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尼古拉斯憶心

    “元曲”到底是什麼?

    “元曲”的概念來自“唐詩宋詞元曲”,即王國維所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 所以“元曲”實際上是指元朝的文學,這個“曲”,和大部分人認為的不同,其實是指“戲曲”。王國維寫過一本《中國戲曲史》的書,就是講元代戲曲。

    元曲的興盛 南宋末年,隨著詞牌的雅化,創作活力逐漸枯竭。但是民間的創作熱情從來不會因為一種文學形式的瀕臨死亡而停留,他們會在一種形式立不起來的時候迅速湧入其他創作形式,進行紓解和尋路。 當時有哪些路子可以走呢?詩,因為唐宋兩代已經變得格式謹嚴,意境孤清,甚至帶有濃重的說教味道,老百姓喜歡、尊敬但是並不愛玩——可遠觀不可褻玩,這也是為什麼宋朝詞牌大發展的緣故。 既然詞的路走不通,詩又回不去,所以民間創作熱情就被接地氣的“諸宮調”、後來的“北曲南戲”給吸引了去——而這些發自天然的創作大多是以豔情、流俗為主——這是流行的必然因素和性格。

    後代發展出來的絕句是唐詩中常見的體裁,四句一首,每句可以是五個字也可以是七個字,特殊情況下還有每句六個字的絕句。絕句能夠在唐代流行,和它形式自由、短小精悍有很大關係。絕句可以單純寫景、也可以抒發情感,還可以情景交融夾敘夾議,有利於詩人表達情感,不受形式的限制。 絕句這種體裁起源於何時學術界沒有統一的說法。

    一種觀點認為,絕句的出現晚於律詩,絕句正好是律詩的一半,律詩八句,絕句四句。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絕句的出現早於律詩,漢代的樂府詩是絕句的前身。還有第三種小眾觀點,絕句是由於詩人聯句作詩而出現的,誕生於南北朝時期。每一種觀點的擁躉都有理有據,可以自圓其說。 那麼絕句到底誕生於何時?第一種觀點有些不靠譜,學術研究是嚴謹的,不能從形式上看著類似,就說兩種體例有“親緣”關係。古詩除了對字數有限制要求,對格律平仄也有要求。從平仄看,一首詩最少要有四句才能形成完整的格律。由此可以推測,絕句的起源應該早於律詩,畢竟事物一般發展規律是從簡單到複雜,文學創作也不例外。剩下的兩種觀點還要交給專家繼續考證,看看絕句到底是誕生於漢代還是南北朝時期。

  • 2 # 大鬍子林肯

    謝邀。中國古典文學,世界級的研究會只有兩個,一是“紅學”大家很熟悉了,曹雪芹的《紅樓夢》。二是“關學",關漢卿戲曲研究會,就不為熟知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成立關學研究會時,與會外國戲曲研究專家問周總理,關漢卿長得啥樣?沒有現成的,經專家研究推測,以關家二爺為藍本,大概是都姓關,基因相近。改紅臉為白面書生,美髯改三綹,臉形修圓。我們現在看到的關漢卿畫像,就是1962年創作的。

    一、無奈的讀書人和元曲的興起。蒙古在打敗金,奪取江北的過程中,發現漢人的孱弱,簡直不堪一擊。成吉思汗大手一揮,開始了令世界顫慄的遠征,火燒莫斯科公國,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等到成古思汗去逝,忽必烈在爭得新汗位後,想起了苟延殘喘的南宋,認為指日可待,沒想到攻了四十年,才把南宋滅亡,所以將南人列入最低等。對南方知識分子更不認同,不予開科取仕。

