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地外天使
-
2 # 左撇子說醫
就像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之所以感染髮展的那麼快,就是因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接觸了患者的分泌物或者患者的環境,空氣中存在的病毒就會通過空氣傳播給其他人。在這次疫情的發展以及醫治過程中,也有患者家屬及醫務人員在接觸患者之後被感染,可以說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是非常凶險。
病毒有哪些傳播途徑?自然界中存在無數的病毒,例如我們常見的肝炎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禽流感病毒、腸道病毒、皰疹病毒、輪狀病毒、狂犬病病毒、登革熱病毒、流行性乙性腦炎病毒等等。而它們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途徑,一個是呼吸道傳播,一個是食源性傳播,一個是血源性傳播。
1、呼吸道傳播
就是指患者的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乃至撥出氣體中都帶有病毒,當人們近距離接觸這些分泌物或者被分泌物汙染的物品,又或者直接吸入患者周圍的空氣,都可以導致感染。就像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2003年的非典病毒、禽流感病毒等,都可以通過空氣傳播。
2、食源性傳播
食源性傳播主要是通過消化道傳播,就是指食入了含有病毒的食物或者病毒通過糞口途徑等從而引起傳播。最常見的就是腸道病毒、輪狀病毒、甲肝病毒等。
3、血源性傳播
這主要是通過血液接觸傳播,包括蚊蟲叮咬、面板黏膜損傷、手術器械損傷、輸入汙染的血製品等。最常見的病毒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登革熱病毒、艾滋病病毒、皰疹病毒等。
要預防病毒傳播感染,我們最重要的就是阻斷病毒的傳播途徑,而預防病毒空氣傳播就要不接觸到被感染的空氣或者物品,具體如下:
1. 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例如電影院、商場、超市等地方,這些地方因為人流密集,病毒也比較密集,容易造成感染,特別是有病毒源的時候,就更加容易被感染。
2. 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如果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應該佩戴口罩,這樣可以有效的阻斷傳播途徑。就如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如果不呆在家裡,外出時最好帶上醫用外科口罩,而到病毒感染的地方,最好就是戴上醫用防護口罩。另外,要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對著別人打噴嚏,分泌物要用紙巾包住後再扔垃圾桶。
3. 多通風。通風可以保證空氣流通,降低病毒含量,自然就不容易引起感染。
4. 勤洗手。洗手也能有效預防病毒,特別是當手接觸了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者物品,通過洗手能有效去除病毒。
-
3 # 名家訪談錄
【每天金句:小儀新冠病毒(COVID-19)解釋!】
第70期!2020年02月23日 星期日
一新冠病毒的是怎麼傳播方式
冠狀病毒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傳播,一是飛沫,二是接觸。截至目前,研究人員已經發現,新冠病毒可以在環境中「存活五天」。一個病毒攜帶者可以透過咳嗽、打噴嚏,直接把病毒傳給周圍兩公尺以內的人。例如,病毒攜帶者坐飛機,可以傳給前後左右兩排的乘客。「周圍的人吸入飛沫後,如果病毒足量,就會感染患病。」因此,避免接觸很重要。
現在還不清楚,而當前的知識主要基於對相似冠狀病毒的瞭解。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發生在近距離接觸,主要是透過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而發生的。這些微小水滴會落在附近人的嘴巴或鼻子中,或者可能被吸入肺部。目前,可以透過觸控帶有病毒的物體,然後觸控自己的嘴巴、鼻子或眼睛而感染新冠病毒。
二疾病範圍是什麼
從症狀輕微到重症和死亡,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和呼吸急促。對於大多數呼吸道感染來說,患者有症狀時具有最強的傳染性。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認為,接觸病毒後的症狀可能會在短短2天至長達14天內出現。最近有報道說潛伏期在21天后發病的。
