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朵愛看劇

    如何欣賞一部電影呢,首先,我覺得要尊重一部電影。認可拍出一部好電影是有多麼難得,和值得尊重。(那些不值得尊重的電影另說,比如導演本身就不尊重自己作品,只做圈錢的的工具),接下來進入正題,如何欣賞一部電影:

    1.端正心態:我們是來看電影,不是來晒電影票的,不是來晒電影院的爆米花甜筒的。

    2.選好題材:看電影,和聽歌吃飯一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愛好。看電影前,一定要知道這電影是什麼題材的,愛看純愛的,未必欣賞的了恐怖的。愛看都市的,未必欣賞的了科幻。愛看動作的,未必欣賞的了劇情片。

    3.時間和地點:在電影院,最好提前入場,入座,電影開場之前,調整好自己,別太累,別太亢奮。

    4.環境與硬體:如果可以,儘量挑好一點的影院,選個好位置,畫面和音響效果對於電影影響很大。同時,但願不要碰到周圍人在看電影時,不停說話,打電話的,不然影響心情。

    5.自己在家,不去電影院的話:道理同上,在合適的心情,選擇合適的題材,找個安靜的環境,就可以準備欣賞一部電影了。至於電影值不得你欣賞,就看造化了。當然,你可以提前參考影評,有個數,豆瓣相對還是蠻靠譜的。

  • 2 # 影視剪輯一白

    看一部好的影視劇作品,要引起你的共鳴,深切感悟劇中的每一個細節。

    看一部電影時,應該認真地對待它,邊看邊思考,一遍不夠再看第二遍,這就好比讀書一樣。當然,這值得我們看一遍又一遍的電影首先一定是一本好電影。

  • 3 # 夏默影視

    我覺的欣賞一部電影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

    1:自己的心情,電影就是為了消遣時間而存在的,所以欣賞一部電影,首先你得找一個自己最舒服的姿勢,不管時=是躺著趴著坐著,總之自己喜歡就好,準備一些零食水果,叫上若干好友,大家一起開心的看電影。

    2:情節是一部電影的靈魂,一部電影的好壞,首先得看他的情節怎麼樣,如果她的情節不狗血,環環相扣,高潮迭起,可以說是一部好電影。

    3:內涵,一部好的電影應該有深刻的內涵,觀眾看完之後只是簡單一笑,心底卻什麼都沒留下,無疑是失敗的,國內影片像《我不是藥神》南韓的《熔爐》《寄生蟲》等等都對人性有著深刻的思考,你看完一遍以後還會看第二遍。

    4:演技,看一部電影,不論故事情節如何扣人心絃,如果演員跳戲,著無疑會壞人心情,如果說情節是一部電影的骨架,那麼演員的演技就是血肉,給這部電影注入靈魂。

    綜上,如果你看一部電影時有以上要素,那麼恭喜你,享受視覺盛宴吧!

  • 4 # 漢堡兒看書拉電影

    謝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我學的專業恰巧是影視專業,看到的電影肯定上千部,同時還是一名編劇。看一部電影,如果是電腦發燒友的話,可以看導演,編劇、演員和情節,但如果真的將電影當成藝術。就不能這樣看,今天我就從專業的角度,大概說說怎麼去看一部電影。

    周傳基是北京電影學院的標誌性人物,陳凱歌、張藝謀的老師。被譽為“中國電影界的泰斗”、“中國第一電影教頭”。

    第一,先看光,每個鏡頭中光是怎麼用的,下一個鏡頭的光有什麼變化,有沒有投影的變化,有沒有黑天白天的變化,有沒有陰天、下雨;

    第二,空間有沒有大小的變化,大房間,小房間,有沒有室內室外的變化; 

    第三,聽聲音,是同期還是後期,每個鏡頭中有有沒有表現出的音空間來,它是什麼樣的,下個鏡頭的聲音空間感有什麼變化 ;

    第四,背景是什麼,與前景的關係,它怎樣變的(這是透視關係);

    第五,有沒有運動,是畫面內的被攝體在運動,還是攝影機在運動,是水平運動(左右橫移)多還是縱深運動多。

    第六,有沒有用變焦,它是準確地表現了兩個人物關係,還是造成了錯誤的關係。變焦用得多不多;搖鏡頭有沒有增加新的資訊或含義;

    第七,運動的動與靜的關係,是前景有運動,背景沒有;或是背景有運動,前景沒有;或是前後景都有,或前後景都沒有;

    第八,剪輯點在哪裡,起幅的畫面是怎麼樣的,落幅的畫面是怎樣的,如果是一個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體造型好不好,好與不好,看的時候有什麼不同;是用切換多,還是用疊化多。

    第九,在一個鏡頭中人物的排程是怎樣的,有沒有第四面牆的舞臺處理(即所有鏡頭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攝影機,就象幼兒園裡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員的單獨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牆?

