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主要經營:裝飾線條(實木線條),我是這家公司的生產主管。我這裡有個困惑,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目前是以計時的來計算工資的,車間就分為三個組,有木工組,修補組,砂光和油漆是一個組。就是修補組個別員工她比較調皮搗蛋,這個人帶頭在和自己的組員私下溝通帶動其他人員每天的工作量不要做那麼多,反正是計時的,做多與少是拿一樣的工資,(以前每個人每天可以做200支-250支,現在他們的產量在175支-195支內 )因為她的這個舉動導致整個組的產量下降了許多。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回覆列表
-
1 # 工廠管理課堂
個人觀點:計時薪酬制和計件薪酬制各有優劣,並非每個企業都可以推行計件制或者必須實行計件制,計時制存在有其合理性,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薪酬方式。從題中分析,企業推行計時制,但是缺少對計時制的監督和考核,
從題中可以看出,企業推行的是計時制薪酬制度,但是在個別員工的影響下,其他員工也跟著降低產量,最終影響整體效率和產出。
針對企業的情況,需要先弄清楚幾個問題,
01.推行計時制薪酬制度,是不是隻要是上班相同的時間就獲得相等的薪水?
02.計時制薪酬體系中,有沒有考慮如下幾個因素?
崗位的難易程度
員工的能力強弱
員工的產量差異
員工產品合格率
員工的工作配合度
如果沒有考慮上述因素,說明企業推行的計時制薪酬體系並不完整,虛有其表,沒有抓住精髓。
03.無論是計時薪酬體系還是計件制薪酬體系,“多勞多得”都是體系的核心,如果脫離了這個核心,都需要思考問題在哪裡。
【小結】:計時薪酬制並不代表大家是“吃大鍋飯”,出勤工時數並不是考量員工薪酬的唯一標準,“多勞多得”是薪酬體系的核心。
如何在企業推行計時制薪酬體系?不管在企業推行計時制薪酬體系還是推行計件制薪酬體系?都需要經過科學的論證,經過大量資料統計分析,要“謀定而後定,三思而後行”,具體的推行步驟如下:
01.對企業生產工藝進行分析,判定是否推行計時制,或者部分實行計時制
企業是推行計件制還是計時制,跟生產工藝的特點相關,
生產工藝標準化程度高適合計件制
手動作業環節多的工藝適合計件制
對於品質要求高,材料價值高的工藝適合計時制
良率低、重測率高的測試工藝適合計時制
慢工出細活的工藝適合計時制
02.標準工時是推行計時制薪酬體系的基礎,不僅僅用於計件制薪酬體系,建立不同工序的UPH(Units Per Hour)對於計時制薪酬系統同樣重要。
員工帶頭降低每天產出,那麼請問企業有沒有建立標準的每小時產出數量?員工想做多少就做多少?問題在於沒有建立標準產出。
03.計時制薪酬體系需要建立激勵措施
很多人以為,計時制沒有計件制的緊迫感,員工效率降低,產出減少,這是因為缺少激勵措施。
計時薪酬體系可以由底薪+崗位工資+績效工資+補助+其他,
其中崗位工資根據崗位具體工作的難易程度,工作強度來制定
績效工資可以考慮幾部分因素:產量、產品合格率、車間制度遵守、工作配合度等
04.績效考核要注意同崗位橫向比較
對於相同崗位的不同作業員來說,除了前面提到的UPH,還可以透過相同崗位不同員工的橫向對比,因為他們主要在績效方面的差異,可以更好的比較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透過表彰優異員工來提升相同崗位其他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
05.計時工資薪酬體系的引數需要經過不斷調整
績效考核中的每個引數的設定很難透過一次性來確定,前期需要有一定的資料進行支撐,同時在推行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最終找到最優的引數。
【小結】:推行計時制還是計件制,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決定,推行計時制薪酬體系,要牢牢抓住“多勞多得”的原則,員工的產量、質量、工作積極性都需要納入考核範圍。
總結:薪酬屬於員工激勵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員工需求中刺激作用最強的,推行過程中要慎重,考慮要全面,制定後要嚴格執行,發現問題要及時分析和處理,只有能起到有效激勵的薪酬體系才是適合自己企業的。希望回答能夠對你有一定的幫助,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