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優己
-
2 # 浮生若淺
康熙帝四子胤禛最終獲得勝利,繼承了皇位。自然對之前給他使了各種絆子的,他也沒有放過。首先把他的同母兄弟十四阿哥胤禵,之後對老三、老八、老九都進行了清算,但他卻唯獨放過了八爺黨的重要成員之一老十。當然,這裡說的放過,並不是沒有處理老十,只是說沒有取他性命,並且將他圈禁的地方還是他自己的府邸之中。那麼雍正為什麼唯獨對老十另待呢?推測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1、老十有個出身高貴的生母。胤䄉的生母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溫僖貴妃是誰呢?太師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康熙的第二任皇后)的妹妹,鈕鈷祿氏也是清朝的大族,這樣的家世背景,雍正帝不敢小覷,因此對老十,他手下留情了。
2、老十的個性,雖然他是八爺黨的成員,但是他沒有什麼心機和能力,“草包老十”說的就是他。說白了不是他外祖父家的勢力,可能老八都不會看他一眼的,平時對付胤禛的一些事,他既不是主要的出力人,也不是出主意的,就是打打醬油罷了,對胤禛本身沒有構成威脅和傷害。
3、為自己的名聲考慮。如第二點所說,老十能力不足,不能夠威脅到雍正帝,所以雍正帝不妨拿他做點名聲,以免被人詬病他將手足都殘害致死。
-
3 # 夜航船水手
首先表明一下觀點,一是有作為的皇帝都不濫殺皇室成員,二是怎麼處理能起到更好效果。
雍正不昏庸雍正其人,雖然也興起過文字獄,殺了不少人,但是,他本質來說是為了滿族的統治,不是為了個人的好惡濫殺人。皇帝對本族族人濫殺的基本上都是昏亂之君,雍正總體上還算個明白皇帝。
好吧,唐太宗算是個例外,但是也留了很多隱患,後代爭皇位斗的都很兇。
不殺好處更大首先,囚禁十阿哥有一個大大的作用。分化瓦解八阿哥集團。把十阿哥抓了,八阿哥再有本事也救不出老十來,讓八阿哥的人見識到了,皇帝的威力。所謂名正言順,只有皇帝掌握左右大臣榮辱的權力,即使八阿哥再有勢力也得乖乖聽話,把老十親自判刑。那些因名利依附八阿哥的受了這麼一陣敲打,就會很快分化。如果把老十殺了,這種震懾就是一會兒的功夫,留著老十,那就是時時刻刻在警醒老八身邊的人和其他不老實的人。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
牽制拉攏老十的後臺,老十的後臺,這幫人勢力強大,是親近老八但不會圍著老八轉,所以是雍正拉攏牽制的重要力量,不但對付老八有用,對所有的改革的推行都有用。殺了老十,那就徹底把這幫人推給老八了,留著老十,就跟用線拴住風箏一樣,給了他們希望和警告。他們就很清楚支援誰了。
做事不做絕,老十這人有勇無謀,太壞的事不會做,大多數是個攪屎棍,是混人一個,這種人很令人討厭,但是又罪不至死,所以,雍正也不好做的太絕。
-
4 # 王俊傑猛
反對雍正最厲害的,就是老十。
老十名叫允鋨,在雍正登基之前,是反對胤禛【登基前的雍正】最積極的。
康熙晚年,九王奪嫡,太子黨的主要構成是胤禛,允許;八爺黨的主要構成是老九允禟和老十允鋨,其實,老十四【允題】也是八爺黨,但是老十四和老九老十不一樣,老九和老十是真心擁戴老八 。
但是允題是黨中之黨,雖然依附八爺,卻有自己的小算盤——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龍吟大澤。
因此,在太子黨和八爺黨的鬥爭中,太子,胤禛,八爺,允鎕,允題都是綿裡藏針,表面很和氣,但是內心水火不容,針尖對麥芒。
唯一的不同就是,太子黨的干將允祥和八爺黨的干將允鋨都是外向性格,見面直接硬懟,甚至直接動手打架。
其實大家都明白,允祥懟允鋨,其實就是太子懟八爺。
只不過,有的人在後面唱紅臉,有的人在前面唱黑臉。
後來,太子被廢,允祥被陷害圈禁,太子黨煙消雲散。
太子被廢以後,群雄逐鹿。胤禛,八爺,三爺,十四爺都有可能繼承皇位。但是誰能獲得儲位,只有康熙說了算。
因為康熙晚年大治之下有隱憂,看似太平盛世,其實社會矛盾很尖銳。最終,康熙選擇了“冷麵王爺”胤禛繼承大統,撥/亂反/正,革除康熙晚年弊政。
