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哥哥江西

    劉邦建立漢朝後,很多人都在說漢初時期漢朝對抗匈奴特別差勁,高祖白登被圍就是一個鐵證,其實漢朝初年雖然沒有吞併匈奴的實力,但是與其達到一種平衡還是搓搓有餘的。都是兩個新的帝國,匈奴已經不是戰國時期李牧對抗的東胡,樓煩一類的胡人,而是統一草原的巨大實力的國家。而漢帝國也不是戰國時期的亂世,也是剛剛統一的新帝國。

    漢武帝時期的版圖

    兩大帝國碰撞的導火線:

    韓王信與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大將不是一個人,後人為了區分稱其為韓王信。戰國時期南韓貴族後裔,一直跟隨著劉邦得取天下,被劉邦封王,王地在太原以北的地區(之前是南韓舊地)。就在韓王信遷移到馬邑不久,匈奴大軍頻繁騷擾漢邊境。韓王信自己知道不是匈奴對手,就頻繁派遣使者與匈奴來往,但是漢朝認為其有背叛的跡象,因此派人去責備,因此韓王信就此背叛漢朝投奔匈奴,聯合匈奴準備伐漢朝。一個統一草原的帝國,一個統一華夏的帝國,就此展開了較量。

    韓王信

    兩大帝國較量:

    公元前200年,劉邦親自率軍前往攻打,在銅鞮擊敗韓王信的軍隊,並將其部將王喜斬殺。韓王信逃跑投奔匈奴,他的部將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人擁立趙王的後代趙利為王,又收集起韓王信被擊敗逃散的軍隊,並和韓王信及匈奴冒頓單于商議一齊攻打漢朝。但是屢戰屢敗,漢軍先後在晉陽漢軍將他們打得大敗,乘勝追到離石,再次擊敗匈奴聯軍。漢高祖劉邦面對一路的勝利,可能就想著不如順便把匈奴滅了,然後我不僅僅做華夏主人,也替你們草原把主人做了,所以派人打探匈奴冒頓居住地方,沒想到等劉邦到達白登山後,被匈奴騎兵團團圍住,就是所謂的白登之圍。

    匈奴騎兵

    戰爭結果:

    兩大帝國在一番較量之後,都沒有吞併對方的實力,因此漢朝初期雖然兵敗過匈奴,但也曾連續大勝匈奴。在後期的邊境較量中一直由贏有輸,這個平衡一直到了漢武帝即位後,在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之後,終於把匈奴打趴下了。一直到了漢宣帝時期匈奴才真正臣服大漢。

  • 2 # 笑笑歷史館

    首先,漢初並不是沒有抵禦匈奴,只是當時漢初的政策是遵循老子的黃老之治,人民修養生息,所以漢初只有一些小規模的戰爭,而且大部分是漢朝贏得。

    其次,漢朝是在戰火中建立的,前面是楚漢爭霸,再前面是暴秦統治,再再前面是春秋戰國,戰爭已經嚴重透支了偉大的華夏民族,漢王朝的統治者可以說是歷史上第一次農名起義成功的,統治者都深知人民的疾苦,所以採取這種修養生息,和親的政策是一種智慧的表現。

    再次,同時漢朝建立之初,中原地區並不穩定,劉邦在穩定中原統治之餘很少有餘力再靠戰爭的形式去跟匈奴抵抗,而我們現在所知的名將大多參與的是穩定中原的戰爭。漢初多用和親的方式來到達鞏固邊疆的目的。

    而到了漢武帝時期,正是因為漢初所採用的輕搖賦稅,少有戰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文景之治“,使得當時的手工藝以及農業得以恢復,經濟十分繁榮,這時才有了財力去壯大軍事實力,尤其是這一時期的騎兵登上歷史舞臺,使得漢朝軍事實力大大增強,與匈奴進行了多次戰爭,並且取得了勝利。

  • 3 # 白依樓123

    經過四年的楚漢戰爭,國家財力人力遭到極大破壞,皇上找不到純一色拉車的馬,宰相只能坐牛車,像這樣的國力如何抵禦匃奴的侵略。

  • 4 # 使用者67724358697

    我就想問問,秦皇為什麼修長城?

