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千千里馬
-
2 # 葉下白
調鋒,是歷代至今書法必過的門檻,也是技巧性的法則!
首先,我們要明白為什麼調鋒?
1糾偏:為了改變行筆的方向,讓筆鋒按照預定軌跡執行。比如繁體的“為”字——橫折
如圖:如果不改變方向的話,“為”字的這一筆會按照橫畫的軌跡行走。
但是,這筆不是一個完整橫畫,而是一個橫折!所以要橫——改——豎。
所以在這裡要充分利用腕指配合,變化鋒面。
於是就有了下面的—————— 橫轉豎
簡單來說——調鋒就是調整鋒面,即從A面——B面。所以米芾說他八面出鋒,就是調鋒自如而已。
2調鋒,是為了調整筆勢!我們知道,逆勢,是讓毛筆筆鋒更易控制,讓點畫更加飽滿具有力度之美。
我們常說的藏鋒,就是取逆。
看下一個字的例子:
如“ 恐” 字心部的 最後兩點:
高畫質30倍慢速!八面出鋒將聖教序化為墨跡,盡顯蒼勁渾厚力量之美
-
3 # 史介鴻
“惟筆軟則奇怪生焉”,運筆之時,筆毫總是一曲一挺,時展時聚。東坡說,“方其運也,左右前後,卻不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筆一離紙,筆頭就能恢復挺直齊順。董其昌所說的“自起自倒,自收自束”,也正是在強調這種由日積月累而形成的“功夫”。
-
4 # 玉泉山人著墨
古代書法大家,主要是靠筆芯小圈運動來調鋒的。在中國古代,書寫方法是密不外傳的,特別像筆芯小圈調整,如果不詳細說明是很難理解的,唐宋以後特別是現代,很多人不懂小圈調鋒,所以書寫均未得法……。
書法的調鋒是初學書法的一個難題。
我們先看看什麼是調鋒呢?
寫字有不同的筆畫,例如點、橫、豎撇、捺。
所有這些筆畫,都有三個環節,即,起筆、行筆、收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其中收筆是一個筆畫完成的部位。要完成一個筆畫,在收筆部位,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出鋒,也叫露鋒。例如捺畫和懸針的寫法,就是露鋒。
還有一種是藏鋒。例如反捺和垂露的寫法,都是用藏鋒。
調鋒,就是毛筆要改變執行方向,需要調整筆毫。
出鋒,是一種順毫的運筆方法,而藏鋒是需要調整一下筆毫執行方向的。
一般叫做“逆回”。就是“退一下”的意思。
我們可以把藏鋒看做是一個“小調鋒”,因為藏鋒雖然不像露鋒那樣直接出筆,而是迴旋了一下。
但是,藏鋒的迴旋幅度不大。不過,你在藏鋒運筆中體會一下“調鋒”,還是有意義的。
真正的調鋒是折筆和各種勾法。
折筆和勾法大體都要把運筆方向從0度,改變45度到90度這個範圍。
這個調鋒,我們把他叫做大調鋒。
我們以橫折這個筆畫為例。這是一個大約90度的轉變。也就是從橫行要改變為豎行,筆毫一下“調整不過來”。所以,古人,有時是離紙另起一筆。
這種方法比較方便,也容易做到。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有些筆畫,也是這樣做的。
還有一種方法寫橫折,寫到折這個位置,有點像做出一個?號一樣,提筆折回,然後豎下完成調鋒。
豎勾的調鋒是豎下,略微上提,然後尋找45度或者90度的出鋒。
除了各種勾法。起筆也要調鋒。但是,起筆的難度稍微隱蔽一點。
與各種勾法不同的是,起筆一般是先取勢臥筆,然後起立鋪毫。
說了半天,調鋒實際就是把筆鋒從“臥行”狀態,變成“立行”狀態。
毛筆只有“立”起來,才能“八面出鋒”。我們順勢而行的時候,筆毫是處於“臥”的狀態。
調鋒,就是讓筆毫重新“立”起來。
我們學習書法,大家都知道“提按”。提,就是立起來,按,就是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