胤禛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繼位以後,大刀闊斧實施自己的政/治綱領,成立軍機處,削弱八爺主持的上書房;清理官員虧空,充實國庫;官紳一體納糧,減輕農民負擔。
同時,雍正對政敵毫不手軟,貶三爺,貶八爺,貶十四爺,貶九爺,貶十爺,只要反對雍正的,雍正毫不留情,鐵腕整治。
由於雍正的鐵腕政策,一代明君雍正被小說、稗史形容為暴君、昏君。
至於衝鋒陷陣的允鋨為什麼沒有被處死,一是雍正對於宗室,只是罷免圈禁,並沒有處死任何人;
二,允鋨是個直筒子,也不是主犯,雍正和允祥沒有硬懟允鋨的理由。
其實,雍正繼位以後,允祥作為總理王大臣和軍機大臣,經常去探望允鋨和允題,——爭鬥已經塵埃落定,大家還是兄弟之情。
-
5 # 今古縱橫
很多人都對雍正“改遺詔當上皇帝”、“逼母”、“殺兄”津津樂道,但秀秀認為這些都是不可考的民間論調。雍正自己也寫過《大義迷覺錄》自辯過,不過這反而又讓人感覺是越描越黑。其他的幾點我們今天暫且不論,但關於雍正“殺兄弒弟”的說法基本是假的,因為最起碼雍正確實沒有明的殺兄弟。
(雍正 影視劇形象)
要分析這段歷史,必須要從康熙晚年這些阿哥們的政治派別說起。在當時主要的派別有以皇儲胤礽(二阿哥)為首的“太子黨”,主要成員就是四阿哥胤禛(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對手則是以八阿哥胤禩首位的“八爺黨”,主要成員有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和雍正的同母弟弟十四阿哥胤禎。其他阿哥們都是小圈子,沒什麼實力。
胤礽被廢太子後,“八爺黨”如日中天,但誰也沒想到雍正善於隱忍,最終得到皇位。那他登基後首先要對付的當然就是“八爺黨”了。首先搞定的就是同母弟弟十四阿哥胤禎,將其改名為允禵,因為兩人名字相似,所以有謠傳“十四子改四子繼位”的故事。之後雍正令他看守康熙的景陵,並將其一直軟禁景山壽皇殿,直到乾隆繼位才被開釋。
(八阿哥胤禩 影視劇形象)
而“八爺黨”主謀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由於在雍正繼位前後動作較大,被雍正分別處置,還被改名為“阿其那”和“塞思黑”,滿語中就是豬和狗的意思。之後不久,老八、老九都被削爵並在幽禁中死去。當然也有說被雍正毒死,但這秀秀認為沒必要,真要他們死隨便定個罪名直接殺頭多簡單。
(十阿哥胤䄉 影視劇形象)
而關於“八爺黨”另一主要成員十阿哥胤䄉也是被雍正奪爵拘禁在北京的,而他由於心態好活的夠長久,到乾隆初年才去世,所以相對於八阿哥和九阿哥來說,很多人認為他是沒有被殺、或者是被善待的。而且還有人分析是十阿哥胤䄉能力有限,或者有說對雍正威脅不大,所以雍正沒有處置他。其實秀秀認為十阿哥胤䄉就是簡單的活的長,心態好而已,並不是雍正單獨放過老十!!
-
6 # 龍支子
怎一個“殺”字了得,雍正這個“背鍋俠”在幾百年之後還擔此惡名,實屬冤枉,可誰讓他是一個有故事的帝王呢!其實,真實的歷史上,雍正並沒有直接殺害兄弟的一說,間接致死的倒有,皇三子允祉、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皆因圈禁而死,其中皇九子允禟多半是受虐待致死,允祉和允禩在圈禁時病發而亡,這在帝王時代算不上什麼,哪個帝王登基不是白骨累累呢?相比於他的老前輩們,雍正對兄弟們只採取削籍圈禁這種軟綿綿的手段已經算是菩薩心腸了,即便是皇帝老子活著的時候,這些兄弟們也沒少遭遇這樣的處罰,雍正對他們的這個處罰算不得有多大的委屈,何況這裡面還夾雜著奪嫡之爭留下的後遺症呢!較真兒追究的話,這些兄弟中只有皇九子允禟的死與雍正脫不開干係。允禟是八爺黨的金主,性格仗義豪爽,又凌傲不羈,好感情用事,這種性格使其在面對雍正的打擊時缺乏應有的明智,所以,當雍正下旨鎖拿允禟時,身負三條鐵鎖的允禟,一路“無改悔戒謹之意,談笑如常”,本來就是個性情中人的雍正氣急敗壞之下,特意降旨給直隸總督李紱,“除下賤飲食”供給外,“一切筆、墨、床、帳、書、字,便冰一塊、湯一盞”亦不得給予,有了這樣的最高指示,就是下屬官員們不用再新增任何手段,估計十個允禟也命不久矣。此時正值酷暑,獄內牆高房小,鼎衣玉食慣了的九王爺,哪經得起如此折磨,硬生生捱了三個多月後,便死於獄中。可以說,允禟之死,是雍正間接殺死的,除此而外,雍正還真擔不了殺兄弟的罪名。所以,皇十子允䄉當屬此列,只圈禁奪爵,只要身體扛得住,基本無大礙,因為,一向愛惜羽毛的雍正壓根兒就沒有殺這些兄弟的心思,僅此而已。
