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風昕笑
-
2 # 碟碟不休的Kevin
種族問題在美國是一個碰不得的話題。從南北戰爭遺留下來的種族歧視問題一直流傳到當代美國,只不過有時是黑人遭受歧視,有時則矯枉過正得讓白人感覺不平等。從奧巴馬流星般劃過美國天空到代表美國傳統白人價值觀的特朗普迴歸主流,美國社會就從來沒有處理好種族問題,種族問題也一直是被各路政客利用的工具。電影《綠皮書》舉重若輕地將這個敏感的話題在談笑間讓人感到一絲溫暖。
電影《綠皮書》在美國大獲成功,某種意義上反映出當下美國社會正在經歷著空前慘痛的撕裂,以民主黨為代表的自由新興階層和以共和黨為代表的傳統保守勢力在全社會各個維度上發生著各種價值觀的衝撞。無論是全民醫保還是槍支管理,直到最近鬧得政府停擺的邊境長城,各階層和族群之間巨大的不認同感深深的折磨著全體美華人。
美華人在二十一世紀接連選出兩位價值觀南轅北轍的總統,很好的反映出社會各階層對自己國家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期望。正像電影中坐在前排開車的白人和坐在後排付錢的黑人,雙方彼此提防卻又不得不同車共濟。
-
3 # 綠螢火
電影《綠皮書》改編自真人真事,反應的是,歐洲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一種嚴重社會現象“種族歧視”的問題。該片講述了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位世界上最優秀的黑人爵士鋼琴家唐。為開始舉辦的巡迴演奏會,聘請了一位白人司機、意裔美華人託尼。兩人跨越種族歧視,社會階級最終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影片中的唐,受過高等教育,是一位有三個博士學位的鋼琴演奏家,言談舉止彬彬有禮,儼然是一位上流社會的紳士,可他確是一位黑人。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黑人是沒有社會地位的,但是唐是一名優秀的爵士鋼琴家,人們喜歡聽他演奏,卻又礙於他是黑人,這是矛盾,畸形,無奈的情況下,他做了一個決定,放棄高薪酬的演出,去到對黑人歧視非常嚴重的地區進行巡演,展示黑人藝術家的魅力,他想透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打破白人對黑色的認識。託尼是紐約夜總會的保鏢,是一個文化程度不高的白人,連給妻子寫信都會寫錯字,他不善言辭,習慣用拳頭,忽悠解決事情,雖是白人卻是社會底層的小市民形象。託尼是個不折不扣的種族歧視者,和妻子非常憎惡黑人,甚至嚴重到了人家在他家喝了杯水,就要把杯子丟掉的程度。就連給黑人鋼琴家當司機時,下車方便都不忘帶著錢包,處處提防,可見當時黑人的社會地位多麼的不堪。
這種這會現象一代代影響,根種在精神上,人們潛意識的對黑人提防厭惡。而黑人似乎也習以為常,逆來順受!影片中,司機和黑人鋼琴家從一開始的不信任,到種族隔離嚴重的南部地區,一起克服麻煩困難,後來安心酣睡在後座讓黑人老闆開車載他這個司機回家,兩人慢慢建立了深厚友誼。這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影片中的受過高等教育的黑人和文化程度不高的白人,身處上層社會卻不被平等對待的黑人,身處低階層卻有先天優勢的白人,這種人物設定很具有衝擊性,戲劇性。
這部影片講述得故事,也真實的反應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歐洲情況,這種真實最能觸動人心,打動人心。
回覆列表
《綠皮書》是公路喜劇類電影,但是其處在的背景和探討的問題卻是比較嚴肅的。電影用一種溫和的態度(友情)來描繪了種族歧視以及自我認知與成長。
從一開始託尼對黑人的拒絕,到慢慢了解唐,從牴觸到接納,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無論背景經歷還是性格都不同,在經歷一段旅程之後,成為朋友,我想這也是電影對於種族團結的一種美好願望。
喜歡這種真實故事改編的故事,至少他真的發生過。其實,唐也好,託尼也好,都是有著各自的問題,沒有誰是完全的無瑕疵,固執衝動各自有之,最重要的是他們願意為彼此改變,接受不同,矛盾也好衝突也罷,難道不是隻要懷著真誠的心,一切都不是問題嗎?這句話說得很形式主義的樣子。
也許在美國上映更多的強調種族之間的矛盾與融合,但對我而言,我覺得,感覺更多的是,與人相處,不要一開始就否定對方,被太多的背景或是外表影響而放棄嘗試,也許很多人,真的相處下來,真的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只是有待去發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