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尚羲書院

    一般作家在創作出一部較重要的作品後,他會隨之寫一些創作隨筆,或者創作手記,或者在作品前言或後記裡,或者接受記者訪談時都會發表一些關於創作的動機啊,緣起啊,創作心得啊,創作得失啊,等等內容,在這些文章或談話中,能夠發現他們的一些創作資料。如果比較資料可靠,那麼可以作為研究他們創作的重要研究資料!

  • 2 # 把盞常聊

    對於此問題,我以為應該從三個方面去找 ,首先,在作家的原著中找。因為任何一個作家,無不是將自己的文學觀點表達在自己的作品當中。其次,便是在作家的傳記中去找。作家傳記一般為三類:一類是學家本人單獨為自己撰寫的自傳,如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懺悔錄》。第二類是後人將作家在各個時期所寫的關於自己經歷的作品彙總、串聯起來,也屬於自傳體。如1997年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魯迅自傳》、《豐子愷自傳》等。第三類則完全是後人以記述詳實史事為主的史傳或根據作家的生平、著作過程等寫出的傳記文學,如周汝昌的《曹雪芹傳》。在此類傳記文學中,往往由傳記文學作者闡述出作家本人的文學觀點來。最後一類就是後人為作家作品所作的考證類書籍了,如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周汝昌的《紅樓夢新證》等。

  • 3 # 尹馳鍔

    作家自己的文學觀點,往往深藏在他的文字之中,需要我們透過他的文字去體會——因為作家很少特別是在公開場合去談論自己的作品。下邊就推薦幾本這方面的傑出代表作;

    1、木心文學回憶錄

    這應該是目前可讀性最高的一本文學訪談著作了。木心在碎片化的閒聊中,點評東西方文學作品,在點評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會展現木心先生自己的文學觀點;三本通讀下來,有一天心頭通透的感覺,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三本書,大致瞭解了該讀些什麼,該怎麼讀。

    2、毛姆讀書隨筆: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剛剛說了,作家很少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己的作品,事實上,也很少去談論人家的作品,這就是避諱使然。但是毛姆似乎沒有這樣的顧忌,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肆無忌憚的評價與他同時代或者不同時代的作家作品,在一些文章中,言辭還十分刻薄犀利。所以在這本書結合毛姆自己的作品來讀,你也可以在他對於別人的評論中體會他自己的文學觀點。

    3、透過作家大量作品進行類比閱讀,比如傅雷先生,我是首先閱讀了他翻譯的《約翰克利斯朵夫》之後,欲罷不能,於是又找來他的《傅雷家書》,有這兩本書墊底之後,再讀他翻譯的《藝術哲學》,在字裡行間就能夠比較輕易找到那種熟悉感。

    5、最後,作家的自傳,既然是自傳,那麼在他的人生經歷中,當然會牽涉到他的文學創作,文學來自生活,透過對於作家一生的瞭解去了解他的創作理念,也就水到渠成了。這一方面最近讀過的書中,我推薦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活著為了講述》。

  • 4 # 使用者68199716755

    於無字處讀書,與肝膽者交友。

    以上便是本人尋找️關作者觀點的方法。

    當然我們不會排斥前三種方式:諸如讀原著,讀傳記,看訪談之類的,問題是當前我們的世界是摺疊的世界、換句話說就是多元且詭異,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發生,比如黨同伐異,非主流的就容易被人閹或者和諧,真相常常被異化和掩飾,所以多媒體時代要尋找到某些另類作者的觀點就️多雙眼睛,方法嗎似乎是不多,但是畢竟還有比如到哈佛大學圖書館利用終端之類的東西大概是能找到曾經被人刪除了的東西。

  • 5 # 繆馳62626

    始於筆尖,藏於所寫的書本里,金礦藏在心裡不足以體現價值,在平常的生活中,無任在哪兒,在做什麼,只要收回飄浮不定的思維,心是靜的,就有很多思緒,當靈感來時,隨時記下來,作者是一點一滴時間積累的,所以看作者的書,就是看他的心思。

  • 6 # Amy16281

    應該去看你要蒐集的作家的書才能知道他們的觀點,這個走不了捷徑,走馬觀花似的大概流覽也不行,要認真讀才能發現和體會作家思想傾向,人生觀。瞭解他們的世界觀,看作家的小說往往是想象中的人物刻畫,更應該看他們對一些人和事物的評論,從而更瞭解他們的世界觀,對人與事物的多角度的分析,也會對他們的思想進一步的瞭解。毎個作家毎個人對人和事物有不同的視角,從而有了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的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姚明如果不因傷退役,他在NBA會得到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