    第十,音樂用在哪裡;有沒有主題歌,有作用嗎?音樂與人物動作(或稱表演)關係,音樂與攝影機運動的關係,音樂與色彩變化的關係,音樂與對話的情緒及節奏的關係,音樂與自然音響(即噪聲)的關係等等

    第十一,如果是故事片,情節的轉折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是用嘴皮子說出來的,還是無聲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話,你能用無聲把這一段落表現出來嗎?

    第十二,畫面上人物關係的變化,有變化,還是沒有變化,A在整個鏡頭裡始終站在B右邊,就沒有走到B的左邊去過,等等;

    第十三,畫外空間是怎麼用的,是作為畫面內的空間的延伸,還是另外一個非敘事的空間;

    第十四,對話寫得是否生活化,還是舞臺腔,好念嗎?

    第十五,每個鏡頭中人物都穿什麼顏色的服裝,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也就是說,有沒有色彩的排程,即作為流動色彩來使用;

    第十六,道具的時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準確嗎?

    第十七,時間上是否用閃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合理嗎?

    第十八,用長鏡頭嗎?最長的鏡頭有多長,你感覺是長,還是沒有實際那麼長,這個長鏡頭內的人物關係是怎樣的。全在畫面,或者是一個在畫內,一個在畫外(正反拍不算內)。

    第十九,人聲,是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這樣的搭配嗎?

    第二十,特寫是作為情節中的視覺重音來用的嗎?

    第二十一,全片的聲畫結合如何,有精彩的地方嗎?

  • 5 # 貓頭影視

    《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插圖第8版)》

    個人認為是電影愛好者最好的入門教材。具體如何欣賞重點參閱:第三部分 電影風格第四章 鏡頭:場面排程第五章 鏡頭:攝影第六章 剪輯:鏡頭之間的關係第七章 電影的聲音第八章 總結:風格是一種形式系統

    電影的特點是“形式大於內容”,欣賞電影就是欣賞電影的形式系統。真的想欣賞電影或者說欣賞電影的形式系統,專業點說用解構主義,通俗點說就是“拆”,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怎麼“拆”~在此不講型別片哦,也不主要評價選用例子的優劣。還有就是書裡主要講的是怎麼拍,我講的是怎麼看,除了理論基礎之外沒有使用書本內容。(所有劇照、截圖等來自豆瓣電影。)

    製作電影的使用的語言是“視聽語言”(學電影的請無視這一段)主要由視覺元素與聽覺元素組成。還有了解一個概念,組成一部電影的基本單位是一個個鏡頭。啥是鏡頭?人的眼睛眨巴兩下,這兩下之間就是個鏡頭。

    【視覺元素】

    1.人物(表演、臺詞以及服裝等):感覺這個不用講了,演技如何欣賞大家都懂。在口碑建立起來之前,觀眾願意去電影院看電影,無非就是看見海報上有大明星或者是熟悉的演員,根本不管劇情如何,先去看了再說唄。一般觀眾最喜歡的就是看演員和演員的表演,欣賞的層次一般也就停留在這個水平上了。的確,演員的表演是推動電影敘事的一部分,但也只是整個形式系統下的一個元素罷了,過多的誇大其中某個元素的作用,基本上不能算好的電影。越商業化的電影,演員的作用越大,也就越沒有欣賞價值,某時代大家都懂得。還有漫威電影,堆砌明星是漫威超級大片吸引票房的主要手段,並不是說漫威電影不好,只是作為好萊塢標準化流程走下來的超級大片,好不到哪裡去也差不到哪裡去。這一條不貼圖舉例子啦。