    二、關漢卿的元曲。關漢卿,金末元初人,活躍於約1210年至約1300年(元成宗大德)間,解州(今山西運城)人,“元曲四大家”之首,被稱為“元雜劇的鼻祖”;關漢卿在世界文學藝術史上也享有盛譽,比莎士比亞還早三百多年。除了感天動地的《竇娥冤》外,關漢卿的幽默更是無人能敵。元曲的主徵之一就是詼諧滑稽,以大膽誇張的昂揚筆調,以辛辣恣肆的幽默風格,挑釁世界的渾噩不堪,書寫人生的浪漫才情。他一生創作有六十多個劇目,劇本大多散佚。他的雜劇,有悲劇、有喜劇,題材廣闊,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他的《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魯齋郎》、《單刀會》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另外他的婚姻愛情劇,主要是描寫下層婦女的生活和鬥爭,突出她們在鬥爭中的勇敢和機智,肯定女性對於婚姻的自主選擇。那些貌似強大的壞人,在聰明的對手面前,一個個被簸弄得象洩了氣的皮球,因此作品也帶有更多的喜劇意味。如《救風塵》《望江亭》《金線池》《調風月》《拜月亭》等。其中以《救風塵》為最有代表性。某些劇作宣揚封建倫理道德,如《陳母教子》;有些作品存在著勾欄調笑作風,流露了低階庸俗的情趣。

  • 3 # 麥穗日記

    在中國繽紛多彩的文化長廊中,中國古代文學大概經歷了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五種文學體裁,不同的體裁彰顯了不同時代的文學特色。在後人看來,唐詩宋詞是兩座不可逾越的豐碑,這讓元曲顯得稍微黯淡淡,但是元曲的魅力和成就不如唐詩宋詞,究其原因並非唱詞低俗,而是與元曲的發展時間、政治環境、唱作內容和方式三個方面密切相關。

    元代政治崇武不崇文,科舉考試時行時輟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的建立的朝代,它對漢族地區存在一定的民族侵略性,據記載:元軍南下攻宋的時候,官兵大肆虐殺搶奪,甚至造成“一縣叛則一縣蕩為灰燼,一州叛則一州莽為丘墟”,這說明元朝建立時對漢族殘害壓迫十分沉重。

    元代統治者雖然瞭解漢族文化的優越性,儒家學說對國泰民安的重要性,但卻依然保持蒙古祖制的優越性,在這個基礎上實現一種不平等的文化融合。文化融合的不平等讓隋唐時建立起的科舉入仕制度得到衝擊,那些想要通過科舉考取功名的底層人士再也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便為了生計,不得不走入市民階層,湧入勾欄瓦舍,不可能創造出像唐宋時期,大量的筆墨描寫唐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的繁華局面。

    唐詩發展長達600年,底蘊優於元曲

    《詩經》和《楚辭》是中國詩歌發展的源頭,其中《詩經》中的風雅頌、賦比興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從男女之情到祭祀讚美,從同情百姓到諷喻權貴,皆凸顯了儒家學說的倫理制度,而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奇葩,它以華美的辭藻、豐富的想象、哀婉的情調深受後世文人的喜愛和模仿。反觀唐詩的發展史,以陳子昂、白居易為代表的復古詩文改革,提倡“興寄”和“諷喻”,意在勸誡詩文歌賦應該表達真摯的情感,以剛健有力的筆風諷喻政治,促進社會進步發展,這與《詩經》中的以“風雅比興”來諷喻政治十分相似。以韓愈、柳宗元為代表的古文運動改革者,注重“文以明道”,來強調詩文應該淳樸自然的反映社會生活,道法自然。所以,唐詩發展之所以歷史悠久,是因為它從中國文學的濫觴中演化發展而來,長達600多年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文學底蘊。

    而元曲不同,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它是從宋詞中演變來的,正如明代王世貞所說 :

    唱作內容多暴露社會黑暗,唱作場合受到限制

    元曲,不如唐詩一般韻律完美、意境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而是在繼承宋詞文學的基礎上,多采用俚語、諺語、口頭禪的語言素材,針對民生疾苦、仕進無望等題材來改編成反映社會黑暗、人間悽慘、道德淪喪的故事情節,展現一場場雅俗雜糅的戲劇話本。這樣,相比於唐詩中“詩畫一體”的陽春白雪,略顯下里巴人,更使得作品主題呈現窄化、作品立意較為低俗。

    以“關漢卿 、白樸 、馬致遠、鄭光祖”的元曲四大家,他們把目光投向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發現社會各個階層的悲慘遭遇,如才子無門的《薦福碑》、《王粲登樓》,“沒來由犯王法 , 不提防遭刑憲 , 叫聲屈動地驚天” 的《竇娥冤》、男女愛戀受到封建官僚制度阻礙的《西廂記》,改編“李楊愛情”,批判江山滿眼,表達物是人非的《梧桐雨》等,均展現當時在元朝統治下,對異族統治黑暗的批判、壓制漢族的不滿。王國維曾說:

