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都地產逍遙君
-
2 # 說道231960427
在同一片歷史天空下,時間相同,都是經歷自我進化,自我生存,發展,在戰與火中崛起,在戰與火中消失。人類都是同類,人的因素髮展生命,自然,科學。人由勞動中走向文明,知識推進時代。誰都有落後時,都是經過歷史磨難,歷史演繹,歷史推演,歷史推進文明,那個文明,不經過戰火重生,自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敗落消亡,或者變成副屬,別人副屬,沒有自己民族特色,消亡於時間長河中,沒有自己文化,沒有自己文化依存度,沒有先輩榮耀,祖先輝煌,成為過去式,留下來,都是不屈民族,敢挑戰民族,保持自己民族野性,血性,有的民族被人同化,有的民族失去自己擁有一切,散落世界各地,戰爭換新生,戰亂換和平,珍愛和平,珍惜生活!
-
3 # 電視劇裡看歷史
這個問題太過寬泛,就拿美國來說吧。對不起,劉備孫權曹操在赤壁打得不亦樂乎之時,當時的美洲還沒有美國這麼一說。美國的歷史其實很短
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是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從18世紀末獨立戰爭算起,美國的歷史還沒有300年,不過美國能在短短三百年時期從一個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超越英法德俄這些老牌帝國,也是很不容易了
那麼三國時代,當時的美洲處於什麼狀態呢?美洲的文明不多,數得著的也就是位於中美洲的瑪雅文明,瑪雅人是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曾經擁有高度發達的文明。大約從公元300年起,瑪雅文明進入了被稱為古典的鼎盛時期,當然,這些和美華人是沒有關係了
廣義的三國時期是從公元184年的黃巾之亂開始,到公元280年西晉滅亡東吳而結束,也就是公元3世紀為主體。
公元3世紀的歐亞大陸,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波斯薩珊王朝的異軍突起,薩珊波斯取代帕提亞成為中東地區的霸主,進而和羅馬帝國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爭鬥。
在帕提亞王朝末期,他們對於周邊疆域的掌控越來越鬆懈,此時在公元217年,羅馬皇帝卡拉卡拉向帕提亞君主阿爾達班四世(也有一些文獻稱為阿爾達班五世)提出聯姻的請求,然而他卻背信棄義,殺死了前來迎親的帕提亞貴族並且縱軍劫掠。同年卡拉卡拉被禁衛軍統領馬爾庫斯·歐佩利烏斯暗殺,帝國陷入了內亂,憤怒的阿爾達班四世趁機集中軍隊要和羅馬人決戰。同年雙方在尼西比斯激戰,戰爭以帕提亞人的慘勝而告終。可是這場戰爭同時消耗了帝國的實力,使得後來無力鎮壓法爾斯總阿爾達希爾的反叛,最終後者建立了薩珊波斯帝國。
同樣薩珊波斯崛起後立即就發動了對外的擴張戰爭,薩珊波斯滅亡了一個世界強國——帕提亞,同時重創了另一個世界強國——貴霜,奪走了其手中的烏茲別克,阿富汗,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區,讓後者的疆域縮減到印度河以東,從而退出了中亞。而對於羅馬,波斯人同樣態度強硬,早在滅亡帕提亞之後,阿爾達希爾一世就寫信給羅馬的塞維魯皇帝讓其退出亞洲,在公元237至240年間,阿爾達希爾一世首次入侵羅馬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並且奪取了卡萊,尼比西斯和哈特拉。
在亞歷山大塞維魯皇帝於235年死於政變後,羅馬帝國處於後來被稱作“無政府狀態”的50年間,皇權更迭頻繁。公元260年,瓦勒良皇帝被波斯人俘虜,當然包括他已經有三位羅馬皇帝被波斯的第二位統治者沙普爾一世(240-272年在位)擊敗了,令人矚目的就是這位皇帝的命運——他在被俘虜後剝下皮,做成了一件戰利品。
正如前文,新生的波斯處於強盛的擴張期,而羅馬帝國則是由於種種矛盾而陷入了三世紀危機中,而這次三世紀危機沉重動搖了羅馬帝國的統治基礎,使得東西羅馬帝國的內部分化趨向更加明顯。於公元284年終結三世紀危機的就是實施四帝共治制而聞名的戴克裡先。
同時,公元3世紀發生在羅馬邊境的重要事件還有蠻族的遷徙,同樣蠻族遷徙造成的動亂也是造成3世紀危機的原因之一。
在皇帝戈爾迪安四世時期(238-244在位)曾被迫向哥特人納貢求和,而皇帝德西烏斯(249-251在位)曾於251年討伐哥特人。結果作戰失利身亡,直到公元269年皇帝克勞狄重創哥特人後,蠻族遷徙的潮流才稍微平息,按照傳統部落聚居方式在帝國邊境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