    2.場景(道具、佈景以及特效等):除演員以外的內容都包括在這裡。實際上1&2可以統稱為“場面排程”,並且場面排程還包括了鏡頭的運動,這個詞太專業啦,是用來考驗導演功力的所以不用過多解釋。同樣有著推動敘事的作用,但是場景能表現的東西更多,這不僅僅是一個空間的概念,可以說是整個電影的世界觀。尤其是年代戲或者是科幻片,場景的設計是成敗的關鍵。年代戲,舉個例《安娜·卡列尼娜》(2012)劇情改編得不怎麼樣,但是服裝和場景十分考究,也算是還原了沙皇時代風貌。年代戲推薦《辛德勒的名單》《贖罪》《莎翁情史》《國王的演講》《霸王別姬》

    科幻片舉個例《飢餓遊戲3:嘲笑鳥》 13區的設定不覺得很帶感嗎?!反正我是這麼覺得...科幻片看得不多,不過推薦諾蘭的所有電影,值得二刷三刷的乃至N刷的好導演。

    3.景別:這是個比較專業的概念,簡單點來講是“大小”,畫框不變,畫框內部的元素大小比例的變化,也就是攝影機到被攝的人物或者物體的距離呈現。一旦講景別就一定會講到《巴頓將軍》的開場是如何運用景別切換來突出人物身份blahblah,大全景(攝影機離將軍很遠很遠)營造氣勢,大特寫(攝影機離將軍很近很近)突顯細節,有點像閱讀理解,慢慢品味。要是想裝X,分析景別是一個不錯的突破點。景別的變化實際上是用來豐富畫面語言的,一般的觀眾可能感受不到景別的變化,因為這個並不顯而易見,只是電影的表現手法之一。景別毫無變化其實是很無聊的,比如楊德昌的《一一》還有一些臺灣文藝電影,大量的長鏡頭,景別還沒有變化,這別怪觀眾不懂欣賞了,確實是比較乏味。有個對景別印象特別深刻的片子,《阿黛爾的生活》幾乎全程臉部大特寫,看得我很是焦慮,還好演員顏值高。

    4.光&色:電影的發展離不開光學理論的完善,從膠片時代到現在的數碼時代,光始終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光怎麼成像怎麼拍攝呢?至於色呢,在彩色電影誕生之前,毫無存在感,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色彩已經是最為普遍的元素之一啦。不過這裡說的光與色就不是基礎的光線和色彩啦,是指能夠增強感官刺激的光線與色彩設計。能夠達到欣賞這二者層次的觀眾,已經算得上專業級別的啦,因為這需要相當大的閱片量,以及比較高的審美能力才能掌握。舉個喜聞樂見的例子,姜文的《Sunny燦爛的日子》

    全片幾乎都是這種亮得發矇的日光,暖得發癢的色調,滿滿的荷爾蒙氣息。據說為了加強室內光線的效果,還使用了煙霧來增強丁達爾效應。再舉一個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法國導演,讓-皮埃爾 熱內,最有名的是那部《天使愛美麗》。撇開他拍的商業片,其他的片子都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他喜歡用那種糖漿一般甜膩的色調,極度偏暖,但是和上一個例子的暖色調作用完全不同。

    這是《盡情遊戲》

    5.剪輯:剪輯之複雜,對電影本身之重要,值得單獨拿出來開一個問題。不過從觀眾角度來說評價一部電影的剪輯如何,倒是很簡單。一部剪輯優秀的電影,不會讓你感受到剪輯的存在。看完一部電影,如果有哪怕一個地方你覺得很生硬,不自然,可以說這個剪輯就是不合格的(因為審查而被迫刪剪的不算)。請不要一提到剪輯就說蒙太奇,並不能裝X呢,除了學院派需要學電影史或者寫電影理論論文之外,根本沒有用(感覺蒙太奇理論就是在膠片時代和巴讚的長鏡頭理論撕X用的)。大部分電影的剪輯都是很優秀的,全片太長就不貼啦。然而最體現剪輯功力的,就是預告片,想最快感受到剪輯的魅力,多多關注預告片吧。

  • 6 # 威弛影視

    電影這個詞眼,相信大家是很熟悉了。在這個資訊化社會,無論是手機,電視,電腦已經可以隨時用它們看電影。從開播的第一個電影以來到現在的發展,電影的改變是我們每個人有目共睹的。當然,少不了要感謝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和明星,那麼怎麼樣欣賞一部電影呢?

    首先知道電影主要的內容講的是什麼?

