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竹間清溪
-
2 # 大秦鐵鷹劍士
天后武則天者,幷州文水縣人。武后生而神異,長而貌美,慧質天生。其父武士蕨告眾子女曰“為父碌碌無為,光我武氏門楣者,次女則天也”。
武后年十四,芳名驚動四鄰,遂以良家子身份入宮侍奉太宗皇帝。先帝甚憐之,賜名媚娘。少帝常侍奉先帝左右,遇媚娘而愛之,及先帝駕崩,少帝娶媚娘而悅之。
武后與帝恩愛有佳,帝多柔且病,國之大政皆決於武后,後與帝並稱二聖。帝崩,諸子無能,武后為國家計自立為帝,號武周皇帝。武后治國日長,國富強,民安生。武后崩,還政李唐,以皇后身份與帝合葬乾陵!
-
3 # shasha271
吾輩草根凡夫,雖學文習章,尚欠格提文書傳於千古女帝碑中留墨。一則制不可越。二則無帝王氣所正身,無本命僣越。此鑑。
-
4 # 閱讀時間博物館
謝邀!@悟空小秘書,這個問題挺有意思,不僅限制了內容,還有用詞,而且也很具有想象力。武則天傳奇的一生,除了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外,她死後留下的無字碑也成為後人永遠無法知曉的秘密,或許僅是為了“功過是非憑他說”也未可知。小編根據自己的理解,寫了一篇碑文,如下:
武氏自名曌,幷州文水人也。初,父士彠為荊州都督,唐武德七年,生其併名珝。年時二七,為太宗才人,賜號武媚。帝崩,以後宮例,入感業寺為尼。
高宗立,復召入宮。後謀王氏及諸臣,權傾朝野。未幾,帝患疾,始同臨御,稱二聖。麟德三年,與帝封禪泰山。及高宗崩,武后實稱制,後廢太子,自立帝,改國為周。初為社稷,雖盡誅李唐宗室,亦能扶庶族,辨忠奸,有懷英、孟將之賢。為天下計,開言納諫,創殿試,天下之才盡收其肱。西平吐蕃,北定突厥,時民富國安,天下興焉。及寵二張,性變殘戾,大興酷吏,諸臣俱恐。神龍元年正月,柬之與諸軍兵變,殺二張,迫位太子顯。是年冬,崩上陽宮,年八十二。 帝遵其遺命,稱則天大聖皇后,合葬高宗乾陵,立無字碑。嗚呼,千古女帝,其功也昭。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幷州文水縣(現成山西文水縣東),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
武則天死後立了一座沒有任何字跡的石碑,這也給後人留下了足夠大的空間去評論她,如果說要給武則天寫一段用古文撰寫的碑文,我個人用簡短的幾句來試著描述下。
千古一帝唯女子,萬古流芳真男兒。
承貞觀昌盛大唐,啟開元揚威天朝。
日月空中照大地,陰陽相合轉乾坤。
1、積極方面:武后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對於武則天,從唐代開始,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評價,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於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並且儒家正統觀念還沒完全佔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正面。
2、消極方面:武則天也有不少負面評價,其主政初期,由於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加上後世史學家不齒於她違反傳統的禮教,身為女子,竟然擁有不少男性嬪妃(稱為“男寵”),也公開與多名男性歡好,不以為恥,所以史書內都對她的所作所為大加鞭韃,直斥其陰險、殘忍、善弄權術,與中宗時韋后之專政,合稱為武韋之亂。司馬光所主編之《資治通鑑》,對武氏嚴厲批判。到了南宋期間,程朱理學在中國思想上佔據了主導地位,輕女的輿論決定了對武則天的評價。譬如明末清初的時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所以武則天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勤於政事,首創了武舉的科舉內容,廣泛招募人才為國家效力,政治比較清明,使國家在經過貞觀之治後進一步發展,是開元盛世的前奏曲。當然,由於她是靠一系列殘酷的手段獲取王位,她也鼓勵告密,使當時官員人人自危,迫使很多官員慘遭牽連。她晚年也奢侈成性,終日與寵信者飲酒作樂,也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統治。總的來說,她功大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