    元曲之佳處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已。

    在他看來,元曲所表達的題材是真實摹寫了作者的所見、所思、所想,讓觀眾看到“時代之情狀”,從而讓世人體悟到故事中的旨趣,以體現“自娛”和“娛人”的功效。

    結語

    中國文學發展狀況與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密切相關,元曲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優秀體裁之一,沒有得到長遠發展,在燦若星河的文學史上黯淡無光的原因並非只是文學分量不足,而是元朝的對文人的不重視,造成文學發展道路十分曲折。在蒙古和中原的裹挾下,兩種文化之間的衝突也顯得十分激烈,但是無論漢族人怎樣反抗,都抵擋不住對漢文化的歧視,對蒙古祖制的抬高,於是文人們不能靠科舉取仕,亦不懂畜牧業的養殖技術,種地為生也不能養家餬口,只能憑藉自己的一技之長,靠賣文為生,他們改變文學的發展形態,開始往俗文學發展,創造了敘事文學的樣本,以劇本的形式鍼砭時弊、反抗社會,表達了元代文學面臨壓迫侵略時的不屈不撓、至死不屈,發展到今天,我們可能或多或少的忽略元曲的魅力,但它卻像一座藝術瑰寶一般,深深地涓流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中。

  • 4 # 白雲雁水

    三、“散曲”的特點體現了元曲的通俗特性

    蒙古族作為少數民族統一中國之前,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音樂和漢族音樂自然而然地相互交融,形成新的音樂,它們在節奏上和風格上與唐宋傳統曲調有很大的差異,形成了“北曲”,用北曲歌唱填詞形成時尚風氣,就產生了那一時代的“流行歌曲”——散曲。蒙古族統一中原後,散曲立刻傳播開來,由社會下層而達社會上層,連蒙古新貴中的一些公卿也都創作並唱起散曲來,市井間的民眾創造了用“說話”的形式來講述故事,一大批元曲家受其影響,所做元曲大多用這種形式來體現。大家欣賞一下元曲家高文秀所作的雜劇《誶範叔》第一折[油葫蘆]曲,看通俗不:

    自古書生多命薄,端的可便成事的少,你看幾人平步躡雲霄。便讀得十年書也只受的十年暴,便曉得十分事也抵不得十分飽。至如俺學到老,越著俺窮到老。想詩書不是防身寶,剗地著俺白屋教兒曹。

    應該承認的是,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白樸的《牆頭馬上》等優秀元曲代表作品,成為了經典永流傳,可這樣的作品和唐詩比起來,還是少得多,這可能就是我們覺得文化份量不夠的原因吧。

  • 5 # 靜如星辰

    元曲與唐詩相比確實冷清了些。縱觀網路各大平臺,喜愛詩詞的人比比皆是,而元曲就沒那麼多了,偶爾見到一兩首已是稀奇。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不妨分析一下。

    歷史原因

    元曲是在元朝時代出現的藝術表現形式,元朝是由少數民族執政的。元代對漢人及其他文人的打擊甚嚴,稍有反心,就以武力解決。所以寫曲的人少,留世的就更少。

    再一個就是外來文化很難融入中原,唐宋都在元前面,那時已經有了唐詩宋詞,並且還比較繁榮,出現了很多詩詞名家,所以,元曲與詩詞相比就有點冷清了。不過,在元朝也出現了一批有名的劇作家,比如:關漢卿、 王實甫 、馬致遠 、白樸、鄭光祖,還有張可久、喬吉、張養浩、朱庭玉等。

    唐詩與元曲相比較就容易吟誦,讀起來朗朗上口,字數也相對較少,容易背誦和記憶,故流傳深入廣泛,就比較著名。

  • 6 # 孤燈點文化

    雖然我們都說唐詩宋詞元曲,看起來三足鼎立,但元曲分量比不上唐詩也確實是事實。

    首先是政治因素。

    唐詩處在歷史上最燦爛的大唐,文學土壤環境氛圍都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是幾乎沒有政治壓制,所以,顯得最純粹,藝術性非常高。

