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覺明觀

    接納是愛,追責是責任以不再犯。

    父母不能因愛而失去責任,那是溺愛。

    如果因為追究責任,而不注重孩子的心理感受,那是把釘子釘進去的行為,而不是拔出來的智慧。是在給親情減分。同時給孩子心理留下深深的傷害。

    孩子年幼,處於成長髮育階段,對於外界的好奇探索從未停止,而作為家長除了在孩子的行為規範方面,做適當的指導,更應該在孩子的心智方面多多用功。幫孩子建立認知能力,引導孩子的思維方式才是根本。

    所以這兩者不是取捨關係,而是並列關係!

  • 2 # 若兮之音

    接納孩子和追究(斥責)孩子是對待孩子犯錯時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我們教育孩子時,應該更多地接納孩子,更少地追究孩子。

    書上說,孩子犯錯時,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機會。而接納孩子恰恰能更好地把握這樣的教育機會。

    接納孩子,是建立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接受孩子犯錯的事實,認同孩子造成後果的不良情緒,理解孩子的愧疚心理和不安感受。

    孩子犯錯時,內心實際上是非常害怕的,擔心被責罰,同時也是非常愧疚的。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數落,責罵,甚至毆打,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極大的傷害。

    這樣追究孩子責任的後果是,孩子變得敏感,脆弱,戰戰兢兢。為了逃避責難,孩子會選擇說謊,狡辯,隱瞞等方式躲避懲罰,久而久之,孩子變得沒有擔當,推卸責任,甚至報復叛逆。

    追究孩子的結果只會讓孩子與你的想法背道而馳。

    相反如果換成接納孩子,認同孩子,理解孩子,那麼效果截然不同。孩子會因為被同情,被理解而更願意承認錯誤,承擔責任。而且更願意積極地解決已經出現的問題,亡羊補牢。

    其實,孩子幼小的心靈很脆弱,經不起暴風驟雨。只有正確引導才能讓這棵小樹苗茁壯成長。

    所以,在孩子犯錯時,我們試著這樣說:“孩子,太好了我們犯了個錯誤!那麼,看看我們怎麼樣來解決一下那?”這樣孩子就不會把重點放在推卸責任,而是解決問題上了。

    為人父母,我們都不完美。努力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和孩子一起成長吧,加油!

  • 3 # 淡然14627

    有得追究孩子的責任首先追究自己的責任。教育孩子不是在他犯錯後的追究和懲罰,孩子從小就要父母引導的,在孩子面前不能做出不好的事來,孩子從小到大無時無刻不在模仿大人的模樣。我女兒抱手裡時就對她說沒經大人同意不準接受人家給的吃的東西。一個原因別給人家看看這個孩子家裡苦了她還是啥還有個原因別讓她給陌生人騙走。進了幼兒園我喊她不能惹小朋友們的,啥人惹她的話可以告訴老師,老師不管的話喊她還手。我對她說不管到哪裡千萬不能惹人家的。先惹事的人給別人還得再怎樣兇也是先惹的人錯。我女兒從小就乖的。我認為父母先要盡到責任,孩子再犯了大錯的話第一次就要嚴重懲罰讓他不敢再有第二次。小錯的話冷他幾天就可以了。

  • 4 # 羅紅鋼結構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類的思想意識和大腦的變化和感觀程度也相應的提高,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與過去原始教育也產生不同的變化。為此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教育方式也應隨同進步。每當孩子們在出現問題和犯錯時首先要去接納孩子的情緒,千萬不要讓幼小的心靈造成再次傷害,或更重的思想壓力。在錯誤面前不指責,評價,把解決事件的責任還給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解決,逐步讓孩子樹立有責任有擔當,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孩子岀現錯誤時自已的心態一定要擺正,就像成人之間的好友相處心態,在錯誤面前要有:“沒什麼,從新又來,吸取教訓”等心態來處理問題。在教育孩子問題也是同樣要有如此心態,在孩子岀現錯誤時,孩子的心態本能的出現害怕和無助,如果家長卻雪上加霜的指責和自已的不良情緒發生衝動變化,必然會影響孩子的心態,更不利於思考和以後的改進,造成孩子成長路上的堵塞,和不利身心健康。在孩子出錯時要幫助孩子找到錯誤的源頭,以後怎麼改進的方法,在心裡上要進行鼓勵和支援,親平氣和的使孩子明白此事是錯誤的,這樣孩子很願意接收,吸收效果也會不錯,為此接納孩子的情緒比追究責任更重要,也就是像成人之間是同樣的辯證,指責沒有意義,亡羊補牢,吸取教訓,重新改變才是硬道理。

