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協和康復劉淑芬

    是的,做尿常規檢查最好是晨尿的中段尿,如果不是,有可能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原因如下:

    一、為什麼要是晨尿?

    晨尿是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的尿液,最大程度的減少了飲水、進食、運動等因素尿液的影響,在尿液的比重、酸鹼度等指標方面能夠更好地反映客觀真實的情況。而如果不是晨尿,而是隨機尿液,這些指標就有可能受影響,尤其是尿比重,受進水的影響就比較大。

    另外,由於晨尿裡有一定程度的濃縮,所以一些成分會比較濃,也更易於檢出,像尿妊娠試驗也會推薦採用晨尿,能夠提高檢出率。

    二、為什麼要是規中段尿?

    有時候女性的陰道炎或月經期,或者男性的尿道口區域性的炎症或不清潔,會汙染尿液,尤其是尿液的前段和終段,而導致尿常規中細菌、白細胞、紅細胞、尿潛血、尿蛋白等結果不準確的情況。而中段尿受汙染的可能性最小,所以中斷尿的結果最客觀和準確。

    綜上所述, 尿常規儘量取晨尿,並接取中段尿,這樣檢查結果才更可靠,更具有參考價值,如果不符合,可能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 2 # 餘千蘭

    你好!

    經常有人拿著體檢報告來問我,尿化驗單子上的“白細胞+1,尿蛋白+1”問題大嗎?只要沒有其他疾病,這個結果乾擾的可能性大,什麼叫干擾了,就是接尿時,尿液可能是尿出開始或結尾的尿液,即不是中段尿,或稍有汙染造成的結果(實際沒有問題的)。若不是中段尿,可能會影響本身應正常的情況而尿常規為異常,這個時候複查時注意收集尿標本時儘量快速接中段尿。

    在疾病就診或體檢時,尿液檢查常常被用於炎症、結石、腫瘤、腎病、糖尿病、急性胰腺炎、急性黃膽性肝炎,藥物的腎損害等疾病的診斷和病情觀察及監測。

    進行尿檢測時,收集尿標本化驗時注意什麼呢?1、容器要潔淨

    醫院或體檢部給患者去收集尿液化驗時的容器,注意手拿容器的範圍,不要讓手把容器內部接觸到了,否則就間接汙染了。

    2、避免汙染

    尿液中不可以有糞便,女性避免陰道分泌物或月經,男性避免混入前列腺液或精液。

    3、送檢及時

    尿液離開人體後開始分解,長時間不化驗可能引起細菌汙染和各種成分改變。若是住院患者,尿液收集至檢驗完成所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若是門診患者,尿液儘量到檢測處解小便馬上送檢,不要超過半小時。

    4、按需採尿(1)、晨尿

    指清晨起床後的第一次尿液,做尿常規、化學檢驗等以清晨首次尿(即過夜尿)為好,能反映腎濃縮功能,也可檢測細胞及管型,有利於疾病的分析和判斷,這種檢測比較常用。

    (2)、隨機(隨意)尿

    門診、急診患者、體檢者,任何時間排尿檢測。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尿中病理成分濃度較低。若懷疑疾病可能性大,需反覆檢查。這種情況下檢查尿液最常用。

    以下幾種情況檢測尿液相對少用,但疾病檢測需要時必須這樣做。(3)、餐後2小時尿

    主要用於尿膽原等的檢測。

    (4)、12小時尿

    指前一天晚上8點先排盡當時的餘尿,再開始留尿,收集至次日早晨8點之內的全部尿液,主要用於尿中有形成分計數。

    (5),24小時尿

    方法同12小時尿,主要用於尿裡化學物質檢驗等,這兩種尿檢測的收集容器裡放有防腐劑防尿液分解。

    (6)、尿培養標本

    用清潔、無菌容器收集中段尿(指不收集最先排出的和最後排出的尿,只留取中間排出的一部分尿液),主要用於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檢測之用。比如,一40多歲女性,慢性尿路感染(反覆尿頻、尿急),抗生素治療無效,最後進行尿培養藥物試驗發現原來用的抗生素全耐藥無效,同進試驗出了有效的藥物。

  • 3 # 健識局

    體檢時常聽護士說取中段尿,卻從來沒有護士給我們解釋過什麼是中段尿,加上尿液檢查又是很重要的檢查專案,很可能讓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留對尿液。中段尿,就是在一次排尿的中途時間裡取尿。正常人在排尿一秒後的尿液基本上就可以算做中段尿液了。

    不過也不用太緊張,如果取的尿不是中段,主要影響的是尿液的pH值偏高或者偏低,還有一些資料也會有輕微的浮動。但這種影響不會有“質”的變化,比如沒有炎症會測出炎症來,或是有炎症測不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酒後為啥會很衝動,控制不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