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味聊教育

    我覺得這個問題提得很新鮮!

    “三味"教了30年書,經常聽“校風"這兩個字,耳朵幾乎都快長繭了,但確實從沒想過“為什麼所有學校不能統一校風?"這個問題。

    校風是什麼東西呢?

    所謂校風,就是學校的風氣,是一所學校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

    校風是一個學校各種風氣的總和,是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長期積澱而成的具有行為和道德意義的風氣,是在校內乃至社會上具有極大影響並被普遍認可的思想和行為風尚。校風是校訓的拓寬、延伸和具體化,其要素包括學校領導的工作作風,教師的教風和學生的學風以及學校積澱的傳統文化精神、學術探索所形成的風氣和氛圍,集中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育人方針、學術追求和辦學特色,是學校品位和格調的重要標誌之一。

    說到"校風”,我們會很自然地想到“教風”、“學風”、“班風”等。理論上講,教風、學風、班風等是校風的具體化,它們都是為"校風"服務的。

    中國著名教育理論家楊賢江曾經明確指出:“校風是一個學校內的人物在各方面生活上所表 現出來的一種態度和趨向。”

    如果將一所"學校”比喻作一個"人”,那麼,

    "校風"就象是一個人的人生理想、思想品質及行為取向等。

    而"教風"、“學風"、“班風"等,就象是一個人為實現人生理想而設計的各階段各方面的小目標,以及在法制、道德品質指導下的實際行動。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個性、特長和風格,所以人類社會是豐富多彩的。同樣,教育的本質也需要各個學校應具備各自的理念和特色,以符合自身實際的校風,培養出個性化的人才。

    各個學校所處的地域位置不同,師生所沐浴的文化特色和風俗習慣也不一樣,因此,“校風"不可能相同,也不應該相同。

    必須指出的是:

    雖然各學校為創辦各自的特色校園,在“校風"、“教風"、“學風”上定位不同,但它們的共性是非常明顯的,即必須符合中國的教育方針,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所學校的發展及特色的形成,必然要經歷一個較漫長的時期。作為學校管理者,不僅要確定符合本校發展實際的校訓校風,而且也應保持其在一定階段內的穩定性和延續性。

    一所學校,沒有校訓校風,就如一隻無頭的蒼蠅;校訓校風頻繁更改,就如一隻被拍打得暈頭轉向的蒼蠅。

    治校能力強的校長,都會按照自己的理念,精心確定“校風”,並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得以貫穿實行。

    而治校能力差的校長,從來不關心“校風”,甚至不懂“校風"為何物、有何用。最多在網上隨意摘抄一個,書寫在校園牆上,應付上級檢查而已。

  • 2 # 寒石冷月

    在我們當學生的時代,很少有上級來檢查的現象,因此,學校上至校長,下到任課老師,都把全部重點放在教書育人上面。教好書育好人,為祖國培養有用人才——這便是二三十年前的校風本意。

    可是時代發展到今天,校風反而成了反映校長個性的東西,遇上一個求真務實且能力強的校長,雖然校園簡陋,但是全校教師都在圍繞教書育人去營造良好的氛圍,把那些虛頭巴腦的形式化東西都棄之。反觀那些為個人晉升而精心考慮的校長,則會把校風當成個人作秀場,怎麼花裡胡哨怎麼搞,完全不把心思放在以培養優秀教師隊伍和優秀學生為核心上面來。

    統一校風,恐怕就得從校園文化去著手,現在很多學校為了突出自己的校園文化特點,大搞百花齊放。可是校園文化的精髓是什麼?很多校長真沒有搞明白,形式化的東西成不了校園文化主流,如果不把校園文化都放在培養學生三觀上面來,那就不是校園文化。說到這裡,可以看看,有多少校長的三觀讓廣大教師認可?

    說到校風,就不得不提校訓。校訓是把校風高度濃縮成一句話,從校訓中就能體現出一所學校的校風面貌。然而現在,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五花八門的校訓,不知道到底要突出什麼樣的校風,因此,才無法將校風統一。

    至於校風是否能統一,可以肯定地講,無法做到。

  • 3 # 天下虎周乾寅

    教育不是生產車間,教育是人在操縱人而不是人在操縱車器或機器操縱機器的過程,所以不可能像生產車間一樣按固定程式操作,產出統一規格產品。實踐證明,有許多教學模式被強力推廣都以失敗告終,更何況校風!只要是人組成的團體就有千樣萬樣的個性區別,不可能被裝進同一模型中!只可能被某種大勢(校風)同化,努力從某種態勢發展。於是,千差萬別的校風產生了。

    再說,人類社會個性張揚,爭奇鬥豔才呈現出千姿百態,煥發勃勃生機,我們為什麼要消滅個性,追求同一的?統一了校風真的好嗎?因材施教道盡了教育真諦,任何想改變這一規律的“模式"、"風格“都會走向失敗。

  • 4 # 光明永夜

    一位好校長等於一所好學校。學校管理的好壞和主要領導有直接的關係。一把手在人事管理中能把學校老實本分人和投機取巧的人都能夠人盡其才利用起來,並做到相對公平,那就調動起了大多數人的工作積極性。在學校管理中,領導的意志也就很容易傳達到下面,校風和學校文化也就會逐步建立起來。

    總之,這取決於領導的智慧和管理才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生態文明建設也是一種經濟發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