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像養豬一樣帶孩子
-
2 # 榮媽育兒記
5個月的寶寶總是嗯嗯唧唧,寶寶哭鬧時,首先檢查判斷寶寶是否有身體上的不適,是否受傷,或者生病不舒服,如果身體不適,需要及時請醫生檢視。如果排除了健康問題,再考慮其他的原因。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中針對4~7個月的寶寶有詳細的說明,這個階段孩子可以更好的表達他的感情和需要,而且經常會用聲音來表達。例如,肚子餓了或者肚子不舒服時會哭,要是一個玩具玩膩了或者一個人待久了,想換點花樣的時候也會哭,或者好久沒有看到媽媽的臉也會哭,有時見到陌生人也會哭,甚至吃奶的姿勢或者睡覺的姿勢不舒服也會哭。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發育階段。
寶寶經常嗯嗯唧唧,很有可能是寶寶在模仿大人說話,正經歷語言發育啟蒙階段。因為嬰兒的語言學習過程是分有好幾個階段。從出生就開始聆聽,到4~5個月時,會留意大人說話的方式,也開始關注大人說話的語音語調。孩子接收了聲音,也會製造聲音,最初是哭聲,然後是咿呀聲,4個月左右就會開始牙牙學語,大人聽起來像胡言亂語,或者就像嗯嗯唧唧的聲音,假如仔細聽,就會發現他的聲音有高有低,就像發表自己的觀點或者提問題。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儘可能的多和寶寶講話,來鼓勵他發出聲音。如果他能發出一個可以辨別的聲音時,對他重複幾遍,孩子會更有興趣的發音。
另一個就是孩子的情感發育。4~7個月,寶寶的性格可能會出現很大的轉變。原本安靜,乖巧的寶寶可能會隨著身體的發育和認知的發展,會變得衝動和暴躁。例如,他看到一個玩具,他想伸手去拿,可是拿不到,他就會尖叫,用力敲打或丟掉手邊最近的物體等方式來尋求你的幫助。等你來到他身邊時,他可能忘記了剛才的物品,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身上,微笑,大笑或牙牙學語。
所以這個階段,如果你能包容孩子的性格而不是試圖去改變,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多給孩子一些關注,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認真去觀察和了解孩子的性格,而不是抵制,可能會更容易一些。
另外,相信我們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對某個孩子有效的方法不一定適合另一個孩子,所以你需要不斷的觀察和總結自己孩子的特點,給予適合他的方式,每個孩子有屬於自己的特點,給他需要的就是最好的。
回覆列表
遇到寶寶哭鬧,千萬不要著急,一定要冷靜地找到原因。看看寶寶是否發燒了,是不是腹痛了。如果沒有任何異常,而哭鬧時間每天相同,又能自己緩解。這種啼哭可能是正常發育過程中的行為,過數週後會自行減少。寶爸寶媽可重複用溫柔的聲音安慰,腹部熱敷,少抱、少喂以減少給寶寶的刺激,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處理,糾正錯誤的餵養方法,不要改變配方奶,並創造安靜的環境,都有助於減少寶寶啼哭。
不論寶寶什麼原因哭鬧,給寶寶溫暖的懷抱都是必要的。抱著寶寶稍微走動,可以讓寶寶感覺輕鬆一些。另外,輕輕動動寶寶的手腳,幫他換個姿勢,這時寶寶可以舒展一下、喘口氣,也許就舒服一點了。、
溫柔地對著他說話,讓他聆聽“愛”的聲音,也是必要的。聲音是轉移寶寶注意力的最佳刺激。當寶寶哭得用盡力氣時,你可以先想辦法轉移他對不舒服感覺的注意力,如對他說說話、唱唱歌、拍玩具、放音樂。
實在不行,可以嘗試環境改變。可以抱著寶寶走到陽臺上或是街上,可以開燈或是到另一個亮堂的空間裡。寶寶對環境的改變,通常是充滿好奇且敏感的。這樣的轉換,能夠讓寶寶稍微忘記不愉快。
讓寶寶保持好心情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
不管怎樣,寶寶哭的時候,寶爸寶媽都要嘗試以下幾種方法,說不定奏效:
把寶寶用被子裹好,輕輕地有節奏地拍他的背,節奏要和你的心跳一致。讓寶寶舒服滴坐在或躺在小車裡,推他出去散散步。讓寶寶橫臥在你的膝上,輕輕地撫摸他的背部,或拍他的腳。如果允許,和他一起洗個舒服的熱水澡,安撫一下他狂躁的神經。洗澡後,輕輕地給寶寶按摩,可以塗一些寶寶專用的按摩油。如果沒有按摩油,用香油效果也很好,可以增進寶寶血液迴圈,改善睡眠狀態。抱著寶Bora回走動,現在他很需要和大人這種身體接觸。給寶寶放點音樂,調節一下氣氛,也可以唱歌給他聽。如果使盡渾身解數,寶寶仍繼續哭鬧的話,很有可能是寶寶病了,就需要帶他去醫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