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善水老師IT微課堂
-
2 # 神秘的花蕊
1、現階段課堂教學仍然處於主體地位,資訊科技對教學只是輔助作用,不可替代課堂教學。
2、教師可以從課程的一些環節入手,運用資訊科技最佳化課堂教學。比如三維的動畫等,都是對教學的輔助。
3、不能為作秀而作秀,更不能影響教學效果。
1、現階段課堂教學仍然處於主體地位,資訊科技對教學只是輔助作用,不可替代課堂教學。
2、教師可以從課程的一些環節入手,運用資訊科技最佳化課堂教學。比如三維的動畫等,都是對教學的輔助。
3、不能為作秀而作秀,更不能影響教學效果。
在資訊科技課堂上實施分層教學,能夠使他們保持積極的學習心態,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一、對學生個體分層
對學生個體進行分層,並不是在每學期剛開學的時候進行,課堂中我主要留意並觀察一些優秀的、思維活躍的學生,並記錄下來,同時也注意上課過程中接受比較困難的學生。過一段時間後,根據瞭解到的學生情況,初步給學生進行分層,在尊重學生意願的前提下,將學生分為A(低)、B(中)、C(高)三個層次。學生在分層後不是一成不變的,這種分層是動態的、可變的,要根據學生不同時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進行調整。
二、教學目標分層
考慮學生實際,目標分層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保證。如A層次應注重於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應用上要求能模仿完成相關的操作:B層次除了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後,對軟體的功能進行進一步的自學和探究,並在具體作業中加以體現。C層次要求能夠理解教材的知識點,實踐操作方面需更加熟練,注重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能綜合地使用相關知識進行整合應用。例如在《資訊科技基礎》3.3.2movie maker電子相簿製作中,我將教學目標分為三個層次。A級:瞭解版面的基本組成和佈局,掌握匯入圖片、匯入音樂,完成電影這些基礎操作。B級:除了掌握初級目標以外,還應掌握影片效果與過渡效果的新增、片頭片尾的製作。C級:在A級B級目標都達到的情況下,我要求學生能夠設定音樂的淡入淡出效果,並且能夠根據音樂的節奏調整照片的停留時間。透過這三個目標的落實,提高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整堂課下來,各層次的學生掌握的都相當不錯,整個課堂效果很好。這樣進行教學目標設計,充分考慮了各層學生的實際,而且這樣的設計與要求不但每個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還可以得到一些好的作品。
三、分層輔導
目標制訂好後,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分層教學是關鍵。在各層學生確定了自己的學習目標並自主學習之後,教師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分層輔導。合作探究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探究,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探究,整個課堂應是一個平等合作的氛圍。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在分組時我就注意不同學生層次的分層,採取異質分組的原則。這樣不僅使所有學生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而且讓學生感悟到每個學生在老師的眼裡都是最出色的。在講授Photoshop影象處理一課時,會“選擇”是基本的,那我就有意識地融入到小組討論中,適時給予指導,長此以往,在同一組中,層次高的學生會主動將自己有優勢的一面與同學共同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完成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操作,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也讓學生學的更自信更快樂。
四、分層任務
課堂任務每節課都有,有師生共同完成的,有學生獨立完成的,在練習的設計上要儘量分出不同層次,從作業量上設計必做題、探究題,使學生練習具有彈性,讓各類學生都能“吃得了”又“吃的飽”。總之,透過任務讓各層次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五、分層評價
課堂上由於採用了分層教學,老師必然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去回答不同的問題,完成不同的任務,並給予評價。“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了課程評價的目的:“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因此,在資訊科技課的分層教學中,就應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進行有差異的評價。在評價時,教師要注意語言的藝術,A、B層應以鼓勵為主,並可稍降低評價標準,讓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對於C層的學生要求稍高,如知識的靈活運用,操作的熟練度等。這樣,就可使幾個層面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我們抓住這股力量,激發各型別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進取精神,讓學生快樂的學、快樂的進取、快樂的收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