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聞塵雜說

    這個問題不太完整,因為韓非子和荀子提出觀點的前提是他們認為“人性本惡”,所以我認為他們都不對。

    荀韓均認為人性是“好利”的,只不過在人性“好利”的評價方面,二者卻分道揚鑣,荀子對“好利”做出了“惡”的價值判斷,而韓非子只是對“好利”進行事實描述,不作價值評價。但我認為人性本善,所以也就沒有必要改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每個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如果一個人突然看見小孩將要掉入井中,他都會猛然一驚然後下意識要去救人,這並不是因為交情、聲譽等利害關係而救人,而是因為人性的“善”在起作用。

    我以前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少年攔路搶劫後,潛逃到內蒙古隱姓埋名了四年。然而,前些天他被抓獲了,卻是因為一個見義勇為的壯舉。在一個寒冷的早春,他為了救兩個失足落水的小孩跳入冰冷的湖水中,小孩得救了,但他的義舉卻暴露了自己,自然就被捕了。記者問他,當時是怎麼想的,想沒想過那樣做會暴露自己,還是想這是一次立功贖罪的機會?他搖搖頭說,當時什麼也沒想,只想趕快去救人。

    我當時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非常感動,而且十分震撼,不僅僅是因為少年的舉動有多偉大,更令我震驚的是人性的魅力,這種人性的光芒將一個失足少年一下子拉回了正道,並且做了這樣一件捨己為人的壯舉,雖然他因此被捕入獄了,但我相信,等待他的一定會是一個光明的未來。

    這也更讓我堅定了心中人性本善的想法。

    《下學梯航》言,“孟子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未嘗謂道必則人而為,即德致聖人亦生人之恆事。”

    我想,當那個男孩跳入湖中的那一瞬間,一定有著“德致聖人”的光芒,其實每個人都一樣,都有著最純真善良的人性,只不過暫時被遮蓋了,不能堅持住而已,所以,我相信,只要心懷善念,多行善事,一定有更光明,更廣闊的天地。

    【聞塵新視角】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解讀當下時事,一種獨特的思維見地,歡迎關注。

  • 2 # 微僕

    當然是荀子對,人性靠自己無法改變,但靠著主沒有改變不了的。不相信?去耶利哥看看撒該的桑樹,去加利利海邊看看彼得打魚的船,再不相信,就去看看耶穌的空墳墓。

  • 3 # 長劍橫九野

    人性是可以改變的。美國有個實驗:將罪犯整容後,發現他們居然不再實施犯罪,幾乎成為模範公民。美國、泰國有一種蘑菇,人食用後,性格就發生了改變。即是說,長時間的食物鏈,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 4 # 歷史留影機

    首先,不知道你這兩句話的原文出自哪裡,但是應該肯定的一點,這是後人在研究先秦儒法兩家其中兩個代表人物言論思想後得出的一個個人結論。

    其實就你所描述的兩個觀點,不能說誰對誰錯。先秦至孔子以來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期間各種思想空前繁榮,為後世留下了最為寶貴的財富。

    言歸正傳,要說韓非,不能不說荀子,要說荀子,就不能迴避孟子。其實他們三人的思想在發展上一脈相承,邏輯上存在遞進。

    我們知道孟子、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韓非是法家集大成者,而荀子又是韓非的老師。

    對於將仁義道德的儒家來說有個繞不過去的坎,那就是人性!因為無論孟子還是荀子都認為人性才是仁義道德的基礎。正是對於人性的不同認識造成孟子、荀子、韓非思想的不同!

    孟子認為人性向善,所以他講“仁”,希望透過仁來引導人為善;荀子認為人性有惡,所以他將“禮”,用禮(制度規範)來約束人的惡;韓非認為人性本惡(根本沒有一點善),所以他講“法”,用法來限制、懲戒人為惡。

    到次,我們就明白了韓非這個法家代表人物為什麼老師竟然是儒家大師荀子了。因為從“人性有惡”到“人性本惡”其實只有一步之遙,這一步恰是韓非邁出來的!

    當我們搞清楚這些的時候,再來看你問題中的兩句話,其實就不難理解了。因為荀子說“人性有惡”,那麼同時也說明他也認為人性有善的一部分,所以荀子認為人性可以改變,叫“化性起偽”。韓非認為“人性本惡”,沒有一丁點善,那麼怎麼改變,根本不可能改變,所以無需改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涼拌香菜時,須必須要摘掉嗎?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