-
7 # 搞笑翻車現場
也許大家看了太多的宮廷政變嘞電視劇,後宮爭寵,皇子爭權,整的沸沸揚揚。這裡面最為經典的就是李世民的玄武門政變,幹掉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逼退了自己的父親,登上了皇位,從此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於是,在我們平民的心裡面,就覺得皇家是沒有兒女情長,沒有兄弟手足之情,有的只是冰冷的心和爭奪權力的慾望。誰說皇家沒有兄弟子侄之情,想想我們的八賢王趙德芳,盡心盡力輔佐自己的叔父宋太宗,對於本應該屬於自己的皇位沒有什麼更大的怨言,獲得了史學界和平民界的一致好評。
有點扯遠了,話說回來,為什麼雍正沒有殺老十,一個是因為雍正顧及自己的兄弟情義,沒有痛下殺手。畢竟老爹去世了之後,國家還是需要依靠這些“老人”們幫蹭著治理,有些不聽話的管教管教也就是了,沒必要趕盡殺絕。
第二,雖然熒幕中的雍正有時候會被描繪成為那些為了鞏固自己的江山,穩坐自己的帝位而不遺餘力的剿除身邊的黑惡勢力形象,但是事實中的雍正皇帝並不是這樣的人,這從明裡暗裡都跟自己對著幹的老八和老十四的結局就能看出了,最多也就是被貶被收權。
最後,在雍正沒有對老十下狠手的基礎之上,老十也算是一個頤養天年得以壽終正寢的好同志。活的比較長,也經常出現在大眾的視線當中,這就跟現在公眾活動比較多的明星是一樣的,曝光率高了人們自然就記得你,就會覺得:誒,雍正對老十挺好的嘛,一直很健在啊!
-
8 # 芝麻號南宮慕涵
雍正登基後他的那些成年的兄弟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很多都被打壓了,不是被削爵圈禁,就是被降爵發配去守皇陵,康熙英明一世可能也不會想到他死後他的子孫下場會這麼慘。
允俄做為“八爺黨”的核心人物,雖然被降爵被圈禁了兩年,但是比起老八老九他的結局已經好太多了,至少他活到了乾隆朝,死後還以“固山貝子等級”入葬,生前死後都未受到什麼屈辱。
歷史上都稱他為“草包老十”,很多影視劇裡也都是塑造他憨厚老實的形象,可能雍正覺得他智商欠費,不足以對他構成什麼威脅,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吧,所以放了他一碼。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他的生母是溫僖貴妃,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母族地位太高,牽一髮而動全身,連雍正也要顧及三分。
回覆列表
雍正是明君,且極重權謀之術!老十這個人口無遮攔但沒心機,瞎搗蛋的事他也幹不出來,幹啥都明著來反而顯得單純得多!比如,老十對雍正最為反叛,但是實際傷害反而不多。雍正放過他剛好顯得自己大度。等於變相向百姓宣揚雍正之明!
比起康熙八歲登基,乾隆二十五隨登基。雍正即位之時已經是四十五歲了,他的前半生都在黨爭中度過,這使得他即位之初的執政能力實際比父康熙子乾隆強得多。在雍正即位時候的各項操作基本沒有意氣用事這個說法!基本上判罰每個人也都是有憑有據有理有節!比如,拿下老八老九兩人。這兩人確實是罪該萬死,比如,為了奪取兵權,竟然斷了朝廷西北六萬大軍的糧餉,使得西北大軍不得不被迫出擊,最終遭到覆滅。在年羹堯打仗期間,兩人又夥同做空國家財政,使得雍正不得不做一些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比如,抄家江寧曹府等等來籌措軍餉。所以,圈禁兩人並且折磨兩人也不算過分。
其次,老十這人體質好,按著他跟李衛說過的話來說,就是,他是有名的十霸王!圈禁生活對老八老九這種養尊處優的人來說受不了,但是老十還行,他沒心沒肺,開心了罵兩句,不開心了也罵兩句,有酒有肉吃,又能健身打打拳。自然能長壽,熬到雍正死後,乾隆把他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