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憑
-
2 # 娛樂biu一下
也不算爛尾吧!現在這個結局相對來說已經算不錯的了,畢竟真兇被抓住,而且有些人物也算是得以善終。
覺得有以下這些坑沒有填:
第一徐賓哪來的錢幹成這麼大的事?
第二劇中的薩珊金幣到底是出自哪裡?
第三徐賓為什麼會被通傳陸三給“掐死”?
第四,永王為什麼殺了封大倫?
第五誰才是真正撮合龍波和何孚的中間人?
不過,在劇中這幾個坑沒有填,再結合張小敬最後說的那幾句話,說如果長安有危險,他再回來便是了。所以應該這部片子可能還會有一部續集吧!這些感覺像爛尾和坑可能是在為以後的續集做一個非常大的鋪墊,以至於很多的劇情並沒有交代,而且在結尾處也並不完美。
-
3 # 薛菇涼
大聲說不算爛尾,不算爛尾,不算爛尾。重要的事說三遍。爛尾是什麼,就是故事沒完成,或者虎頭蛇尾,人設崩塌,故事前後不一致,圓不了,或者是故事講不下去,草草結尾了。
但是《長安十二時辰》本就是在十二時辰裡追查狼衛和其他兇手,阻止燈樓爆炸,保住長安,找到幕後真兇,解開這一路上的謎題。
從結尾來看,以上目的都完成了,狼衛和龍波兩撥人都找到了,解決了,燈樓沒有爆炸,長安和百姓保住了,幕後真兇現身了,所有的故事和背後的曲折都有了解釋。主角張曉敬的命運也有了改變,不再是死囚。
從劇作完成度上來看,這個故事沒有問題,人設立住了,故事圓成了,結局也不是草草湊成的。所以,扯不上爛尾。
之所以還會有人覺得爛尾,是因為沒有達到他們預設的結局,比如幕後策劃者竟然是一個八品小官徐賓,而且徐賓還死的沒有那麼轟轟烈烈,死的太容易了,不符合他們一貫印象裡的反派boss死法。而且張曉敬沒有在最後和反派轟轟烈烈的決鬥,沒有棋高一著搶先攔住反派,和傳統的男一有點出入。
其實以上的疑惑,不過是有些觀眾固定思維作祟,被以前的影視劇荼毒,覺得正反派就應該那樣,而不是這樣。如果放開以前的古板思維,這部劇真的與爛尾無關。
徐賓是boss完全不意外,前面已經有幾次暗示了,兩次死裡逃生的人能是庸才嗎?而且他原本自認為有宰相之才,卻始終默默無聞,沒有機會報國,他對大唐失望了,所以最後他出現不是救駕回宮,那樣反而會拉低他的格局。他反而是要在長安百姓面前質問皇上,可惜被王蘊秀射死了。
回覆列表
爛尾不至於,有些人物反轉邏輯詬病。
現在的情況是,這部劇承載了太多的稱讚,與此同時就帶來了更多的非議。
《長安十二時辰》的結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看似一天的起起伏伏,其實也改變不了本身的歷史潮流發展,什麼也沒改變,這劇但凡有些正義堅持的都死於現實,戀權的“壞人”依舊加官進爵,笑到最後。所以這個“悲涼”的黑白結尾也很溫暖了,看到李必,張小敬,檀棋三個人最後遇見時,我想到一個詞“殊途同歸”。李必則是直接睡到結局。還有一些坑沒填,挺意猶未盡的。
不排除有些人就是不吃這一套,不喜歡這種敘事風格。
也有些人就是不喜歡劇情代入喜歡上帝視角的替主角拿主意,一旦和導演想法不一樣就開始噴。
平心而論,《長安十二時辰》的劇情中也有許多交代得不明確,不合邏輯之處,我將他們分條歸納於下:
1.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程參,會隨身帶匕首?!有錢買馬?就因為自己的馬被搶詩文被燒就敢殺人了?而且還是在人群的注視下殺了武力高強的狼衛,但是也太不合常理了吧
2.靖安寺只有一個牢房麼,啥人都關到一個地方,許多劇情都是在牢房裡引出的線索,不合常理
3.偏遠的城南街坊,本來少人,伏火雷炸了,從哪冒出那麼多人走來走去看熱鬧,還有小孩子在那玩火
4.陸三一個傳話如何在連篇的案牘中作假,而且徐賓已經猜出來他是臥底,就沒有防備之心
5.狼衛駕著馬車燒了那麼久都不炸?一停就炸?
6.龍波帶人屠了靖安寺,旁邊就是京兆府,那麼多人慌亂逃竄,敲了三遍鼓街上沒一人過問啊?
7.花萼樓那裡龍波抓住李必,不殺他等著過年吶?!
當然總有一些人就是覺得自己不凡,什麼紅就噴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