    而元曲發展的土壤並不好,尤其受到統治壓制,讀書人內心是非常壓制的。所以,他們要有一個很好且直接的出口,這就決定了元曲在用語上要以口語化且直抒胸臆為主。因此,我們對比可以看到,元曲比唐詩是顯得很淺顯並且偏單調化的。

    第二個就是學習的因素。

    唐詩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創作吟詠,而元曲除了唱之外,發展成戲曲,需要考慮舞臺與道具輔助,這在一般人身上是搞不來的,也就導致大眾不可能有太高的創作熱情。

    所以,儘管元曲是那個時代足以算得上輝煌的文學形式,但要跟唐詩比,確實遜色不少。

  • 7 # 百味寫春秋

    我很樂意探討這一話題。

    在元代文學史上,散曲奪得了“詞”的地位,成為當時最活躍、最有生命力的詩體。自從元代以來,就有不少文學批評家認為:散曲和雜劇,即“元曲”是有元一代的絕藝。普遍評價認為:“元曲可以與唐詩、宋詞相媲美”。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形成了“三足並舉”之勢。

    我認為,自元以來,唐詩、宋詞、元曲在文化分量上沒有高下之分。只是作品的留存數量有些差異。《全唐詩》共收詩四萬八千餘首;《全宋詞》共收詞二萬餘首;《全元散曲》共輯得三千八百八十五首。

    當然,我們應該承認,元曲的產生的確豐富了中國的古典韻文,無論在思想性或藝術性上,元曲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因為元曲是自封建時代而來,難免也有些糟粕。

  • 8 # 識海泛舟

    元曲,是起源於宋末元初的一種文學形式,元曲主要包括“雜劇”和“散曲”,其中“雜劇”的影響相對更為深遠一些。

    元曲是繼唐詩宋詞之後又一種主流文學形式,和唐詩宋詞一樣也是中國古代文化歷史上的一塊瑰寶。但是,卻又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元曲在知名度上難以比肩唐詩以及宋詞,我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無論是唐詩宋詞還是元曲,它們產生的時代背景不同,造成了對社會的影響力不同

    中國是的歷史也可以看做是一部燦爛的文化史,不同的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產物,唐詩宋詞元曲都是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因此也造成了它們流傳的程度,對社會文化的影響的不同。

    元曲的表現形式比較特別

    不同的文化產物是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的,不同的表現形式又導致了不同的流傳程度。

    唐詩宋詞大家十分熟悉,是中國漢文化中傳統的文學形式,唐詩講究對仗工整,節奏韻律感很強,文字精煉傳情,讀起來朗朗上口;宋詞是唐詩的延續,繼承了唐詩的韻文字的文化又不同於唐詩的創作形式,婉約派詞作讀起來情感深切,豪放派詞作讀起來慷慨激昂。

    可以看到,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都是通過精煉的語言,朗朗上口的韻律來表現某種感情或者事物的,因此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在形式上更加符合漢人文化的喜好。

    結語

    綜上所述,唐詩宋詞固然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巔峰,元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力確實不如唐詩宋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元曲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元曲的興起對於中國民族詩歌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有著深遠的影響和卓越的貢獻,因此我們也應該懷有同樣的欣賞眼光去對待每一種文化形式。

  • 9 # 蔣秋心

    首先看你對文化分量的理解:

    如果是比較政治、歷史中的地位,那麼從這個角度而言,元曲唐詩都是當朝鼎盛的題材,這方面是平等的。

    如果是比較單純的文學成就,那麼元曲比不過唐詩嗎?是的。唐詩確實比元曲更好。是因為唱詞顯俗嗎?是的。

    雖然也有很多高雅的元曲,比如我們學的馬致遠《天淨沙 秋思》,他還寫過一個非常風雅的曲子,我非常喜歡,貼出來給大家看一下:

    【離亭宴煞】蛩吟罷一覺才寧貼,雞鳴時萬事無休歇。何年是徹?看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急攘攘蠅爭血。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愛秋來時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人問我頑童記者: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也。

    這裡的“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很有文人的氣質,也完全脫俗,但很明顯看得出是元曲,哪怕我不說。

    所以,元曲也是有高雅的作品,這些高雅的內容,不比唐詩宋詞差,但為什麼大家對元曲的第一感覺仍然是“低俗”呢?

