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Sunshine少少少

    從幼兒時期就要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幫助孩子透過一些規則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

    如在幼兒園中,老師從小班開始也會有意識的幫孩子建立規則意識,讓他們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透過獎勵小紅花來鼓勵好習慣的養成,透過每月或每週的明星學員,幫助養成一些好習慣。

    當然,父母們在平時的育兒過程中,也應適當的給孩子灌輸一些規則意識,也可以透過獎勵小紅花的形式,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樹立良好的規則意識。如孩子每天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洗漱或是準時上床睡覺,可以獎勵孩子一朵小紅花,這樣孩子也會很開心,同時也能幫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 2 # 蛩嗚齋主

    對不起,先問問這話誰說的,要是家長說家長應當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要是老師說老師應當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因為孩子是無知的,無知就是不懂,不懂就是要學,跟誰學,當然要跟家長和老師這些大人們學,他自己本身不具備理解法律理解規則的行為能力,所以家長老師要先問問自己教沒教過孩子懂這些個常識,而常識類又不能只靠生教,得透過家長老師言傳身帶形成習慣認知和自覺意識,比如你在家裡說過馬路要等綠燈或者在課堂上說出校門要躲汽車,但是斑馬線你沒說,腳踏車你也沒說,孩子的理解就是機械的不照大人能聯想,因此大人必須帶他走幾回,以身示範作表率,孩子習慣成自覺。真的,我們真沒有理由責怪一個年少無知的孩子,這世上什麼規則都是成年人定的,而且從沒徵求過孩子意見,我們有什麼道理討論孩子不懂規則大人該怎麼辦呢?孩子犯錯大人檢討這是正路,我們大人做起來自覺的孩子也一定能自覺做到,永遠是那句話孩子是白紙,家長和老師畫什麼有什麼。

  • 3 # 泉媽育兒心得

    導語: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遵守規則就是要讓孩子懂得是非標準,懂得做人做事的底線。而當孩子沒有規則意識的時候,家長該怎麼辦呢?

    從小就要樹立規則意識

    孩子出生的時候是一張白紙,他懵懵懂懂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不知道與這個世界相處的規則,而此時作為家長,有責任也有義務讓孩子懂得為人處世的原則和底線。有些父母可能認為,孩子小時候不用立太多規矩,上學後自然有老師教育,長大了自然會明白社會規則。恕不知,等孩子大了再立規矩,他的行為習慣已經養成,這樣聽之認之的結果到頭來為時已晚,網路上一直流傳這樣一句話:“家長現在不管教熊孩子,將來社會自然要教訓他!”

    家長帶頭執行社會既有規則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其實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具有規則的潛意識了,並且具有超強的模仿能力。家長帶著3歲左右的孩子過馬路,如果想灌輸“紅燈停、綠燈行”這一規則意識,那麼家長自己首先就要做到並且每次都嚴格執行,這個時候孩子才會記住家長的行為並模仿,否則孩子不會有規則意識,認為闖紅燈是理所當然的行為。這種模式在其它規則方面同樣適用,比如乘車時先上後下、公共場合禁止喧譁、排隊購票等等。

    家長制訂規則並明確獎懲措施

    說到規則,大到社會規範,小到家庭守則,任何事情都是以小見大的,遵守社會公德就要從遵守家庭規範開始。家長可以在小家庭中制訂一些小規矩,比如晚上睡覺前互道晚安、早上起床後互相問好、吃飯時讓爺爺奶奶先入座等等,當然這些規矩父母本身要先做到,然後再要求孩子做到,如果開始比較難執行,那麼可以採取獎懲措施,先將規則列清單,然後做到一項獎勵一朵小紅花,有一項沒做到就摘除一朵小紅花,一段時間後再根據小紅花的數量給予孩子中肯適當的評價。只要持之以恆,孩子就會養成規則意識。

    重點提示:不是每個孩子天生就有規則意識,好孩子是教出來的,是從父母身上模仿出來的。因此,父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教育自己的過程,父母與孩子之間是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的,願天下的父母與孩子都能夠樹立規則意識,創造和睦家庭,建立和諧社會。

    今日話題:你們是否因為孩子沒有規則意識而煩惱過呢?

