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崑崙還東國
-
2 # 地理那些事
為什麼耕地用黃河水長期灌溉會形成鹽鹼地?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說明的是,這種直接將土地鹽鹼化歸咎到引黃河水灌溉是不正確的,因為鹽(氯化鈉)是地球上廣泛存在的一種物質,江河湖海甚至是地下水等都有鹽分,只不過是含量有高有低而已,例如波羅的海屬於半鹹水水域,是世界上鹽度最低的海,它是由於緯度較高蒸發量較小、海域封閉與外海水體交換較少以及河流匯入等因素造成的。
那麼既然說形成鹽鹼地的“罪魁禍首”不是黃河水,那又會是什麼呢?在這裡小地先來講一下古代井鹽或海鹽曬制技藝。
由於古代科技水平不高,生產力較為低下,對於自然的索取通常是靠最原始的方法,即便是一日三餐所需的食鹽也是將井水或海水裝在器皿(石槽)中並放在太陽底下暴曬,待水分蒸發完之後就會有鹽漬,將這些鹽漬收集起來就是古代集市上流通的食鹽。
鹽鹼地的形成其實與古代曬鹽的“工序”類似,華北平原、河套平原等地就如同一個個巨大的“曬鹽場”,由於這些地區降雨量偏少,引入黃河水灌溉以後,這些被引來的水基本上沒有透過地表徑流流出,而是一部分被蒸發掉,另一部分則補給了地下水,這樣就造成了水中所含的鹽分長期在同一個區域積累,而地表土地鹽鹼化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一方面由於氣溫偏高、降雨量較少,經過漫灌的土壤水分快速被蒸發掉,水中的鹽分在原地不斷積累,另一方面由於大水漫灌等粗放式的灌溉使得地下水位上升,隨著地表水分的不斷蒸發,地下水透過毛細作用將鹽分帶到地表,最終形成了鹽鹼地。
總結:鹽鹼地的形成與氣候環境(例如降雨量、氣溫等)、灌溉方法等都有著直接關係,因此對於華北平原、河套平原等地本來就存在降雨量偏少且春季升溫快、易出現春旱而言,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利用科學有效的灌溉方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土地鹽鹼化。
這個問題把耕地鹽鹼化單純歸咎於黃河水是不合理的,鹽鹼化要看水鹽運動是否平衡,可惜的是黃河流域有許多地方水利用不合理,造成有利於鹽分的積累,水鹽失衡造成鹽鹼化。
例如素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西、北、東三面環山,在地質構造上是一個封閉的長期沉降的繼承性拗陷盆地,以前就是一個湖盆的存在,黃河經過多次改道氾濫存積巨厚的細粒泥沙,降水少、蒸發強,年蒸發量降水量比16:1,旱季甚至大30:1,經長時期積鹽,地層含鹽量普遍較高,一般200米地層平均含鹽量為0.2%~0.4%,北部深拗陷帶達0.4%~0.8%。這也是為什麼該地區的地下水是苦。
河套灌溉多年平均引黃河水量41億立方米,年均引鹽175萬噸,可是灌區年排水量佔引水量5%,排鹽量只佔引鹽量的30%,造成大部分鹽分留在灌區。
同時灌溉水大量補給地下水,地下水位有明顯上升,而土壤蒸發量大,又有利於地下水鹽分向土壤積累。河套平原在地質,氣候、人為灌溉不合理等因素作用下,鹽鹼化趨勢加劇。
黃河下游的三角洲總體地形平緩,受黃河不斷氾濫改道影響,區域內微地貌主要有古河道遺留下來的自然堤、河漫灘地、背河窪地、緩斜平地和濱海低平地等。區域內水鹽受微地貌的影響而發生重新分配,河灘高地、決口扇形地,坡度較陡,有利於鹽分的遷移,土壤含鹽量較高,河漫灘地受河水側滲的淡化脫鹽作用,土壤含鹽量較低。故道兩側的背河窪地,隨著沉積物顆粒逐漸變細,粘土顆粒吸附元素的能力增強,土壤含鹽量平均值達到13.6g/kg。緩平的低地及窪地是鹽分聚集區,往往形成大面積中等或重度鹽漬化土壤,含鹽量平均值約為11.7g/kg。濱海灘塗地區受高礦化度地下水和海水入侵的影響,土壤含鹽量可達到30g/kg以上。下圖為黃河三角洲的景觀。
1958~1961年,黃河下游大搞平原水庫,大規模發展引黃灌溉,有灌無排,加劇了澇漬災害。冀、魯、豫三省鹽鹼地面積,從50年代中期的2800萬畝,發展到4800萬畝,擴大了1.7倍,後來暫停引黃灌溉,鹼地減少,1972年為2100萬畝。隨著引黃灌溉的恢復,鹽鹼地面積有所回升,至1978年擴大到2800萬畝。可見引用黃河水用作灌溉本身並無錯誤,關鍵要做好灌溉的系統的排放工作,水鹽運動平衡才能保護土地,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