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家APP

    常常有茶客這樣和我說,紫砂壺泡養和沒泡養其實都是噱頭,大多都是商家為了壺更好賣一些而編造出來的謊話。作為一個自小就成長在紫砂圈中的人,非常負責的告訴大家,紫砂壺經過泡養後確實是會形成一層包漿,當然還是要看茶者本身要怎麼去養護它。

    △右邊是我親手泡養的子冶石瓢(紫泥,黃燈照射),左邊是相同泥料相同窯溫製作而成的捺瓢(未經泡養過),從壺本身的光澤看,就顯而易見了吧,泡養後的壺,反光要更強烈些,正是因為壺身在茶水的浸潤中形成了一層包漿。

    特寫:

    因為是剛出窯,壺表面能很明顯的看到紫砂泥的砂質感,比較粗糙。(用的泥料是手工煉製的紫泥,顆粒感還是比較明顯的)

    泡養了一個月之後的泡養效果,壺表面在燈光的反光效果下,有種非常潤澤的感覺,但是又和市面上拋光過的壺的那種質感完全不同。因為這種自然泡養過後的質感,依然留有紫砂泥原有的礦物質感和顆粒感,保留著紫砂所應該有的本質,而拋光過後的壺,表面是非常光滑的,光滑到不自然,沒有任何紫砂質感可言。而且經過拋光處理後的紫砂壺,就沒法養了,因為表面的顆粒感已經全部被機器破壞,再也無法展現出紫砂所應該有的魅力。

    接著我們來說一下日常使用中,我們應該怎麼養壺呢?

    一把新壺的第一泡茶,就意味著茶者和這把壺結下了緣,需要細心地養護它,養壺的同時,也是在養自己,從茶中品悟人生,修養身心。

    因為新壺剛出窯,所以壺表面往往都較為暗沉,還附著窯中的一些灰塵,所以我們首先就要開壺,洗淨壺身,去除灰塵。紫砂具有吸水性,每一次的泡養,茶水都會慢慢的滲透進壺身裡面,時間久了,如果“養壺”的方式得當,茶壺就會越養越漂亮。

    泡養半年的仿古紫砂壺是有靈性的,泡養的過程中,壺中注入了茶者的情感和對壺本身的用心,甚至是智慧、豁達、果敢、孤傲等個性特徵,這就是為什麼不同的人養出來的壺是不一樣的原因了,因為喝茶習慣不同,有人愛喝普洱有人愛喝鐵觀音,再加上每個人對紫砂壺的愛惜程度不一,最終體現在茶壺上的,也就不一樣了。如果說一個人的形象是他精神面貌的體現,那麼茶壺,同樣也能體現一個人的品性。

    近距離看一下。

    遠看甚至有一種通透的感覺,可能有些拋光壺、拉坯壺遠看也會這個樣子,這個時候要知道怎麼分辨:看上圖,底槽清泥全手工壺在黃燈下特寫,即使在泡養半年後,壺表面掛瓷、包漿,但是手工拍打造成的泥門褶皺依舊是不會消失的,這是紫砂獨特的質感。泡什麼茶,決定了之後茶壺所呈現的包漿是什麼樣的質感。

    普洱茶之類的茶湯顏色比較濃厚的,泡久之後紫砂壺就會有一種古樸文雅的質感,一般這類茶比較適合養紫泥或者段泥類的壺。

    鐵觀音,生普這類茶葉比較適合泡養朱泥壺,會更加養出朱泥潤澤光亮的質感。

    所以,一種茶泡一把壺,也不是不無道理的。每一種茶的屬性,每一把壺的屬性都是不一樣的,需要搭配好,才能養出漂亮的壺來。

    同泥料、同窯溫、同一個藝人的清水泥壺對比(清水泥泡養後遠看有點像朱泥)

    △特寫對比

    包漿的養成需要正確的方法,很多人雖然養壺很長時間但卻不見其效果,其實將茶湯直接倒在紫砂壺的表面上,而不對其進行擦拭,是錯誤的,因為這樣久之便會在壺的表面堆滿茶垢,則破了紫砂壺的“相”,應該用乾淨的專門的養壺巾對紫砂壺的表面進行擦拭。養壺切忌不能急功近利,這和喝茶的道理是一樣的,應該注重享受的過程,只要方法適當,一定會有比自己預期很好的包漿效果的。

    但是,想養好壺,首先也要儘量選擇質地上乘的原礦泥料製作的手工紫砂壺,那些低劣、殘缺之壺養得再好,終究也是殘缺。

  • 2 # 瑞德堂紫砂壺

    泥料好第一,做功好第二,茶葉好第三。與泡養方法無關!所謂的開壺秘法只是奸商的說詞,在我們丁山沒有人去開壺!

    下面二個壺是我的客戶返圖,僅僅手機照片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最近曝光的OPPO Reno Ace的定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