  • 5 # 慢蝸牛親子

    追究責任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不再犯錯。

    如果接納也可以阻止孩子犯錯的話,為什麼不接納他呢?

    大人們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審判心和自以為義,特別是當孩子犯了你認為的錯以後。你總想讓他漲點教訓,順便顯顯你的權威。

    所以,他犯錯的事情真是那麼不能原諒?或是以至於你必須要嚴肅的追究他的責任麼?

    也許未必。

    另一個方面,孩子犯錯其實真的只是表達某種他說不清楚的情緒,某個被你忽略的傷害,某種被忽視的感受……只是他不會表達,所以才去了某個極端的方式。只是試圖告訴你:爸爸/媽媽,我不太舒服,多關照我下,多看看我……

    所以,絕大部分時候,還是接納孩子的情緒吧。

  • 6 # 漢惠心理工作室但老師

    你提供的資訊有些簡單,我猜有可能你想問的是孩子犯了錯誤之後,是接納情緒重要還是追究責任重要?

    孩子犯錯之後,接納他的情緒和追究責任同樣重要。這兩個事情是都要做的。

    首先接納情緒。當孩子犯錯之後他在害怕自責中,或者有時這個孩子有可能已經有很多的情緒了,比如他想要什麼東西,家長沒有答應他,他大哭大鬧。那這個時候再跟他講責任他是聽不進去的。這個時候他就是有情緒的,在這個時候家長是需要去接納他的情緒的,就是允許他有情緒,接納他的情緒。但往往家長會認為這些情緒是負向的是不好的,不允許他有情緒。但情緒本身就是我們身體感受的外顯,那如果我們不允許孩子表達情緒,不接納孩子的情緒,他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也慢慢的產生懷疑,認為這是不應該的。慢慢的他也會把情緒感受壓抑下來。被壓抑的情緒和感受會卡在身體裡,造成能量的淤堵。但是當我們接納他可以有情緒時,這些情緒就會從身體裡流走,不會淤堵在身體裡。

    第二,在情緒平復之後再追究責任。或者說這一塊,也不是一概而論的。比如孩子想要一個玩具,家長認為不可以,因為孩子類似的玩具已經很多了,由於這個問題引發孩子的情緒,那麼家長要溫和而堅定的告訴他,媽媽不打算給你買這個玩具,因為你有很多類似的玩具了。如果孩子因為跟別的小朋友吵架,同樣要溫和而堅定的告訴他:不可以打人。如果打人,他會承受什麼樣的後果。比如小朋友不再跟他玩兒了。比如媽媽不喜歡打人的孩子。同時還要告訴他,再遇到類似情況可以怎麼處理,或者啟發孩子,讓他自己來想一些方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所以接納情緒和追究責任同樣重要。只接納情緒不追究責任,這個孩子以後有可能會沒有責任感,只要家長不斷的給他善後,成為我們所說的熊孩子。只追究責任,不接納情緒,會否認這個孩子的真實感受,這個孩子學會壓抑情緒,不利於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大家可以和我有不同的觀點。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觀點不同的人。

  • 7 # 景觀哲學

    孩子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與成年人是不一樣的。成年人的所做所為要自己負責,因為他有這個能力。但小孩卻沒有完全形成這個能力,一定程度上要理解和接納他心裡面的這種不成熟的情緒,但同時也要慢慢引導和教育他可是意識到什麼是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婦能戴珍珠項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