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貫天人
-
2 # 山高月小風清魚瘦
《紅樓夢》確實是一部悲劇。
木石前盟在塵世裡破碎,一個大家庭土崩瓦解,眾女子魂歸離恨天。嘩啦啦大廈傾,天地一片白茫茫,真乾淨。封建制度也最終走向滅亡。
寶玉是時代的覺醒者。他尊重女性,女兒是水做的。而那些貶低女性的道貌岸然者,不過是泥做的,汙濁不堪。出身在封建家庭的寶玉,沒有像那些男人男盜女娼,“意淫”裡是平等的。他看穿八股取士的面目,蔑視功名。被世俗嘲笑。他想做自己。在別人眼裡,只能瘋瘋癲癲。
他和心性相通的黛玉的愛情讓人痛惜。超塵出俗,註定不為世俗所容。等級觀念,名利社會,庸俗生活,最終讓美好的愛情破滅。一個香消玉焚,一個心如死灰。美好被摧毀,反襯社會的醜惡。
社會的出路在哪呢?曹雪芹也不知道。他把眾芳魂歸太虛幻境,可以看出曹雪芹試圖找一個合理的社會模式,可也只能寄託在神的虛無縹緲中。
《水滸傳》也是一部悲劇。一百單八將,行俠仗義,替天行道,最終七零八散。農民起義最後宣告失敗。正義的力量推動時代發展。雖然失敗了,就像陳勝吳廣起義,意義還是深遠的。
《雷雨》也是一部悲劇。在一個雷雨之夜,一個半殖半封的家庭遭到摧毀。嫁接在封建基礎上的中國資產階級,在中國是行不通的。中國需要一場雷雨,改天換地。
這樣的悲劇,有許多,就說到這吧。
2019.7.18
-
3 # 我是二小姐丫
《紅樓夢》的悲劇首先便是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林黛玉是賈府外孫小姐自幼便入了賈府,與賈寶玉從小一些長大,兩小無猜青梅竹馬。
無論曹雪芹先生之前如何鋪設這賈寶玉與薛寶釵的金玉良緣,還是與史湘雲的金玉之說,但是在眾多看官心中總是抵不過賈寶玉與林黛玉的年少情真。或許初戀總是美好的但也總是遺憾的,林黛玉的催淚葬花也許就是在為自己與賈寶玉的愛情送葬。林黛玉最美的年華遇到了最好的賈寶玉,無論她們如何相愛相知也最終被拆散,從一開始作為孤女的林黛玉入了賈府見到了賈寶玉就是個悲劇,無論賈母如何疼愛,沒有根基與家族靠山的對賈府毫無助益的林黛玉是無論如何也嫁不了賈寶玉的。
而《紅樓夢》裡面最有名的十二金釵便是另一大悲劇,《紅樓夢》裡早就對十二金釵做了判詞,林黛玉就不用說鬱鬱寡歡而病逝,其他金釵也都是死的死,出家的出家或是遠嫁邊塞。這是部女人封建社會的悲慘史。金陵十二金釵各個出身名門,家族榮耀時也不見得都是各個榮耀無比。但是家族沒落之後卻各個難逃悲慘命運。
再者就是《紅樓夢》寫的是金陵四大家族的興衰榮辱,偌大的賈府像是一夜之間便繁華不見,最後後人還要劉姥姥這種窮人接濟救活。
無論《紅樓夢》前期如何描寫賈府為首的金陵
四大家族的奢侈與繁華,最後都成為了與後來家族破敗後的鮮明對比,雖然看著很是諷刺但也讓人們不知不覺間感到悲涼。
-
4 # 聞君醉
《紅樓夢》是賈家的悲劇,作品的最後,賈家倒了大黴了,為甚麼?因為賈家的頂樑柱,賈寶玉的姐姐,宮裡頭的娘娘死了,邦不到忙,賈寶玉沒有當官,不起作用,為甚麼賈寶玉沒有當官,賈寶玉不聽話,不喜歡八股文。
回覆列表
紅樓夢肯定不是最具悲劇的大劇,以下拙見,請指正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歷史上的集大成者。
集儒釋道於一身
儒:全域性貫穿的“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表面上是處事圓滑,八面玲瓏的虛偽封建思想,但內在實質則是要遵循這個常道。“棄常,則妖興”,如果背離常道一定是“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這是從儒家觀點解讀所謂的悲劇緣由
釋:借用佛家一句經典:"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大家都以為是悲劇,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人間正道是滄桑,當你有貪腐的心念,當你有霸佔的思欲,其實悲劇已經向你走來。
道:"六親不合有孝慈,國家混亂有忠臣。"你方作罷我登場,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充滿辯證關係的故事,時刻無不驚醒世人,做人一定要正直,做事須要謹慎,這樣可以無咎,別人抓不住把柄,自然悲劇離你遠去了。
沒所謂悲喜劇,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