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根據引力定律,太陽的引力應該是各個方向都有,為什麼太陽系的行星沒有從四面八方圍繞太陽公轉,而是在一個相對平面?
8
回覆列表
  • 1 # 有點慢10

    當一個空間中的物質開始凝聚,所丟擲的光子,會驅散途經的物質。

    物質在凝聚的徑向力和驅散的橫向力共同作用下,大範圍旋轉,空間物質就會平面化。

    急劇運動的物質向中央凝聚,形成中心天體(太陽)。

    殘餘物質按量子規律凝聚成行星。這個量子規律可以簡化為

    r=nnR

    式中的R叫做基本半徑,n叫做自然數,r就是行星到太陽中心的距離。

    凡是存在一個自然數序列的規律,就叫做“量子化”。

  • 2 # 知足常樂0724

    為什麼太陽系的行星都在一個大致的平面圍繞太陽公轉?

    ●太陽系只是浩渺無垠的宇宙中的銀河系裡面位於獵戶系懸臂中的一顆恆星。銀河系是一個直徑長達數十億光年星系,包括4000億顆恆星和無數的星團、星雲以及各種型別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這些恆星都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太陽系僅僅只是銀河系中的滄海一粟。而銀河系在廣袤無垠的宇宙空間中又顯得微不足道。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中的獵戶系懸臂中,以240千米/秒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旋轉一週約2.2億年。

    ●用愛因斯坦相對論來解釋,宇宙空間中相互運動規律都是引力作為主導。因為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人馬座A。人馬座A約有37微角分的大小。按距離26000光年來計算,人馬座A的直徑為4400萬公里。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約為1億5千萬公里;而水星最接近太陽的距離則為4600萬公里。人馬座A的質量估計431±38萬或410±60萬的太陽質量。

    ●太陽系八大行星按照離太陽距離從近到遠依次排列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陽系是46億年前形成的。它的形成遲於銀河系,不過太陽系的形成與銀河系密不可分。銀河系在100多億年前,在本超星系團的靠近邊緣的部分有一個很大的星系際雲,它在收縮中分成了3個雲,1個大雲和2個小云。大雲就形成銀河系,兩個小云分別形成大麥哲倫雲和小麥哲倫雲。這些物質給予太陽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始於46億年前一片巨大分子云中一小塊的引力坍縮。大多坍縮的質量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陽,其餘部分攤平並形成了一個原行星盤,繼而形成了行星、衛星、隕星和其他小型的太陽系天體系統。

    簡單地說,宇宙萬物生死與運動都離不開萬有引力和能力守恆,包括角動量守恆。如果銀河系的超級黑洞的人馬座A一斷失去能量,那麼銀河系及銀河系內部的太陽系和其他恆星將重新回到宇宙大爆炸前的奇點了,宇宙不再膨脹,靜悄悄地。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

  • 3 # 易安寧聊科學

    我們對太陽系的傳統描繪是以太陽為參照物的,這樣太陽就是靜止在宇宙空間,太陽系就會成為一個類平面結構。

    但實際上太陽系是下面這個樣子

    不過,行星確實還是在相對於太陽的同一個平面上運動。

    題主有這樣的疑問大概認為行星繞太陽就像人造衛星繞地球運轉一樣,只要軌道中心在太陽或者地球中心就行,沒有考慮到太陽、行星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

    從太陽系的形成過程來解釋為什麼會在一個平面

    太陽系最初只是一團巨大的氣體雲,可能是任何形狀的,當然一開始不會是一個平面,類似於下面這張圖:

    對於這樣的大質量物體會有一個淨角動量,也就是說會繞著質心旋轉,雖然旋轉方向我們不知道,但是肯定存在一個旋轉平面,這時氣體分子還是可以在平面上下運動的,在運動中就會不可避免的發生碰撞,然後聚集在一起。在這個碰撞過程中大部分質量聚集在一起形成太陽,其他則形成行星,衛星,隕石等小天體,也就完成了扁平化的過程。

    最終,形成的天體就會大致分佈在上面提到的旋轉平面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太陽系的行星都在一個大致的平面上。

  • 4 # 2794476721984鼕鼕

    太陽在圍繞著銀河系運轉時,太陽系裡其它行星物質都同在圍繞著太陽執行的。太陽每圍繞銀河系執行一圈大約需要2.2億年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乳鴿銷路怎麼樣?市場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