    這跟元曲的發源和特徵有很大關係:

    一、寫給誰看?唐詩是寫給文人看,寫給領導看的,而元曲,是寫給老百姓的。

    元曲的第一個特徵,就是“民間性”。

    一開始本來就是在民間流傳開來,被稱作“村坊小調”。不是那些風花雪月的文人聽的,反而就是茶餘飯後,砍柴歸家的老百姓,在回家路上聽的。那怎麼才能讓老百姓駐足流連呢?

    要麼靠故事情節吸引人,就像現在一些網路小說一樣,所以元曲中的“元雜劇”就大多是跌宕起伏的故事。

    要麼就靠歌頌他們日常生活能聯想到的東西,來啟發笑點,或者共鳴。甚至於一些低俗的笑話,葷段子。你笑了,他就成功了。要麼就是站在底層老百姓的角度,甚至換位思考,寫出他們的心聲。

    比如這首關漢卿的散曲:《一枝花·不伏老》原文如下:

    我是個蒸不熟、煮不爛、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叫你鑽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月,攀的是章臺柳。我也會圍棋,會蹴踘,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會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陸。你便是落了我的牙,歪了我的嘴,瘸了我的腿,折了我的手,天賜我般兒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這裡的銅豌豆,就是元朝俗語裡的“嫖客”。從中,大概能感覺出來元曲的個性了。

    二、元朝的讀書人地位太低,生活先度過眼前的苟且,詩和遠方以後再說。

    前面舉例的馬致遠和關漢卿,兩個都是元朝四大家之一。已經是文人裡面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了。

    但是仍然過得不如意。

    在元朝,文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唐朝李白,還可以讓權勢滔天的高力士給他脫靴。杜甫也能靠著寫詩,被富人養著。說是食客。

    但在元朝,通通不行。沒有這個文化氛圍,整個社會對文人就是很貶低的。

    縱然你很有才學,不被重用,又有何用呢?

    他們也能吟詩誦詞,也願意風花雪月,可是生活的艱難讓他們只能通過“潑辣自在”的元曲得到片刻的消遣和安慰了。

    更何況,他們寫好的曲子,能賣給誰?還不是老百姓買單?

    他們愛看就行了,寫那些傷春悲秋,他們也看不懂呀。

    以上只是解釋了大部分元曲為什麼唱詞低俗,但元曲不僅僅是低俗而已,他還有很多其他優秀的特徵:廣泛性、深刻性、典型性、曲折性、藝術性。何況高雅的元曲也不少,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我本人其實非常喜歡元曲,元曲是非常精彩的、活潑的、辛辣的、個性十足的。

    然而在創作內容上,在文辭內涵上,確實是比不過唐詩呀。

  • 10 # 劍鋒園子

    其一, 元曲與唐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應該享有同等地位

    中國文學,楚騷、漢賦、六代駢語、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清戲劇小說,都分別在中國歷史不同時期掀起了文學高峰,是文學不斷髮展、革新的標誌,是中國文學史上各個時期重要的里程碑,它們享有同樣重要的地位,沒孰高孰低。

    其二,元曲是文學創新發展的必然產物——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學體裁

    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也專指雜劇。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在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是一種創新。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散曲,是以抒情為主要內容的文學形式,有小令和散套兩種:“獨元人之曲。”

    元曲的誕生,豐富了中國文學的形式,對文學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本身包含著巨大的文化內涵,和其他時期的文學形式相比,份量一樣重。

    其三,原曲來自民間,雅俗共賞,價值非凡

    和楚騷、漢賦、六代駢語、唐詩、宋詞比起來,元曲更雅俗共賞,把文學的高雅與民間通俗完美的予以結合,贏得了更多的受眾,受到人們更多的喜歡和推崇。

    因而,元曲和唐詩宋詞一樣,同樣都是中國文學發展的重大成果,是文學園囿裡璀璨奪目的經典。

    再次感謝文化門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影視劇是你看了一遍還想看的,這些電影給你什麼啟發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