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甄選的HR
-
2 # 職場藏經閣
做招聘時最怕遇到以下幾種情形:
1、薪資不佔優勢,工資比周圍同行業要低的多。找工作無非是想找一份工資高點的工作,薪資比別人低,明顯就沒有優勢了,別人才不會認真去聽,什麼價效比、什麼福利呢。
2、沒有可選的人才,沒有人來應聘,人員稀缺。那邊很等人用,這邊招不到人。這種情況也是常有發生的,有可能發出招聘資訊都不止一個月了,應聘者寥寥無幾。
3、該來的沒來,不該來的卻來了。明明招聘時,無論是學歷、專業、經驗都是適合的,最後卻沒有來。明明條件很一般的,讓回家等訊息,卻抱著簡歷來了。
4、遇到使用假畢業證的,不誠信行為。為了能打到工作,有些應聘者不惜犧牲誠信,拿假學歷證書冒充。這對招聘專員來說,是很難在現場甄別的,為招聘工作帶來不少的困擾。
5、遇到沒有適合工作崗位經驗的。從招聘資訊發出起,就面試了不少應聘者,還收到一大堆的簡歷,就是沒有適合此崗位、有崗位經驗的人,招個大白回來,又難以勝任,這種苦只有招聘專員才瞭解。
6、簡歷寫的很好,專業技術卻不會。能說會道,慷慨激昂,一到主管面試,一提專業問題就答不上來了。以為是王者,沒想到是青銅。
7、招聘時合格,談的好好的,入職時卻變掛了。這種出爾反爾的行為,讓人覺得很不成熟、很自以為是。我曾經招聘過一個業務員,女的,面試、複試、通知明天正式上班。第二天上班時,發現沒有來,以為有什麼事,故打電話過去,說要再加些工資才會來上班,否則就不來了。當時讓人覺得很可笑、相當無語,然後果斷拒絕。
做HR人事招聘工作,真心不容易!要面對很多的困難與挫折。為了要達成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目標,必須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優化流程的細節入手。人力資源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做越資深,終會成為行業高階專家。
-
3 # 涼都木易哥
招不到適合的人,遲遲招不到;偶爾找到,不適應而自己走掉或被炒掉,而且較頻繁出現此類情況,部門不滿意,領導更不滿意!
-
4 # 雪落無聲2820
呵呵,我找職場問題看到這個,簡單的回答下吧。
招聘過程中最頭疼是企業薪酬要求不匹比,公司開的工資低於市場行情,還要求規矩一大堆。
HR最怕遇到的就是周扒皮式的老闆,工資給的低工作環境差,要求還真挺高
1、 說實話我真見過這種坐井觀天的老闆,他們有點錢有點關係,在他眼裡只看到自己和政府領導,其下的員工都是小草該踩踩該罵罵。
我見過有企業以政府最低工資標準1600元/月招業務人員,還嫌棄來應聘的人初中學歷低。
不管企業規模如何,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太現實的,還是要能把握一個合適的度。
職場人遇到這種爛老闆要早點閃人,別浪費自己的時間。
回覆列表
傳統認為招聘只有選、育、用、留,實際上招聘還有最重要的合!
選人:是最重要的招聘環節對公司的人才地圖,人才需要有基本的認知,並結合候選人的特點來規劃企業的用人需求。說HR是企業的二掌櫃完全不為過,因為要想業績好,選人得選好!
育人:是輔助招聘的環節HR會覺得培訓方面我更多的是交給業務部門去負責或主導,實際上,很多的新人比較熟悉的物件是HR,從面試、入職、交資料到工作狀態的疏導,HR都是一路陪伴。忽然的“心理鬆綁”,會讓部分的新人出現容易離職狀態,好不容易招到的人才,在這裡應該穩住!
用人:招聘部會出錯的環節在業務主管和新人磨合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幫助到部門業績穩步提升的過程。這時間內HR不會過多的介入,但有意識的HR,會更往HRBP方向去延伸。和主管甚至總監會每月針對人員的情況,從業績到心理狀態,從原來行業到目前的適應性一一溝通。為了接下來的新一輪招聘計劃,做好少出錯的準備。
而不少的電商公司,面臨著618、雙十一等節慶,招聘部對各種的招聘渠道會臨時啟用,數量的短期擴張會導致質量的下降,這時候就更需要HR多多留心(關注我不定時會提到HR與業務部的配合攻略)
留人:招聘部最怕的環節說到留人的環節,HR深有體會,人才流動基本的原因是:錢不到位,情不到心。
錢不到位,工資發放的不如同業平均水平。這也是是我們作為HR夾在老闆和員工之間最大的難題,而真正要解決的方式,是不斷地武裝我們自己,從談判技巧到員工心理安撫,甚至到員工激勵方案(最好是免費的)
至於情不到心,說的是團隊的凝聚力不夠。像我之前所在的一傢俬企,老闆的一聲令下,大家都只好週末臨時加班,關鍵是專案最終才發現合同還沒簽約,老闆一生氣,加班的沒有加班費,相關的營銷部經理直接被撤掉。和上級和團隊的聯絡,很大程度決定一個人的去留。
合人:招聘過程中埋下合作的契機招聘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公司業績。這個道理很多HR都懂,至於怎麼做呢?
在人員面談和招聘過程,我認識一位朋友大雄,他就可以實現面試過就被人記得,除了他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他還很注重吸金的自我介紹,也就是說,將面試者的工作甚至生活上的剛需和公司未來1年的發展,聯絡在一起。
這樣做的好處是,他曾經將10人公司在半年擴張到50多人的完整業務團隊;而在這家公司第5個月還因為提醒其中一位沒入職的候選人,如何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公司,後來這位候選人企業需要購買禮品想起大雄公司可以操作,直接促成了一單40萬的大單。
可以試想一下,這樣的HR,在業務部看來都是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