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7年3月,吳國軍隊正式出發,北上討伐魯國。
公山不狃故意帶著吳軍,走了一條最為艱險的道路:經過武城(山東費縣西南)進入魯國。武城位於沂蒙山腳下,山高路險;當年魯人伏擊邾人,就是在此。
這麼險要的城邑,是魯人抵抗外敵入侵的絕佳據點。可曾經被武城人得罪過的鄫人,趁機報復,居然引導吳軍攻破了武城!
武城被吳軍攻破,魯國門戶大開,這引起魯國上下的一片恐慌。仲孫何忌趕緊問子服景伯該怎麼辦,子服景伯答道:“吳軍來了,就同他們交戰好了,有什麼好擔心的?況且是我們自己將吳軍招來,還能有什麼別的想法呢?”季孫肥與仲孫何忌去年堅持伐邾,果然現在苦頭來了!
夫差率領吳軍繼續前進,又攻破了東陽(今山東費縣西北),駐紮在五梧(今山東平邑西)。第二天,又進攻到蠶室(今山東平邑)。
魯國大夫公賓庚、公甲叔子率軍出戰,結果在夷地(今山東泗水附近)之戰中大敗。公甲叔子和析朱鉏同乘一輛戰車,卻一同戰死疆場,為吳軍所獲。見魯人如此壯烈赴死,吳王夫差也頗為感概:“這是同一輛戰車上的人啊!看來魯國還是能用人,魯國確實不可侵犯!”這時,夫差已經暗暗生出了畏懼之心。
又過了一天,吳軍進攻到了泗水邊,前面就是魯國都城曲阜!
眼見敵人步步逼近,魯大夫微虎就想組織一支敢死隊趁夜色前去刺殺吳王夫差。他共招募到了三百人,其中還包括孔子高足有若!為保衛國家,魯華人人奮勇爭先,甚至連有若這樣的精英都不惜親赴前線廝殺了!
關鍵時刻,有人前往勸諫季孫肥:“這種方式不足以危害吳國,卻會令魯國損失眾多人才,不如停止這一計劃吧!”三百多精英,一旦失去,那才是魯國最大的損失!季孫肥聽了後了,在稷門外攔下了這支敢死隊。
雖然敢死隊未能成行,可聽說了這一訊息的夫差卻嚇得不輕。當天晚上,夫差為此連續換了三次地方!
雖然已經進攻到魯國城門之下,但在見到魯人視死如歸的決心後,夫差終於意識到徹底征服魯國已是妄想,便主動向魯人求和。
在季孫肥與仲孫何忌兩人想答應與吳人的盟約時,士服景伯卻表示反對:“當年楚莊王圍攻宋國,宋人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仍然沒有接受城下之盟。中國這次沒吃大虧,卻簽了城下之盟,這是拋棄了國家!吳國輕裝遠攻,必然不能持久,很快就會撤軍,還是再等等吧!”
可季孫肥與仲孫何忌二人早就被強大的吳軍給嚇破了膽,不同意再與吳軍強硬地對抗。
子服景伯沒法,只得攜帶盟書出城,準備與吳人訂盟。魯國提出,把子服景伯為人質以換取吳國的退軍,夫差爽快地答應了。子服景伯不過是魯國大夫,連卿都算不上,夫差竟然能同意他作人質以換取和解,足見吳人確實是無法堅持太久了。
見此情形,子服景伯當場就提出要讓吳王之子姑曹留在魯國,算是他作人質的對等交換!
夫差頓時一愣:魯人還敢這麼強硬!想了一會,夫差主動提出雙方都不需要人質,只簽訂盟約就行了。就這樣,子服景伯又回到了魯國。
闔閭時期,吳軍曾經讓楚滅國;夫差執政之初,又讓越國俯首稱臣。可夫差這次率軍伐魯,無論如何都顯得有些虎頭蛇尾。為什麼能攻破楚國、臣服強越的吳國大軍,卻獨獨放過了魯國?難道是魯國國力比楚國和越國還要強大嗎?
顯然不是如此。在夫差伐魯過程中,逃亡至吳國的魯人暗助魯國,與吳軍正面對戰的魯人壯烈赴死,甚至連魯國精英都不惜犧牲自身生命來抵禦外敵!
這讓夫差親身體會到了魯人不肯屈服的決心,暗自心生畏懼了:吳國也許最終能攻克魯國,但付出代價必然極其高昂。所以,只要魯人同意簽訂盟約,夫差就虎頭蛇尾地退兵了。
在魯定公時還是內亂不斷的魯國,在魯哀公時為何就能表現出如此同仇敵愾的決心?追根溯源,還是孔子執政的功勞。大約在魯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孔子被提拔為大司寇,攝相事,執掌魯國國政。四年後,孔子失落地離開魯國,開始了周遊列國之旅。可抵禦吳國入侵這一戰,卻恰恰佐證了孔子的教化之功,如此多魯人為社稷前仆後繼地赴死,甚至連叛逃之人都能心向故國。這才是吳軍伐魯失利的本質原因。
公元前487年3月,吳國軍隊正式出發,北上討伐魯國。
公山不狃故意帶著吳軍,走了一條最為艱險的道路:經過武城(山東費縣西南)進入魯國。武城位於沂蒙山腳下,山高路險;當年魯人伏擊邾人,就是在此。
這麼險要的城邑,是魯人抵抗外敵入侵的絕佳據點。可曾經被武城人得罪過的鄫人,趁機報復,居然引導吳軍攻破了武城!