    在欣賞一部電影之前,先去提前檢視一些重要內容,比如可以去網上先搜查這部電影的預告片,預告片裡一般都會含有主要的內容介紹,在結合預告片的同時,還可以在百度上搜索本影片的相關內容。

    要求把整部電影看完。

    如果真的想去真正的瞭解一部電影,那麼自己應該先把電影看一遍,然後再繼續看,一般來說看三遍最佳。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讓一個想真正的成為懂電影的人去體會電影到底是什麼。

    從演員的演戲角度去分析。

    在欣賞一部電影的同時,應該從演員的演戲如何去分析,一部電影寫的再怎麼好,如果演員沒有演的好,那麼看電影的人是看不下去的。要賞析一部電影,先從主演開始去分析。

  • 7 # 主旋律剪輯

    一,多看電影,多看好電影,建議從八分的經典電影開始看,體會經典電影的過人之處。看多了有了自己的審美和品味之後,就不要被分數束縛了,六分七分的被埋沒好電影也很多,這個時候自己可以整理出自己最愛的電影清單,也可以跟別人推薦你最愛的但不是那麼有名的導演和編劇了。

    二、一開始看電影時,不要想那麼多,純粹欣賞就好了,就好像當年你跟著老爸老媽看周星馳一樣,好笑就大笑,感動就抹眼淚,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就算有一萬個人說這部是好片,你覺得不喜歡,那就是不好。

    三,承接二,如果真正要了解電影了,又看過了足夠數量的電影,就可以稍稍放下純欣賞的態度,從一個製作者或者說電影方的角度去看待一部電影。我們經常說一部電視劇細節做得好啥的,其實有的人是看不出來的,因為他沒有從細節的角度去抓,但是有的人就很注重這一點,說明兩者看待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至於看的角度有很多很多,對於好的電影,從編劇、導演、選角、拍攝、燈光、場景等等都有許多可考究品味學習的地方。多琢磨一些看似普通無用的場景的用意,多琢磨畫面遠近角度不同的差距,多琢磨演員那個時候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用意。

    四、我認為一部真正的好電影,是能夠讓觀眾永遠不畢業,將自己的情感融合在裡面的電影。一個有故事、有能力的導演、一個有豐富時代背景的年代、一個經典的情感寄託和場面,都可能觸發這樣一部電影的誕生。

    五、想要更加理解一部電影,我個人有一個方法,因為本身我對電影很感興趣,也幻想過自己拍攝是什麼樣子,一般我會針對一個特別感興趣的題材在腦海裡自導自演一部電影,有時候想著想著往往把自己都感動到了,恨不能立刻開工。然後這個時候你去看同題材的電影時感觸就特別多,你會發現原來人與人之間同樣事物的想法也可以如此與眾不同,你會欣賞一些導演的獨特視角,也會驚歎一些導演能用這麼平淡的視角拍出如此精彩的電影,這個時候你看電影會和平時自己沒有這樣想過時想法變化很多。

    當然,也會有壞處,那就是你也會開始慢慢理解那些爛片,甚至還會對別人說爛片哪裡哪裡不錯,這個時候你是把一個完整的電影分割開來了,而別人還只是大體的判斷。

    總的來說,電影是一門娛樂,也是一門學問,我覺得看電影本身就是為了享受用的,如果不是為了興趣、學問、研究、影評等等,沒必要附加太多東西在上面,那樣雖然會得到很多新的體驗,但也會丟失掉最純粹的視覺和心靈體驗。

  • 8 # 美劇補給站

    電影是一門視聽綜合的藝術,主要包括視覺和聽覺兩大部分。鏡頭是電影語言的最小單位。在電影發展史上,美國電影大師格里菲斯把影片分成若干段落,每一個段落表示一個意義,段落的組合構成影片,而每一個段落本身又是由一個或多個場景構成,每個場景又包含多個鏡頭。起順序為鏡頭----場景----段落----影片。將電影構成單位從場景向鏡頭的變更,就肯定了鏡頭作為電影創作根本元素的基礎地位,這也就奠定了電影作為一門藝術的基礎。

    欣賞一部電影可以從很多個方面,比如:

    人物方面。一部影視劇中,主要有五個元素:主要人物、一個困難情境、一個目標、一個反對者或對立者(不一定是某人,可以是某件事)、一個帶有威脅性的可怕危險(通常是死亡的危險)。簡言之,所謂劇本就是某人在某地做某事。所謂人物,是指被這一社會環境中諸般現實矛盾以及種種特殊生活形式所制約的有血有肉的性格。就藝術對生活的把握而言,劇作者的膽識與才幹,集中體現於對人物性格的發現和創造。藝術中性格的生命,正是通過它與周圍環境的矛盾才得以呈現的。因而,對人物性格的發現,首先決定於作者對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其矛盾關係的準確把握。可以說,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沒有矛盾也不存在性格。

