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學微講堂
-
2 # 只緣身在他鄉中
讀書本來就是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剛開始你啥都不懂,你能由深入淺?不循序漸進,你能一步登天?
具體怎麼操作?這就更不用講了,我們一直不都是這樣做的嗎?小學的123起,中學的勾股定理,高中的文言文,大學微積分,這不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嗎?
本人覺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主要講的還是心態問題,讀書不應該囫圇吞棗,心生急燥,得一步一個腳印,把前面淺的基礎讀通了,理解透了,再走下一步,這樣才不會讀了半輩子書,結果全是聽過,見過有那麼回事,一知半解,懵懵懂懂,更是無法應用。
以上淺見而已。
-
3 # 技術型文盲
作為七天自學600多頁噪音控制鉅著,然後緊接著又上了第一個降噪專案,還是浙江最大,多次接待國家領導人參觀的重點工程。工藝質量還被苛刻的上海監理評為實現了不可能、美崙美煥的一名普通技術人員。與你分享一下讀書經驗。
首先,書籍有賣紙傾向。乾貨太少,又被水過分稀釋。冗長泛味也就罷了,關鍵你還找不到知識點。而大多數人又不具備學霸比填鴨還能裝的水桶,導致閱讀困難。
解決方案只有一個,利益驅動。為了賺到專案利潤必須拼。沒有當即兌現的利益,不建議學習,學以致用才有價值不是。否則你基本學不進、學不精,就算當專業都有淪為半桶水的可能。
然後是學習方法,擬個提綱:學習需要掌握什麼知識、基本原理是什麼、如何計算。這個時候只能算勉強入門,因為知識點是很毛糙的原料,不能直接利用。加工的方法是將理論形成十足純金的規律。略舉一例,降噪護面板穿孔率20%,難倒了不少安平加工廠家的工程師。透過計算找出規律:三角形排列,孔邊距等於孔徑,則穿孔率等於20%。於是你一輩子永不會忘了。這叫學精。
把每一個知識點學精,你就可以無敵了。如,全球惟一掌握不用消音材料消音技術的,可能、也許只有在下了。
這樣可以給你啟發了嗎?順便再一次痛斥垃圾教育危害創新。
青年人學習慾望很強,學習勁頭很大,這是可喜的現象。但有時也容易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有的人學習內容包羅永珍,學習方法貪多求快,忽視打好紮實的基礎,而“在空中起跳”,違背了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的規律,因而收效甚微。
古今中外學者,都懂得學習要循序漸進。南宋學者朱熹曾說:“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雜亂地讀書就好像一個餓肚子的人走進了飯館,看到魚肉糕點恨不得一口都塞進嘴巴,於是粗嚼快咽急忙吞了進去,雖然也填飽了肚子,但是沒有嚐到菜餚的滋味。這種貪多嚼不爛的學習方法,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人們常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求學問也好比蓋高樓,必須先打好基礎,而且要一層一層往上蓋,這就是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如果違背這個規律,好高騖遠,去學習自己暫時還不能理解和接受的東西,就會如打造“空中樓閣”般搖搖欲墜。
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學習上切忌好高騖遠,急於求成。學得不紮實,你想來得快些,結果反倒慢了。”的確,如果在讀書和學習的過程中貪多求快,跳過某些必要的階段,到運用時才發現並不能活學活用,不得不回過頭來返工重學,速度反而慢了。這說明,任何事物都有個漸進的發展過程,讀書也是這樣,必須由少到多,由淺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如果違背這個規律,其結果必然是走馬觀花,快而不精,知識難以掌握。而且,讀書求速者往往缺乏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的精神,勁頭大時急不可耐,勁頭下去時則鬆懈疲沓。正如清人陸清獻在《示兒書》中所說,讀書“一日所讀雖不多,日積月累,自然充足,若刻刻欲速,則刻刻做潦草工夫,此終身不能成功之道也。”
任何學問都有各自的基礎知識,我們學習就要從基礎知識開始,這是攀登高峰的起點。傑出的科學家也是從最簡單的加減乘除開始學起;傑出的畫家最初的基礎課是練簡單的素描。不從起點開始打下堅實的基礎,則難以進一步提高,更不會有後來的成功。因此,學習須從基礎知識學起,狠下功夫,鍥而不捨,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否則,難以建成知識領域裡的高樓大廈。
摘自《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29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