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鄰鄰柒
-
2 # 記錄西安生活
“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農村這句話是很有哲理的,充分說明養殖業的高風險,伴隨的還不是高利潤。
按照養二千隻蛋雞來計算,包含雞舍基礎建設,水井,雞籠,粉碎攪拌裝置,人員配備,產蛋高峰前飼料儲備,管理防疫基礎知識,雞糞處理的場地及裝置等等,按照目前的物價水平計算,二十萬元投資應該是基礎吧!即便有錢投資,你的管理經驗管理水平能否抵擋一次疫情的爆發?另外環保測評能達到不?
現在的養殖業已經不再屬於普通老百姓能夠操作的事情了,逐漸向公司規模化靠攏。
-
3 # 巴蜀熊貓
想做是因為利潤高,望而止步是因為投資高,風險率太大。
高風險就有高回報,這句話是鐵道理。但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力不一樣,有的人在高回報的利益驅使下會做的,但有些人卻不敢。這不僅僅是個人能力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資產,如果資產本來就不多,如果風險太大,加上經營的方式和管理方法,說不定就血本無歸,傾家蕩產也不一定。正是因為有了前車之鑑,所以很多人想做卻又不敢嘗試。
再來說養殖吧,養殖看養什麼。不同的養殖產品週期不一樣,少的幾個月,多的幾年都有可能。養的越久,投入的資金和精力就更多,風險就更大了。先不說養殖時的成本,就養殖前期的成本投入,很多人就望謨止步了。因此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是望而止步的一個原因。
養殖所需要承擔的風險有,銷不出去,死亡(生病,瘟疫是最可怕的),因為現在養殖戶越來越多,競爭也很激烈,銷售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再就是死亡了,這是一個非常可怕但又發生率很高的情況。
大多數養殖的週期是一年,我們就按一年來算,投資養殖花了幾年的積蓄,然後養殖一年賺一年,加上這一年內的辛苦付出,這風險太高了。又是是農民,他們大多數承受風險的能力只會更低。所以就望而止步了。而且現實生活中養殖成功的人只是少數,多數都是不掙錢或者血本無歸的。因此他們更猶豫了。
以上僅為個人愚見
-
4 # 風不鳴條暑無張蓋
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風險太大,也許你十年都掙錢,一場瘟疫過來,十年的收入都陪進去。養殖業基本還是靠天吃飯的。
-
5 # 山鄉剛子
今年已經是在大山裡放養黑豬第四個年頭,我談談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大願意搞養殖的原因。
▲排汙治理難以達標,手續繁瑣。
目前農村搞養殖,想辦合法手續,非常麻煩,不僅是廢水和糞便治理投資大,並且審批特別麻煩,選址,建設,審批,沒有一兩年很難實現。
▲疫情難以控制,風險高。
農村有一句俗語:"家有萬貫,帶毛不算",搞養殖,最害怕是瘟疫,眼看賺錢的生意,有可能一場瘟疫,讓你血本無歸。
▲價格波動大
養殖戶如果不是自建終端銷售渠道,一旦價格下跌,很多時候是低於成本價拋售
▲搞養殖出路在哪裡?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始終是需要消費家禽和家畜,也不能說養殖不能做,我的告誡是
1.不管是養豬,牛,羊等大型家畜,還是養雞鴨鵝小型家禽,必須避開飼料養殖,走生態農業路線,飼料養殖非常難以建設成自己的品牌,都難以持續,賺錢全靠運氣。
2.走種養結合路線,相扶相持。
3.學會網路營銷,建設自己的粉絲團,走粉絲經濟。
4.學會美食,不能只是單一的提供食材,還必須懂得美食技巧,學會推廣。
▲後記
時代已經不同了,會做美食的賣肉屠夫,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養豬人,這時代,做的都是立體銷售,資源共享,單一的營運,不在滿足時代的特點了。
回覆列表
養殖需要有專業技術,還得有場地有資金。投入進去很多精力,然後短時間內又不可能有回報的,很多人堅持不下去的原因多是因為看不到出路。前路一片黑,摸著石頭過河一不小心就掉溝頭去了。還有就是一遇到市場波動或者瘟疫處理不及時可能就血本無歸了。
養殖需謹慎,且養且珍惜。當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辦法總比困難多,前期養殖推薦小規模試養,一為積累經驗,二是減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