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桂春
-
2 # 油菜大廚
拙和妍都是一種美,無分高下!
但多數人先懂得欣賞妍,經歷過沉澱後才懂得欣賞拙。
所以有分先後而無分高下
-
3 # 林慶逢358
書法風格"拙美"是美,"妍美"也是美。二者的美前提是表達得好。沒高低之分。拙應屬雄強書體,妍應屬柔媚書體。二者純屬天性使然。我屬拙類書風。
-
4 # 水寒雅芙
世間唯"美"字為無形,沒有高低上下之分,只有相較之別。喜拙者,視妍為醜;而喜妍者,必惡拙也。
講一個關於"美"的故事,等你看完,就明白美是無形之變,只有相較才見廬山真面目,沒有顯山露水找到真容時,你心中以為美未必是真的"美″。
戰國時期有一個齊華人名叫鄒忌,他長得非常英俊而城北也有一個美男子叫徐公,他的美在齊國可謂名聞遐邇。
有一天,鄒忌穿戴整齊就問自己妻子他和徐公誰漂亮。他妻子回答說徐公不如他漂亮。可是,鄒忌根本不相信妻子說的話。於是又問自己的妾室,得到一樣的回答。即使第二天家裡來了客人,也是稱讚他比徐公漂亮,直到他真正看到徐公,才明白自己根本比不過徐公。
為什麼真相一目瞭然,他身邊的人都誇他而不誇徐公,因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我也。”
此刻,你問拙與妍之美也會如此,私拙者以拙為尊,私美者以妍為上,而無視美之無形之變,美之永恆存在,只是我們缺少發現真相的公正之心。殊不知世間萬物沒有絕對之美醜,只有相較之長短、相形之拙、喜惡之態。
如果你明白此中道理,以海納百川之胸懷,取妍拙之長補其互短,豈不是錦上添花之妙事。
-
5 # 抱庸詩書
妍與拙是書法美學的兩個內涵。妍如美女,拙如丈夫,一陰一陽,一剛一柔,相映成趣。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不是妍的極至,如田英章,更非拙的極至,如傅青主,而是陰陽調和、剛柔並濟。比如二王的行書,剛處可折戟斷刀,柔處可溫存如水,就才是絕學,大化至臻的功夫。
宋四家裡的米蔡蘇黃,抱庸以為,就書法氣韻而言,皆不出蔡京。何也?米者放曠而終遜其妍,蘇者察理而略失於拙,蔡襄稍遜火候,黃庭堅雖剛柔兼具但過於張揚而失內斂之妙,霸氣難免有些側露。而蔡京書法,更得魏晉行書之神俊雅緻,可謂得妍佔拙。當然,人品的確是差了點。
書法藝術中還有一種美學叫缺陷美,凡事不能求其滿,要有點瑕疵有點缺憾往往更具鮮活之魅力,就像斷臂的維納斯。王鐸力能扛鼎,絕不似文徵明的字字精妍,尤其見字法,常見粗糙不謹之字,但絲毫無礙“神筆”之譽,日本書法界至今仍力崇“小王”,王鐸,董其昌,都屬此例,既有妍拙交相輝應,也是守成中有出新。
因此,書法之高妙,必在妍拙兼具。田英章老師之所以被批駁垢病,王鏞等人為何被指為醜書,多因拙妍二者抱終其一而未可兼得。
抱庸淺談。(文中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
6 # 橙哥雜說
書法風格的美分“拙美”和“妍美”,兩者各具好處,不可分高下。
拙字須帶有古意方為美,拙劣的字是醜書,稱不上美。“拙美”與“拙劣”的界限太抽象、太模糊,幾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拙美”的書法奇而不怪、錯落而不雜亂,彷彿蒼勁古松、山間枯藤。
如清初書畫家“八大山人”朱耷的書法,筆法奇特,字型中鋒圓潤,又婉約多姿,有晉人氣度。
又如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六分半書”,以八分隸書雜入楷、行、草而成,拙樸雄奇,章法如“亂石鋪街”,縱放中含著規矩,節奏靈動跳躍,“間以蘭竹意致,尤為別趣”。
“妍美”的書法必須妍而不俗,倘若陷入俗套,便如“市倡抹清紅,妖歌曼舞眩兒童”。真正妍美的書法如端莊優雅的美人,瀟灑超脫,讓人觀之如沐春風。王羲之的《蘭亭序》便是妍美書法中的極致。
回覆列表
謝邀。書法風格高下見仁見智,各有所愛,現在也只能跟著市場走,其作品喜歡的人多,說好的人多那此作品也不會差。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有人喜歡流行的,實用的,有人喜歡經典的,高雅的,有人喜歡看得懂的,有人喜歡雖難看懂,但人家是一千多年來所認可的字形,你認不出來是你的事,如是你自己發明創造出來的草書,懂書法的人倒反而認不出來,那是不被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