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哥280859486
-
2 # 熊七夕
現在還有手寫信件進行郵寄的嗎?幾乎已經絕種了呢。“交換書籍”跟寄信件,就有很相似的地方。二者都是被時代所淘汰了!
首先,現如今你要想擁有一本喜歡的紙質書,不要太容易了呢。首先,經濟上你支付得起,一本書20-30,厚點的貴點的達到50,也就我們吃頓肯德基的價錢吧。而且,現在網購如此方便快捷,京東、噹噹、亞馬遜,想逛哪裡逛哪裡,根本不用出門去書店買,又省時又省力。
其次,現在電子書也是市場供應很豐富。比起紙質書,買電子書看,既便於攜帶又不怎麼佔用實體空間,上下班的地鐵拿個Kindle或者直接用手機app看書,既利用了碎片時間,又學習了知識。
最後,城市圖書館藏書豐富,你不買紙質書和電子書,還可以去圖書館免費借書回來看。所以根本沒必要自己買本書去跟人交換哇。
總之,就是“交換書籍”的需求,已經被時代給淘汰了。
但是,現在我們太容易得到屬於自己的書了,並不見得你就比以前書籍缺乏的年代看的書多。
希望我們大夥兒,都可以好好利用自己的閒暇時間,去看看書呢(想打自己臉,買了好幾本新書,還沒翻開仔細看)。讀書是對自己最便宜最容易達到的投資啦。共勉。
你有多久沒讀書了呢?
-
3 # 有書快看
英國作家蕭伯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仍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書籍也是承載思想的工具,如果我們互相交換手中的書籍,那麼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本書。交換書籍理論上來說是一種資源共享、綠色環保的行為,可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因為有諸多因素的限制,操作起來比較困難。有書君認為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運作成本的問題。交換書籍需要一定的場地,或者也需要一個平臺來促成,同時需要一個人或一個組織來做這件事,這就產生了運作成本,誰來提供場地或平臺?誰來操作?況且“書籍交換”這個事是不盈利的,屬於公益性事業,商人恐怕不會去做,只能交由政府或者社會非營利性組織去做,而中國的非盈利性組織在這方面還是短板。南京市就建了一個“交換圖書館”, 這個大型的“交換圖書館”向市民免費開放,讀者可拿一本自己看過的書,送到特定區域,然後再從別人看過的書中選一本自己喜歡的帶走閱讀,透過這種方式共享文化資源,延伸閱讀情感。這肯定是政府出資打造的,也算是回饋納稅人,倡導全民閱讀的良好形式。但這不具有普遍借鑑意義,因為每個地區發展的差異比較大,不是每個地區都適合“交換圖書館”的模式,也不是所有城市的政府都有能力去建“交換圖書館”。
另一個方面就是社會信任的問題。在上大學的時候,有書君也參加過學校社團舉辦的讀書會等活動,大家每人拿書出來分享,也可以與別的同學互換,因為大家都在一個校園裡,而且想法比較單純,所以在這個“小圈子裡”,基本不存在信任問題。但是進入社會中就不一樣了,人員構成比較複雜,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缺失,所以做事情必須建立嚴格的信任機制,要收取押金,進行身份登記,要立規矩,以防止對圖書的損壞,保證愛惜圖書,按時歸還等,可是也許採取了這麼多措施,依然不能阻止違約事件的發生。上世紀60年代,歐洲興起了“圖書漂流活動”, 是指書友將自己不再閱讀的書貼上特定的標籤投放到公共場所,如公園的長凳上,無償地提供給拾取到的人閱讀。在進入中國後,卻出現了信任危機的困擾,上海普陀區推出的“圖書漂流”活動,第一批“放漂”的圖書就有兩萬餘冊,加上社會捐贈的圖書,圖書冊數已突破十萬,但迴圈率僅為30%,一些回漂的書上還留下了讀者不文明的印痕,有的書內被筆劃過,有的還缺了頁。種種跡象表明,這個社會已經形成了互不信任的怪圈。
還有一個方面的原因,有書君認為也佔了很大一部分因素,那就是目前中國的國民閱讀率偏低,尤其是深度圖書閱讀行為的佔比更低。本身對閱讀“不感冒”,所以“交換書籍”更不可能流行起來。
回覆列表
因為自己所儲存的書籍,基本都是自己平時所愛好或珍藏的。所以,一般捨不得拿出去跟別人交換。而有些自己讀過看過的書籍 ,自己認為不需要了,人家也未必有用。因此,書籍的交換與交流,流行起來就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