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河曉風

    開州位於重慶東北部,是劉伯承元帥的故鄉,漢豐湖靈動,盛字山厚重。每逢大年初九,都有登高望遠的習俗,寓示著今年更上一層樓!登高時萬人空巷,店鋪關門,警車開道,南山、盛山、迎仙山到處都擠滿了人,這是每一個開州人的必修課!

  • 2 # 一抹天青

    我家是河南汝州的,離開故鄉來上海已經很多年了,但是老家過年的那些習俗一直是記憶猶新,一來是小時候過年的心情和現在大不相同,家裡留下來的回憶總是那樣的美好,二來上海這邊大城市過年的氣氛太淡,到了春節空空蕩蕩,實在不是自己想要的氣氛。老家春節的習俗很多,每天飲食和內容都不同,流傳下來的順口溜,我就按照時間順序一一的給大家說一說:

    二十三,炕鍋貼。臘月二十三這天是小年,也是正式進入春節的第一天,我們這裡是請灶王爺的日子,家裡要準備各種貢品,叩拜灶王爺,希望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供奉灶王爺主要的食物就是鍋貼,又叫鍋盔,和南方餃子一樣的鍋貼不同,這是純麵食,把面揉成圓餅,放在泥土特質的煤灶臺內壁去炕熟,外焦裡嫩非常好吃。

    二十四,掃房子。臘月二十四這邊,要全家動員進行衛生清掃工作,屋裡屋外院裡院外,還有門窗房梁,裡裡外外上上下下打掃的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到來。

    二十五,來打鼓。臘月二十五這天,大隊組織村裡的年輕人壯勞力,組成鑼鼓隊,在村頭的空地,敲鑼打鼓慶賀新年。

    二十六,割塊肉。臘月二十七,爸爸一大早就去集市上割上一大塊豬肉,在院裡砌上臨時的大灶臺,用家裡的筒子鍋,在院裡燉肉,那時候家裡窮,只有過生日和過年才可以吃肉,煮肉需要幾個小時,我記得爸爸煮肉的時候,我就蹲在灶臺邊一邊添柴,一邊流口水,盼著能夠大快朵頤。

    二十七,殺只雞。臘月二十七,爸爸會殺只雞,或者是殺條大魚,或者是豬頭肉啊之類的,總之豐富一下肉類品種。

    二十八,貼年畫。臘月二十八,媽媽早上熬上一鍋漿糊,我和爸爸弟弟全家出動,裡裡外外把春聯和年畫貼上,然後我記得我和弟弟還會去把奶奶外婆舅舅叔叔家的年畫全都貼上,都說孩子勤愛死人,我們也會收穫不少紅包壓歲錢。

    二十九,抄著手。說的是臘月二十九該乾的活都幹完了,就抄著手曬太陽等著休息過年了,其實不是,這邊最忙碌,爸爸媽媽要準備很多的食物,蒸出一屜一屜的饅頭,甜豆包,肉包,菜包,棗饃等等,還要下油鍋,炸酥肉,炸丸子,炸魚,我最喜歡吃的是炸紅薯片,香甜可口,比薯條好吃千萬倍啊。

    年三十兒,包餃子兒。三十這天全家包餃子,晚上媽媽要在院裡燒香,祭拜祖先,祭拜完了之後,放鞭炮,之後全家團團圓圓開始吃餃子,看春晚。小時候家裡的年夜飯以餃子為主,算不上豐盛,但是卻也比現在的山珍海味都要香。

    大年初一,爸爸帶我們全家去祖墳,給爺爺奶奶太爺爺太奶奶掃墓,祭拜,告訴他們我們全家都好,讓他們保佑全家事事如意。

    大年初二是回門的日子,媽媽帶我們去外婆家,這時候幾個姨媽和舅舅舅媽聚在一起,開開心心聊天話家常。

    初三初四沒有特別的習俗,初五是破五節,也要放鞭炮,送神祭拜祖先,這點和南方不同,我到了上海才聽說初五是迎財神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印象里老家最熱鬧和最隆重的的並不是春節那幾天,而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這天,每家每戶都會拿出公社發的紅燈籠掛在門口,然後滿街都要掛上剪紙做的條服,村口的火神爺廟會準備八桌大拱香,有一百多道菜,有些是真的,有些是木雕的。四個寨門豎起來四個三丈高的大燈山,就是木頭搭的牌坊一樣的,上面掛滿彩燈。穀場上豎起來十幾米高的打鞦韆,街道上是公社組織的踩高蹺,劃旱船,大頭娃娃,沿街敲鑼打鼓的演社戲,日夜不絕,別提有多熱鬧了。

    如今故鄉已經逐漸遠去,村裡的年輕人大都去了城市謀生,在外安家落戶,故鄉的春節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熱鬧景象,曾經的小村日益寥落,社會的發展讓我們得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我們也一天天的變得富足,但是屬於我們的故鄉的年的記憶將永遠留在心底無法抹去。

  • 3 # wchanwc

    老家過年還是有一些習俗:

    第一、年初一不能殺生,要吃齋。不能再帶青菜回來,這些年貨都在年前備好了。不能撿雞蛋回家。

    第二、年初一初二不能搞衛生,掃地,這樣會把財運掃走的。

    第三、年初一起床後要說些祝福語,不能說帶死等不吉利的話。

    第四、年初一不能走親戚,年初一可以在村裡到鄰居家串門,年初二才開始給親戚拜年。

    第五、別人來拜年除了給紅包,回禮要有狀元糕和花生(花豆),意味著:高(糕)來就(豆)手。兩根蒜,心意:合想合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飯桌上怎樣敬領導酒?說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