    每個人物的出場都是在三個意義上的:他是一個社會的人,有他的職業背景;他又是一個家庭的人,在他的家庭、親友中確立他的身份;最後,他還是一個面對自己的人,有一個自己的完整歷史。所以一般來說,一個人物在影視劇中的在場,表現為兩種狀態的結合:一是出場即帶來的性格特徵,二是在劇情展示過程中的表現。

    結構方面。除了傳統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戲劇式結構以外,還有非戲劇式結構。如,板塊結構、圓形結構和套層結構等等。套層結構的藝術特徵:它並不著意於給我們提供一個首尾相連的故事,而是旨在結構出一個多層次、多視點審視故事深層寓意的框架和途徑。這種結構並不遵循故事本身的發展邏輯,而是創造出故事“講述”上的獨特方式;它不強調對事件的外部因果關係的呈現,而更關注對時間所蘊涵或引發的深層含義的揭示。採用了套層結構的影片比如《法國中尉的女人》。《法國中尉的女人》構建了兩個時空:現實時空和歷史時空。現實時空的故事講得是20世紀80年代的英國,攝製組正在外景地拍攝電影《法國中尉的女人》,分別扮演劇中男女主角的邁克與安娜,因演戲而墜入情網。歷史時空中的故事講的是正在拍攝的電影《法國中尉的女人》中的故事。故事敘述在維多利亞時代,貴族青年查爾斯與有錢人之女歐內斯蒂訂婚後在小鎮上遇見被人們罵為“法國中尉的女人”薩拉,出於對她的憐憫和同情,在企圖幫助她和接近她的過程中愛上了薩拉。最後,查爾斯為了獲得愛情,甘冒身敗名裂的危險處境,毅然廢除了婚約,苦苦去追尋薩拉,最終獲得了幸福的結局。

    除了上述的兩個方面以外欣賞影片還可以從視聽、細節、服化道、演員的表演等各個方面對影片進行深入分析鑑賞。

  • 9 # 小囚

    我們看一部電影的時候都在看什麼?坐在那個寬大的銀幕前方,陷入柔軟的椅子中,任由黑暗把自己淹沒。抱著爆米花以及可樂,全神貫注看著眼前不斷切換的畫面、人與故事。

    等電影結束,燈光亮起,人們開始一個一個陸續離開電影院。此時此刻請你用力再次回憶電影,你還能記得哪些東西呢?除了大概的情節和人物演技,除了觀影后滿腔的情緒;對於電影,剩餘的那些你能說的東西實際上非常少。

    電影裡一幕幕場景移動,你感受到了最直接的衝擊。把演員與角色混為一體,情不自禁讚歎她們的顏值,演員在電影中的一舉一動開始牽動著觀眾的心。這個時候,電影裡的故事和演員,就是你能夠最直觀感受和評價的物件。

    你也承認你就是一個偽影迷,看電影基本都是衝著主角的顏值而去。

    薇諾娜·賴德 在《驚情四百年》中令人驚豔的一幕

    在觀看《驚情四百年》的時候,你一定會注意到薇諾娜·賴德的驚人美貌,以及《驚情四百年》裡充斥了吸血鬼、十字軍東征、宗教意味濃厚的時代背景。看過這部電影,接下來薇諾娜的所有電影,不論優劣,你會為她的顏值歡呼雀躍。

    薇諾娜·賴德

    下面進入電影《邊緣日記》,除了主角的顏值之外,大量的電影短評和評論都把關注點聚焦在萊昂納多少年時期的驚人顏值上。一個路人的評價:現在的小李子雖然中年殘了,但是以前的他簡直就有神仙一樣的面孔啊。

    豆瓣短評《邊緣日記》

    當我們接觸到伊莎貝爾·阿佳妮(公認的演技和顏值並存的法國演員)參演的電影,我們的眼光一定會被她牢牢吸引,比如她飾演的瑪戈皇后,美豔絕倫到令人挪不開眼球。

    伊莎貝拉·阿佳妮《瑪戈皇后》

    然後就不得不說到顏值經得起歲月考驗的湯姆·克魯斯

    湯姆·克魯斯在《夜訪吸血鬼》中的英俊臉龐

    看了這些神仙美貌的電影臉,如果此時告訴你,通過閱讀一本書可以學會欣賞電影。你可能會說:電影只需要拿來消遣,根本沒有必要去學會如何分析和欣賞。分析電影是屬於電影學院的學生和電影行業的人需要做的事情,平凡的我只想看一場平凡快樂的電影。

