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薄荷健康
-
2 # 虎山行不行
這取決於你健體的方式。
人體的肌肉纖維分為兩種。
一種叫做白肌,也叫快肌纖維,主宰爆發力。
另一種叫做紅肌,也叫慢肌纖維,主宰持久力。
你選擇的運動模式,鍛鍊到哪種肌纖維更多,你相應的力量就會得到發展。
一般來說,有氧運動的模式,強度中等但是持續時間很長。
這種運動模式是符合慢肌纖維的發力機理的,長期堅持,你的耐力會增強。
而器械訓練恰恰相反,每一組的強度都很大,但是持續時間只有幾十秒,這是快肌纖維發力的特點。
長期堅持你的爆發力會發展更多。
而類似於拳擊,泰拳這種運動,同時需要你的爆發力打擊,以及數回合的長時間比賽。
因此,這類訓練可以同時提升你的耐力和爆發力。
你更傾向哪一種,就去做相應的運動專案吧!
-
3 # 塑健者
健體是對健身、健美類運動的統稱,它並不特指某種訓練方式;耐力變強還是爆發力變強,主要取決於自身健體的訓練方式。
人體的肌肉纖維分為兩種: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快肌纖維可以產生快速而有力的收縮能夠為人體提供爆發力量,常見於100米跑、跳遠、跳高等短時間的無氧運動(力量爆發需求高);慢肌纖維則可以在長時間有氧中提供能量,出現在馬拉松、長距離游泳、徒步越野等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有抗疲勞性的需求)。
想要爆發力變強,可透過針對快肌纖維的訓練來提升,如力量的快速訓練。在器械健身中,可透過限時組數的力量訓練來提升、強化爆發力。無氧運動是主要的訓練方式。
至於耐力的提升,可透過長時間的跑步、騎車、游泳等多種有氧運動的組合進行提升。
綜上所述:健體並非某種特定的健身、健美方式,它是對健身運動的一種統稱。而耐力和爆發力的提升,主要取決自身的訓練方式。哪種練得多,哪種就提升得快。當然,類似拳擊類的運動,能夠同時提升這兩方面的能力。
健身既可以訓練耐力也可以訓練爆發力,這就要看你健身的目的和方式方法。
如果你健身的目的是為了訓練肌肉的耐力,那麼就不要選擇太重的重量進行練習。透過一個動作能夠做15次以上,就算是耐力訓練了。這種情況下,考驗的不是肌肉在瞬間能舉起的最大力量,而是肌肉能夠持久發力的耐力。
如果你健身是想訓練爆發力的話,那麼就應該去逐漸試探你不同部位的肌肉所能舉起的最大重量,嘗試做到3到5次,至到力竭。所謂力竭就是指,重複一個力量訓練動作直到如果不休息肌肉安全無法承受再重複一次。在肌肉所能承受的最大重力下,耗盡肌肉內的糖元,在迅速堆積的乳酸的作用下暫時精疲力竭。這樣的大重量練習有助於鍛鍊肌肉的瞬時爆發力。
拿跑步舉例。如果用中低速跑步,跑40到60分鐘,那麼就屬於有氧運動,鍛鍊的是腿部肌肉的耐力。而如果全速短跑200米,訓練的就是腿部肌肉的爆發力了,屬於無氧運動。
其實不論是耐力訓練還是爆發力訓練都不是最適合增長的肌肉的訓練。在健身中我們一般用RM來表示某個重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複次數。
如果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透過研究我們發現:使用1-5RM的重量進行訓練能使肌肉增粗,也能發展力量和速度;使用6-10RM的重量進行訓練能增肌,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使用10-15RM的重量訓練增肌就不太明顯了,但力量、速度、耐力會有進步;用30RM的重量訓練差不多就是有氧運動啦,主要訓練耐力,力量、速度的提升不會明顯。
因此,如果想增肌的話,最好選擇能舉起6到10次的重量,每組做6到10次,做到力竭為止,堅持做5組。然後換一個動作,持續刺激同一部位的肌肉。想要有效增肌,訓練間休息的時間不能太長,1分鐘足夠。每次一個部位至少練半個小時,訓練後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好好睡覺,不要喝酒,增肌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