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色夢想18
-
2 # 蔚鸞
按照題主的提問,我們一條條說。
首先這句話是後來網友們自己編撰的。 原文是“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這話是明永樂帝在第二次北伐蒙古班師回朝在北京時說的。
先說不割地,首先時代不同,明朝末期是採取直接佔領、直接居住,如荷蘭侵佔臺灣,葡萄牙入駐澳門。雖沒有割地之名,但有被侵佔之實。
不賠款,所謂不賠款大概是說明朝沒有兩宋的歲幣也沒有賠給敵國錢,這個明朝還真做到了。
君王死社稷,明朝也確實做到了,但是清朝滅亡的時候溥儀才六歲,知道個啥。
天子守國門這條我覺得好奇怪,清朝也定都北京,難道非要把首都遷到烏里雅蘇臺才算天子守國門嗎?而且我覺得既然明朝能叫天子守國門,那麼所有首都離邊界近的都可以說是天子守國門啊,南陳、南唐定都建康和金陵不都是邊境嗎?而且明朝的首都剛開始也不是北京啊,明成祖遷都北京確實考慮到了防禦殘元,但更多也是考慮了自己的謀算,而且如果明仁宗沒有早死,首都就會遷回南京。
而且我實在不覺得這幾條對明朝是誇獎,尤其是君王死社稷,作為一個君王明明可以南遷徐圖再舉,只是顧念名聲卻造成了南明連偏安一方都沒能達成,豈不是更悲劇。
-
3 # Lhclearly
明朝的“不割地,不賠款,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的現象的出現源於明朝獨特的政治生態。
首先明朝出現這種現象我認為第一個原因源於明朝的言官制度。明朝建國之初朱元璋因為歷史上的朝代有著帝王不聽忠言勸諫導致亡國的現象,給予了言官很大的權力。在明初文官集團還沒有興盛時這一制度有效規範了帝王的行為。但是到了明代中後期,言官逐漸成為文官集團與皇帝鬥爭的重要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嘉靖年間的“大禮議之爭”中言官的表現就頗為活躍。而在明朝言官活躍於政壇的時候,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明朝的言官如果表示反對某種方法,那麼在多數時候他對於這種方法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需要提出新的方案的。即我可以說你這方法不厚道,但你要是要我提一個厚道的方案,抱歉,這不是我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一大批堅持所謂的“正義”的言官。在這種政治制度下,如果皇帝想賠款,想割地,想不守國門,言官們第一個跳出來反對。而皇帝除非想與文官集團攤牌,否則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這些言官講的大道理都是符合人們一般認識的。但清朝就不一樣了,清朝的皇權進一步集中,言官有,但作用壓根不大。主要的決定權還是集中在皇帝手上。在這種情況下皇帝肯定要選擇他所認為最優的選擇。其實,崇禎皇帝如果有清帝那樣的自主決定權,他絕對不會呆在北京不跑的。
其次,明代的都城所在地客觀上就要求天子收國門。明代自永樂遷都北京以後,北京就一直作為北方邊境防禦的大本營。由於北京離邊境線不遠,一旦邊境戰爭失敗,戰火很快就會燃燒到北京城,此時就會出現“天子守國門的現象”。不過明政府敢這樣做也是有其道理的。北京作為首都,集中了帝國最精銳的部隊,北京城牆也是頗為厚實,周邊有燕山可以作為屏障,人口稠密,可以動員的兵力較多。在人口相對稀少,地勢平坦的華北平原,這是最為有效的防禦支點。天子敢守國門也是因為國門夠堅固。清朝之所以無法做到天子守國門是因為清朝末年面臨的主要威脅來自大海。要想防禦海岸線,僅靠一座城是不行的。而清朝皇帝又不會分身,自然守不了國門。此外,清朝的軍事力量與入侵者也存在巨大差距,死守孤城無異於自尋死路,皇帝也不傻,能跑路為啥不跑路。
最後,清朝作為滿族入關建立的王朝,他的根本利益還是在於維護滿人的利益。儘管出於維護統治需要,清朝政府與漢族大地主階級也進行過合作。但他所要維護的根本利益在於支援他入關的“原八旗”的利益盤。清末割掉的土地有那一塊動搖了滿族生存的根基嗎?沒有一塊動搖了他們生存的根基。那麼割就割了,又怎樣呢?
-
4 # 善讀歷史
前有宋朝的例子,年年納貢最後還被滅了,丟失了燕雲十六州,遊牧民族進出自如,所以到明朝說什麼也要守住北方邊界。
回覆列表
武器不是最重要,當時中國從上到下最缺乏是戰勝侵略者的堅定信念,沒有了鐵血精神民族,沒有血性的軍隊,加上政府腐敗無能,只能屈膝投降,割地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