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塗先生
-
2 # 元元的天下
魯迅說過996工作制毫無人道麼?欺負人不能說話了麼?可如果他還活著,也許會這樣說的。
其實對於大多數製造業,尤其勞動密集型產業工人,無底薪的或少底薪的的加班是長態,畢竟計件薪酬多勞多得。錢是鞭子,抽打你旋轉的人生,對拉磨的工人來說,要想吃到高薪胡蘿蔔,伸手速度和次數得達標才行。
看似符合多勞多得,可是若加快了流水線的速度,不忙得跟卓別林一樣手舞足蹈,就完不成安螺絲的任務。
對於生產的特殊性,需要歇人不歇機的行業來說,加班也不是完全不可避免。可非把三班倒弄成兩班倒的好處顯而易見,在人工成本飛速上漲的背景下,除去薪酬部份,工人的保險、福利、培訓、管理成本也是計入生產成本的,這可是很大一筆開支。
以致於有人抱怨說,老闆總希望一個人幹三個人的活,拿兩份工資,一個蘿蔔一個坑太浪費了!結果呢女人當男人使,男人當性口使去……
笑話歸笑話,在編制有限定人定崗的體制內,臨時工為普遍現象。而同工不同酬加"頂鍋俠"的報怨滿天飛。
一般業外人會認為,網際網路等大公司福利薪酬不錯,工作也較自由,可為什麼還是有996流行呢?其實和製造業一樣,不過生產的壓力變成了報表上的資料,對經理人來說,銷售額、利潤增長多少,每個百分點到意味著投入更多的精力。
而技術部門來講,拿出新構思計劃書,建新模型,除錯糾錯的工程,沒叫人加班,反正一個月或多少工作日完成就行,八小時肯定是完不成了。
連小小的秘書,明天十點的飛機去某城釋出會工作文案七點交上去,挑燈夜戰都不一定來的及,叫難麼?有沒有加班工資?責備你效率太低,還要不要在公司裡呆下去?多少人排隊等著代替你呢?末位淘汰制,有說不盡的辛酸。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端人的碗就得受人家管,與其打工受氣,不如自己單幹!於是炒了老闆,自起爐灶才發現創業艱難,的確沒有996了,變成了12X12,馬雲才會說996是福氣,很多人想都沒有機會。
常言鍋裡有才碗裡有,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只是付出要有對等的回報才行,不要光顧著喊"兄弟們加油幹”,吃肉喝湯就忘了放一邊。
畢竟企業要生存,競爭如此激烈,在商言商不是做慈善,就得利字當先跑得快,怎顧得姿態難看?
那些955的人,還想著每週只工作四天二十八小時呢,要想和"假日辦"一樣輕鬆才好。如果沒有選擇,自願加班有意義嗎?
其實一個讓員工天天干得精疲力盡,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工作制度才是最可惡的,從根上說還是勞動供大於求造成的,就象多少人抱怨彩禮太高,可為討到個媳婦又不得付出。
只是疲於奔命的員工,在強大的工作壓力下,激情和創造力會大打折扣,產生消極怠工或無同功,也無精力提升技能和充分成長,對企業來長遠說也是不利的。
如何讓996比955更符合人道,的確是個問題。工作時長如何兼顧公平與效率,這不僅僅是企業家老應考慮的,也是社會的責任所在。
魯迅先生若在,元元倒想問他一句:從前上海的紡織女工,可以存錢買金戒指是真的麼?
回覆列表
在X公司,可以看見牆上有兩種制度,一種是996,還有一種也是996。
這牆上的制度,奇怪而霸道,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奇怪而霸道的制度。他彷彿要脫離勞動法而去,使人們抬頭卻視而不見。然而現在卻非常之搶眼,閃閃地目夾著幾十個領導的眼,冷眼。他的嘴角露出微笑,似乎自以為無所不能,而將加班申請摔在我的辦公室的桌面上。
我不知道填寫加班申請需要什麼理由,人們也不知道什麼理由。我記得有一種加班極易申請,現在就有人在寫,但是寫的小心翼翼,他的手在寒夜的冷氣中,瑟瑟地發抖,抖得心神意亂,抖得地暗天昏,抖得不得不用另一隻手扶住這一隻手,告訴自己雖然容易申請,寫完之後,此後還需要漫長的批覆等待,他無懼等待,心裡都唱起國歌來了。
她於是一笑,雖然手凍得紅慘慘地,仍然顫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