    比如漫威系列電影:《鋼鐵俠》、《金剛狼》、《復仇者聯盟》、《銀河護衛隊》,有了大量荷爾蒙擔當和當紅的性感女明星出場,以及炫酷的畫面。電影已經帶給我足夠的快樂了。

    還要動腦子思考什麼,完全沒有必要嘛。

    不只是美好肉體

    如果抱著這樣的想法,《如何欣賞一部電影》,確實不是一本適合你來讀的書。因為這本書充斥了大量非消遣型電影和對電影的高度熱情與嚴謹態度。

    我們知道,光衝著想看“美好肉體”和有趣劇情的目標草率開啟播放器,那麼接下來的劇情一定會讓你感到無聊至極。因為“有趣”是極其私人的體驗,也許這一部電影的劇情戳中了你,但是換另一個型別的電影,你就會無聊到完全看不下去。

    比如,舉個電影裡的例子:安哲羅普洛夫的《霧中風景》,講述了一對姐弟離家出走尋找親生父親的故事。大量的長鏡頭,以及緩慢沉鬱的節奏,整部電影裡姐弟二人的遭遇和場景的安排都充滿了隱喻。這樣緩慢的劇情節奏,如果觀影者抱著消遣的目的去看,自然是毫無樂趣可言。

    作為一個偽影迷,當然看不進去節奏慢的電影。

    如果不能夠學會欣賞電影,那麼也許就會無法意識到電影裡出現的“一隻從大海中冉冉升起的大手”在本質上隱喻了什麼;電影的最後,姐弟兩人究竟是生還是死,那畫面中在大霧消散後出現的大樹又有什麼意義。

    安哲羅普洛夫《霧中風景》

    我們辱罵某個角色可真壞的時候,腦海裡的一切憤怒都是源於電影設定好的劇情。看完電影的那一剎那,角色和演員在我們眼裡幾乎就是一個人了,所以辱罵角色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選擇。但是,此時此刻的觀影者,已經完全放棄了主動思考的機會,繳械投降,把一切都交給了銀幕和導演。

    “我說了吧,他那張臉一看就不是什麼好人。”

    我們往往意識不到,我們看完電影后的情緒、關注的細節、基本判斷其實早就被攝影機所決定。在黑暗的電影院中,螢幕的光芒與觀看電影的人之間構成了一種極其特殊的獨處空間。

    只要精神足夠集中,投入觀看電影大螢幕上播放的一切,你會發現在那一刻甚至連自我都暫時消融了。我們憑藉著虛構的空間逃離了當下的生活,和螢幕中的人形成了一種心理共鳴。

    你也可以說在那一刻,我們已經不在2018年也不在中國的這個經緯度,而是遁入了電影中,成為了一個擁有上帝視角的旁觀者。

    最有趣的是看完電影后,我們常常情不自禁地認為,我們所探討的思考的所有有關劇情和人物的想法,都是完全屬於自己獨有的,是屬於自然而然生髮的情緒和感想。

    看完《如何欣賞一部電影》後,你會明白:不,這都是精心計算的科學。

    妮可·基德曼《紅磨坊》

    電影中,每一幀都是一幅畫面,一部電影時間長度為120分鐘,120分鐘乘以60秒再乘以24幀,就有172800個畫面。回想一下,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被手機、電腦、電視、平板、電影的螢幕淹沒,大量的畫面和符號不斷的衝擊著我們的視覺和思維。

    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電影往往能夠提供最密集的視覺衝擊。但是抱著原始的情緒觀看電影后,一旦靜下心來回憶,你就會意識到自己居然一無所知,一無所有。這一天又這樣過去了,你心滿意足但又略帶空虛的感嘆:“我剛看了一部電影,劇情和顏值都太炸裂了。

    不只是120分鐘

    如果有人曾經看過電影《蝴蝶君》,你或許會誇,尊龍居然能夠把戲中的角色演繹得這麼美,也難怪那個外交官會把他誤以為是女人。但是拋開顏值,大多數人對於這部劇的光影、色調、故事、段落、場景絲毫沒有任何記憶。彷彿成就一部電影的,僅僅只是劇情和演員,而其他的一切都無關緊要。