  • 4 # 嫻聊成長

    何為規則?

    規則是應該遵循的秩序要求,比如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闖紅燈。上課不說話,不隨意走動。在超市看上的東西,要先付款在結算。

    如果孩子在這些地方沒有大問題,就說明孩子不是沒有規則感,而是對家長的話反應性差。

    為何孩子會不聽話?

    說孩子孩子不聽,主要是因為話沒有說到孩子心裡去。產生的原因大概有幾種情況:

    1、家長要求的太多,孩子被限制的太狠,當孩子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時,就會逐漸的反抗。因為孩子對於對錯的判斷不是特別清晰,叛逆的就會變成沒有選擇的全拒絕。

    2、家長要求的只是自己認為的對的,並不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或發展需求。比如天冷穿衣服這事,孩子不聽可能就是因為不冷。否則也不會有“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了”

    3、主要養育人員之間對某一問題有分歧時,孩子也會出現不聽的情況。或者是都不聽,或者是不聽某一個人的。這時候要注意家庭意見的統一,特別是父母雙方的統一。

    ⚠️還有一種孩子偶爾聽不見的情況,多是孩子在專注於某事,這時候,保護專注力最重要,不事關安全,就不要打擾。

    聽話真的好麼?

    我們都希望孩子聽話,為什麼?因為這樣我們更容易控制局面,壓力和焦慮都會降低。

    但是,孩子任何情況下都聽話真的好麼?未必。

    乖孩子,長大後的問題:沒有主張與追求、容易被左右意見、很多時候會放棄權利的爭取,甚至連找物件都不能主動。所以,很多孩子會抱怨,上學的時候你不讓我早戀要當乖孩子,現在又讓我突然就談戀愛找個好歸宿,可是我做不到呀!

    到底如何平衡

    思想上充分自由:自己的想法、問題的思考

    行為上有效限制:不過激、不衝動

    安全上遵循規則:安全問題是底線,必須的要求不能松

    能用做的少說,不影響安全和健康的儘量忍住不說,你會發現,你不說孩子就很出色,留著語言賞識孩子就好了。

  • 5 # 促成教育

    對於您的誠邀,深表感謝,在此送去我遲到的回答,不當不妥,敬請批評指正。

    說實話,眼下真的太講規則的人,實在太少太少,特別是當下,一些孩子真的是為所欲為,隨心所欲,自行其是,想怎麼著,就怎麼著,沒規沒矩,就不要談什麼規則了。作為大人或者局外人,往往是看在眼裡,不滿在心裡。

    為此我覺得,要想談規則,首先要談要求。一些孩子之所以沒規則,之所以沒做好,之所以不能做好,就是因為當初沒有給孩子太多的要求,甚至是根本就沒要求,再不然就是要求不到位,要求不具體。正是因為沒有嚴格的要求,沒有具體的要求,或要求的不夠到位,要求的不夠具體,從而致使孩子不知道究竟怎麼做是對的,也不知道究竟怎麼做是錯的,所以造成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沒邊沒沿,沒原則,沒規則。

    其次,只要有要求,就要落實,就要到位。為此就需要當初嚴加監管,嚴加督促,只要孩子在某方面存在不足,存在不對,就要及時糾正,並促其改正,決不允許含糊其辭,模凌兩可,半途而廢。對待孩子的錯誤,有時就需要苛刻,甚至需要懲戒。

    最後,作為孩子的家長或親人,要做好這方面的表率,做好榜樣。時時講規則,時時講原則,做的正,行的端,做事要雷厲風行,乾淨利索。要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教勝於言教,這也是一種對孩子最好的影響,最好的教育,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無形的資產。

    一點看法,不當不妥,再次博得諒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進店的客戶總說我的東西太貴了,我到底該怎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