武城被吳軍攻破,魯國門戶大開,這引起魯國上下的一片恐慌。仲孫何忌趕緊問子服景伯該怎麼辦,子服景伯答道:“吳軍來了,就同他們交戰好了,有什麼好擔心的?況且是我們自己將吳軍招來,還能有什麼別的想法呢?”季孫肥與仲孫何忌去年堅持伐邾,果然現在苦頭來了!
夫差率領吳軍繼續前進,又攻破了東陽(今山東費縣西北),駐紮在五梧(今山東平邑西)。第二天,又進攻到蠶室(今山東平邑)。
魯國大夫公賓庚、公甲叔子率軍出戰,結果在夷地(今山東泗水附近)之戰中大敗。公甲叔子和析朱鉏同乘一輛戰車,卻一同戰死疆場,為吳軍所獲。見魯人如此壯烈赴死,吳王夫差也頗為感概:“這是同一輛戰車上的人啊!看來魯國還是能用人,魯國確實不可侵犯!”這時,夫差已經暗暗生出了畏懼之心。
又過了一天,吳軍進攻到了泗水邊,前面就是魯國都城曲阜!
眼見敵人步步逼近,魯大夫微虎就想組織一支敢死隊趁夜色前去刺殺吳王夫差。他共招募到了三百人,其中還包括孔子高足有若!為保衛國家,魯華人人奮勇爭先,甚至連有若這樣的精英都不惜親赴前線廝殺了!
關鍵時刻,有人前往勸諫季孫肥:“這種方式不足以危害吳國,卻會令魯國損失眾多人才,不如停止這一計劃吧!”三百多精英,一旦失去,那才是魯國最大的損失!季孫肥聽了後了,在稷門外攔下了這支敢死隊。
雖然敢死隊未能成行,可聽說了這一訊息的夫差卻嚇得不輕。當天晚上,夫差為此連續換了三次地方!
雖然已經進攻到魯國城門之下,但在見到魯人視死如歸的決心後,夫差終於意識到徹底征服魯國已是妄想,便主動向魯人求和。
在季孫肥與仲孫何忌兩人想答應與吳人的盟約時,士服景伯卻表示反對:“當年楚莊王圍攻宋國,宋人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仍然沒有接受城下之盟。中國這次沒吃大虧,卻簽了城下之盟,這是拋棄了國家!吳國輕裝遠攻,必然不能持久,很快就會撤軍,還是再等等吧!”
可季孫肥與仲孫何忌二人早就被強大的吳軍給嚇破了膽,不同意再與吳軍強硬地對抗。
子服景伯沒法,只得攜帶盟書出城,準備與吳人訂盟。魯國提出,把子服景伯為人質以換取吳國的退軍,夫差爽快地答應了。子服景伯不過是魯國大夫,連卿都算不上,夫差竟然能同意他作人質以換取和解,足見吳人確實是無法堅持太久了。
見此情形,子服景伯當場就提出要讓吳王之子姑曹留在魯國,算是他作人質的對等交換!
夫差頓時一愣:魯人還敢這麼強硬!想了一會,夫差主動提出雙方都不需要人質,只簽訂盟約就行了。就這樣,子服景伯又回到了魯國。
闔閭時期,吳軍曾經讓楚滅國;夫差執政之初,又讓越國俯首稱臣。可夫差這次率軍伐魯,無論如何都顯得有些虎頭蛇尾。為什麼能攻破楚國、臣服強越的吳國大軍,卻獨獨放過了魯國?難道是魯國國力比楚國和越國還要強大嗎?
顯然不是如此。在夫差伐魯過程中,逃亡至吳國的魯人暗助魯國,與吳軍正面對戰的魯人壯烈赴死,甚至連魯國精英都不惜犧牲自身生命來抵禦外敵!
這讓夫差親身體會到了魯人不肯屈服的決心,暗自心生畏懼了:吳國也許最終能攻克魯國,但付出代價必然極其高昂。所以,只要魯人同意簽訂盟約,夫差就虎頭蛇尾地退兵了。
在魯定公時還是內亂不斷的魯國,在魯哀公時為何就能表現出如此同仇敵愾的決心?追根溯源,還是孔子執政的功勞。大約在魯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孔子被提拔為大司寇,攝相事,執掌魯國國政。四年後,孔子失落地離開魯國,開始了周遊列國之旅。可抵禦吳國入侵這一戰,卻恰恰佐證了孔子的教化之功,如此多魯人為社稷前仆後繼地赴死,甚至連叛逃之人都能心向故國。這才是吳軍伐魯失利的本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