幾遍才知道,那是最簡練的文學描述,藝術價值極高。

    《老人與海》,《乞力馬紮羅的雪》,《賭徒,修女和收音機》……

    書中略帶神經質的主人公,那是經受過二戰創傷的產物,是迷憫的一代的代表,那是心靈的扭曲和掙扎!

    閱讀能昇華你的素質,開闊你的眼界,從狹隘的視野轉向豐富。

    《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紫色的封面, 高貴而華麗,小說描寫辭藻豐富,景物描寫絢麗多彩。雖是中譯本,你也完全可以領略作者強大的寫作能力,莫泊桑是著名的高產作家。與他這種能力是分不開的。

    王朔的小說,京腔京韻京味兒,有點兒老舍的味道,又與老舍有很大的不同。《茶館》,《駱駝祥子》,俗中見雅,生動自然。《頑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是俗中見“痞”,有點兒玩世不恭的味道。

    總之,

    閱讀是認真的事,絕不能潦草從事,只圖數量,不圖質量,

    認認真真讀每一本書,你會受益匪淺。

  • 2 # 終南藏

    其實答案對於經常看書的人很簡單。2000多本書看似很多,但對內容、思想進行總結後你會發現,其實無非就是那幾種思想或理論而已。2000多本書只是在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所以對於經常閱讀的人來說,2000本書很多書只需要大致翻閱就能明白作者在講什麼,而無需一字一字的閱讀,如此下來,閱讀速度其實是非常快速的

  • 3 # 亦書亦影

    的確是有這樣的讀書狂人。明確了以下幾點,就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到的了:

    1、怎樣算是讀完一本書?

    對於大部分的讀書人來說,讀完一本書並不是說從頭到尾一字一字的全部讀完才算是讀完一本書。而是當你閱讀的時候收穫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就算是讀完了。

    一本書,晦澀難懂,讀了一半就放棄了,算是讀完一本書。

    一本書,只讀了其中的幾個章節,瞭解了自己需要的知識和內容,算是讀完一本書。

    一本書,讀了幾頁,不符合自己的風格放棄了,也算是讀完了一本書。

    一本書,為了消遣,瞭解了主要情節,算是讀完一本書 。

    這樣,就會發現一年讀很多本書並不誇張。

    2、讀書的渠道有很多。

    讀書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看紙質書,而是包括聽書、看電子書、讀紙質書等等多種方式。一本電子書,可以利用碎片時間讀完,一本錄音書可以利用洗碗、跑步、通勤路上,都可以讀完。一本紙質書也可以篩選出所需內容,快速讀完。這樣閱讀的時間就不侷限在辦公桌前,想讀書的時候都可以讀書。

    3、閱讀的數量會影響閱讀的速度。

    大家都聽過“速讀法”,只要透過訓練,就能學成。但在社會生活中,單純的閱讀不是目的,從閱讀中收穫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是目的。所以如果一個人經常堅持閱讀,那麼他頭腦中的概念和邏輯就會越來越強大,閱讀時就可以做到快速的取捨。而且這樣的閱讀達人,也透過摸索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所以閱讀速度可能比一般不閱讀的人要快很多。

    4、看了多少不重要,吸收了多少才重要。

    走馬觀花看2000本,沒有任何實質的指導和改變,遠不如精讀一本書來的有效果。讀書不是為了攀比數量,而是持續的閱讀,形成累積的效果更重要。

    在閱讀的同時,注意吸收書籍的知識,並進而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遠比讀完後不知道說的是什麼重要的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代賬流程一般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