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泛娛記
-
2 # 跟青木老賊玩社群
你好,我是IP星球社群創始人 青木老賊,很高興將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社群運營是一個週期比較久的活兒,運營久了就會慢慢的變成為了運營而運營,甚至會出現迷茫特徵這點在我們昨晚做社群問診中的母嬰企業可以看出來,他們基本上是把所有在他們門店、天貓店購買過的客戶都拉在一個群,但是慢慢的這個群就死了,所以對於企業來說,社群更像一個工具。
接下來我將根據我們自身的社群經歷來說說“社群工具化”該如何理解。
一、社群工具化是一種社群思維社群是什麼定義不重要,重要的是玩社群的發起方能不能借助社群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兒,現在已經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與人的連結關係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手機成為了人身體和思想的延伸點,人們社交在各種社交工具裡,購物在各種電商平臺上,點餐在美團、看電影用淘票票、旅遊用攜程、跑步用keep等等,這些細微的場景變革正在慢慢的改變使用者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我們正在迎來一個全新的商業時代。使用者變了,作為商家的我們是不是也要變?還在用以前那一套來做營銷顯然是不行的,我們需要以使用者為中心、體驗至上、產品為王、口碑傳播,這正好和社群思維是相吻合的,所以我們需要學習社群,用社群這個工具實現我們的商業行為。
二、社群工具化提升商業效率1.改變了與使用者的連結關係,過去我們和使用者的關係建立是透過電話、發傳單,等客來等方式,我們始終和使用者都是買家和賣家的關係,一旦這種關係不改變,我們和使用者是有心理隔閡的,所以我們需要用社群的方式改善我們和使用者的關係,用社群去拓客,用社群去改善老客戶關係,將客戶變成朋友,讓朋友幫助我們帶來新客戶;
2.成為企業人才的源泉,關於招聘這個事兒,我相信很多人都發現了在社會上找一個合適的人加入團隊很難,這個時候我們是可以藉助社群來講粉絲變成員工的,比如宗毅的芬尼公司,他們很多員工都是因為喜歡宗毅,才加入這家公司,降低了公司的跳槽率,提升了使用者的忠誠度和團隊激情。
3.成為企業的智慧錦囊,社群相當於社群的外部智囊團,當我們公司人手不夠的時候,是可以在社群裡發起眾籌的,比如拿文案來說,很多人寫的文案標題都是從社群裡挑選的,比如咪蒙;還有的活動是需要場地資源、需要主持人、需要策劃等等,我們社群裡的使用者就會將自己的資源、智慧共享出來,為社群做貢獻。
還有其他的比如社群成為企業品牌的傳播陣地、產品調研、使用者復購、異業合作等等商業效率提升行為;
三、社群化工具是一種商業模式我是《場景化社群運營實戰手冊》作者、IP星球社群創始人青木老賊,有啥社群難題等你來勾搭~ -
3 # 王哲玩社群
我是專門研究學習社群的,下邊談談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
我們人類在發展進化過程中,不斷的用我們的智慧,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需求更豐富。不管是網際網路也好,移動網際網路網也罷,即便現在我們談論非常多的社群,最終都是為了我們生存、更加適應整個商業環境來服務的。
社群作為一種新的商業形態,或者說一個能夠改變傳統行業經營困境的模式,都是在實現我們的生活目標。所以說社群本來就是我們的工具!社群工具化是說我們如何去利用好社群,而不是為了做社群而做社群!
回覆列表
從字面上來說,就是把社群當做一個實現目標的工具,這對社群建立者來說可能更好理和它的關係。
我們知道,社群搭建之初就會有比較明確的目標,也就是說 社群運營所要達到的目的。換言之,社群本身就是企業、組織或個人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或者實現一定的價值而搭建的,是實現所謂最終價值的方式和手段。
人們對於工具地選擇和使用通常都會選擇更為實用,更有效的方式。這也就更加明確了目的性,社群運營一定要做好,能夠帶來實際價值,能夠為整體目標提供足夠的助力才行。一旦社群無法達到這個要求,必定會面臨解體或重新架構的局面。
工具,都有其使用壽命,社群的使用期限也有償有短。有的社群可能只是為了圈人組織一次活動,這樣的社群活動結束後基本解救解散了。有的則是由長遠目標,需要持續運營。像邏輯思維,凱叔講故事等,這樣的社群持續的輸出價值,拉攏更多的優質使用者,讓其背後的組織和公司企業得到更多更有價值的價值回饋。當有一天,社群的使命已經達到,即將轉型升級或不在需要的時候,它的壽命也就走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