    作者托馬斯·福斯特感慨:“我們如今能輕易地看到電影,還擁有很多可以用來分析它們的工具。曾幾何時,我們只能在電影院或是汽車影院裡看著電影在一塊大銀幕上飛速播放,或是在家裡的小銀幕上播放(當然,更早的時候連第二種可能都沒有)。”

    在那個年代,電影的欣賞門檻很高,看電影的場所被侷限在電影院,甚至是露天流動放映點。

    如果你想將一個有四十五個鏡頭的場景分解開來,沒問題,你需要買來四十五張票,然後每一張票都只夠記錄和分析一個鏡頭。現在呢?人人手裡都拿著移動裝置,可以隨時隨地播放電影。我們可以選擇快進或者倒退,可以把電影裡的人物對白聽上十來遍,直到終於有所收穫。再加上如今我們擁有大量的網路資源和採訪視訊,一個普通影迷都可以聽到電影製作者親口談論自己的拍攝意圖和拍攝技術。

    過去人們只能在電影研究課上進行這種對電影的分析和研究行為,而且還相當困難的事情,如今任何人都能輕鬆做到。

    想到這個時代,我們每天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耗在螢幕前,無論是在地鐵裡,還是在家中,我們每天都要對著手中那塊小小的螢幕,時而笑時而哭。你的眼淚讓人相信你熱愛電影,但你依然還是那個偽影迷。

    除了為人物的命運沉浮而心情起伏,為什麼不嘗試體驗一種全新的觀看電影的模式呢?為何要讓攝影機始終主宰自己的思維呢?

    當你開始理解電影的這些原則,下回觀影,你就可以更準確地把握電影節奏,說不定還能夠猜測接下來導演的意圖,甚至劇情的走向。一個精心安排的劇情點不再只是操縱你情緒的手段,你也開始主動去捕捉攝影機背後的小心機。

    張曼玉《花樣年華》

    電影對於有的人來說,是週末打發閒散時光的一個方法。對於有的人而言,電影的內容並不重要,衝著大熒幕上的美妙顏值就能夠充分享受120分鐘的電影時光。

    但是,總有那麼一兩部電影是你想要恆久收藏的,又想要挖掘得更為透徹一點。或許那個時候,你會為了它們意識到自己需要一份指南,而這本書正好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當我們大多數人只滿足於被攝影機牽著鼻子走的時候,這本書試圖讓我們成為一個更主動的觀影者。畢竟看完電影之後再回頭一想,除了劇情和場景,其他的就真說不出什麼名堂了。為了讓觀賞電影的120分鐘更有價值,不妨花時間讀一讀《如何欣賞一部電影》。

  • 10 # 小杰聊電影

    一部好的電影無論何時去欣賞,都會讓人有新的感悟,隨著年齡的增加,對電影的理解也會逐漸改變,例如《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等等一些經典的電影。那如何去欣賞一部電影呢,和大家聊一聊。

    1、電影的名字

    好的名字可以讓關注能夠快速瞭解你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內容,有些電影名字直切主題,讓觀眾瞭解電影的主旨內容,例如今年火的一塌糊塗的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美國燒腦科幻片《星際穿越》,為數不多的匠心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也有些電影名字玩起諧音字,例如肖央執導的《天氣預爆》,《從天兒降》,這樣的電影名字讓人看後不知所云,真是內容不行,名字奇異呀。

    2、故事內容

    無論是真實故事改編,還是科幻系列電影,電影都應該把故事描述的合情合理,即便是科幻的,可是在電影製作中,讓觀眾感覺他就是那麼的真實,這才是把故事描述完整。

    徐崢的《我不是藥神》,這是一部現象級小成本製作電影,但是最後取得驕人的票房。故事的描述有開心、有無奈、故事最後也很好的結尾,推動了醫療改革。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科幻類電影,也取得不錯的票房,不過相對應的另一部中國科幻電影,而且還有當紅小生的加持,最後撲街,想必大家都知道這部電影的名字,整個電影看之後,都不知道在講什麼。

    一部經典的電影,不止有好的名字、好的故事,也好有好的畫面、配音、內涵、拍攝手法等等。

    去欣賞一個好的電影,要品嚐美酒一樣,去深入的瞭解這部電影的內涵、電影的內在表達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翻唱歌曲會侵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