    秦楚兵鋒,是抵禦不了匈奴的。

    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是馬場,馬一天能跑多遠,就能打多遠。 蒙古人能打到歐洲,靠的正是騎兵,從不修長城這種東西。

    就是因為漢人中有某些就知道個種地,丟漢人臉的存在,所以漢人在秦以後三千年歷史中,始終沒有提前佔領蒙古大片的馬場。 否則打到歐洲,佔領莫斯科的,早就是漢人,而不是蒙古人成吉思汗了。

  • 5 # 謀世123

    武帝之前漢朝國內有許多買辦集團勢力和軍閥集團,都在和匈奴做生意,一旦把匈奴滅掉,還怎麼撈錢,這裡面的利益非常大,所以,就裡外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帝王,而帝王只能忍耐,暗地裡積攢勢力,發展國力,直到武帝上位時,才徹底蕩平內憂外患,

  • 6 # 歷史名將錄

    自秦漢以來,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便屢次南下侵犯中國邊界,而秦朝時,匈奴問題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為秦始皇下令修築萬里長城,抵禦匈奴。到了西漢,匈奴問題如洪水決堤,愈加嚴峻惡化,為了保證大漢王朝的邊界安定,統治者不得不與匈奴和親,每年定期送一些財寶給對方。

    那麼問題來了,西漢時為何匈奴如此猖獗?除了漢初國力薄弱的原因之外,還有其他原因嗎?今天跟大家聊一聊。

    要說明白這個時期的匈奴為何如此猖獗?這裡需要提到一個人物:冒頓單于。秦朝滅亡後,匈奴出現了一位傑出的領袖,這位領袖就是冒頓單于。因為有他的緣故,匈奴實力慢慢地強大了起來。冒頓單于是一個善於等待時機,把握機會的人,同時他也是一位懂得隱忍、睚眥必報的主兒。

    冒頓的父親叫頭曼,也是一位單于。當時,小冒頓被父親封為太子。不過頭曼單于寵愛一個女人,這女人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女人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為了讓她的兒子當上太子,她向頭曼單于進言。愛屋及烏,頭曼單于一聽,當即想廢掉太子。後來,頭曼單于想到了一條毒計,派冒頓去月氏國做人質。

    冒頓背井離鄉來到了月氏國,怎奈剛剛來此不久,頭曼單于就派出軍隊攻打月氏,月氏見狀,立即想斬殺人質冒頓。而冒頓聰明機智,猜出了父親頭曼的陰謀,在知曉戰爭發生後,便偷馬開溜,逃回了匈奴。父親頭曼單于看到兒子冒頓平安回來後,大吃一驚,想到這個兒子能有如此本領,很是欣慰,於是給冒頓一萬騎兵。

    此時的冒頓對父親已經沒有愛了,而是深仇大恨,他要復仇,當匈奴的新單于。為了報仇,冒頓發明了一種響箭,命令軍隊,響箭射到哪裡,便對那齊發射箭。經過多次訓練後,軍隊達到了冒頓的要求。這天,頭曼單于正在打獵,冒頓突然向父親頭曼放響箭,軍隊一看,紛紛齊射,結果頭曼單于成了活靶子,被萬箭穿心而死。頭曼單于死後,冒頓命令軍隊殺死了父親的寵妃和她的兒子。

    冒頓當上匈奴單于後,東胡派出使者祝賀。那時候的東胡軍事力量強大,匈奴不能敵。東胡使者見到冒頓單于後,當即開口說道,想冒頓單于將他父親頭曼單于騎過的寶馬送給東胡。冒頓單于冷冷地看了看對方,許久之後,才同意送寶馬。之後東胡認為冒頓單于是個軟柿子,可以隨意欺負,便三番五次地來要求冒頓單于送東胡嬪妃、土地。

    之後匈奴的軍事實力強大了,冒頓單于馬上派兵團滅了東胡。滅了東胡後,冒頓單于又先後消滅了月氏、樓煩、白羊等勢力,期間中原的很多地方也被冒頓單于侵佔。面對冒頓單于的強大軍事力,漢朝不得不委曲求全,送人送錢,制定和親國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早兩年相比,開車玩手機的情況是否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