「這是基於以前MERS病毒的潛伏期的估計。」而且,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難易程度會也有所不同。
-
4 # 阿彪說事
新冠狀病毒主要傳播途徑:
1、經呼吸道飛沫傳播。
2、密切接觸者傳播。
3、氣溶膠傳播。
通過上述三種途徑可以看出:
第一種呼吸道飛沫傳播可以通過戴口罩及護目鏡進行有效防護,儘可能不要用手指接觸粘膜,例如摳鼻子,平常少出門和儘量不去人員集中的場所有可有效進行避免。
第二種密切接觸者傳播較為危險,因為感染新冠狀病毒後因個人體質而異會出現不同時間的潛伏期,目前已知的最長潛伏期達40多天,在潛伏期內可能有人無任何症狀發生,這段時間是極為危險的。發現身體異常的朋友日常需多測體溫,有咳嗽、發熱、腹瀉現象應儘快去醫院進行檢查,避免與他人接觸,儘可能進行自我隔離。
第三種氣溶膠傳播泛即指空氣傳播,氣溶膠是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 0.001~100 微米),自然界中,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中微粒無處不在,構成一個巨集大的“氣溶膠世界”。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但是一般情況下很少發生。
因為氣溶膠傳播有兩個限定:第一是密閉空間,第二是高濃度。 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被感染的可能。醫院病房,尤其是ICU病房是高危區域,威脅的主要是醫護人員,普通人並不太容易接觸到。
“公眾無需對氣溶膠傳播過於恐慌。”平常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仍然是最佳的預防措施。在家裡可注意多通風,通風可吹散飄浮在空氣中的病毒顆粒,降低濃度,可有效避免氣溶膠傳播。
所以綜上所述,大家對於新冠狀病毒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不必過於恐慌,空氣傳播只有才特定的條件和特定的場所才會有感染的可能,平時個人做好安全防護,儘量少出門,出門戴口罩,回家用純度75%酒精、84消毒液消毒,可有效降低病毒感染。
另外病毒怕高溫耐低溫,出門回家後衣物鞋帽勤洗多晾晒,勤洗澡,多喝熱水,也可有效避免病毒感染!
-
5 # 悟空隨筆
大家害怕病毒,但是更主要的時害怕它的傳播方式,如果一種病毒傳播方式比較好防範,雖然病毒可怕,但是人們並不會恐慌。比如埃博拉病毒,死狀非常恐怖,死亡率非常高。但是因為該病毒通過接觸傳播,比較好防範,人們並沒有恐慌。 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一直被炒的沸沸揚揚,專家傳遞的資訊也不清楚,公眾本著寧信其有的心態,同時恐慌心態比較容易傳播,造成很大混亂。這是不可取的,混亂、恐慌讓我們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了無效的防疫措施上,會造成更大的病毒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非常明確的指出,根據目前新冠病毒肺炎的病例分析,新冠病毒肺炎和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一樣,通過飛沫傳播,目前沒有通過空氣傳播的證據。由於世界衛生組織偏重學術,講話比較嚴謹,它不會說不會通過空氣傳播這種話,實際上面的話的意思就是說,新冠病毒不會通過空氣傳播。我們也可以這樣想,新冠病毒如果能通過空氣傳播也是非常非常小的小概率事件,否則以中國這麼大的案例數量,應該可以確認了,世界衛生組織不會說沒有證據了。所以,即使有空氣傳播,由於概率太小,只要加強通風就可以很好的防範了,我們應該把精力放在其他有價值的防護上。
最近,國內某專家在新聞釋出會上提出了氣溶膠傳播,後來有一些專家做了一些闢謠、解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在醫學上沒有氣溶膠傳播這個名詞或者說法。氣溶膠是一個物理概念,是指0.001微米到1000微米在空氣中懸浮的微粒,飛沫也是一種氣溶膠。和新冠病毒傳播有關的有兩種傳播方式:飛沫傳播、空氣傳播。
飛沫傳播是指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時產生的大於5微米的飛沫被健康人群接觸後造成的傳播,一種飛沫直接飛到健康人的口鼻眼進入呼吸道造成傳染,另一種飛沫落下後,健康人手接觸到飛沫,然後手接觸到口鼻或眼睛造成傳染,第三常見的情況就是吃飯傳播,因為我們不分餐,患者口腔中的病毒通過飯菜傳染。飛沫由於較大,在空氣中傳播距離小於1米,很快會落下,不會長期在空氣中懸浮。所以大家不要恐慌,只要想辦法讓口鼻眼不接觸飛沫就可防止傳染。由於人在咳嗽、打噴嚏時,我們自然會避開,經常洗手和分餐就特別重要了,可以有效防範病毒傳播。
空氣傳播是指小於5微米的帶病毒的顆粒在空氣中可以長期漂浮,被健康人吸入後造成的傳播。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流感病毒是否會空氣傳播還沒有看到特別清楚的結論。這至少說明,即使有空氣傳播,傳播也非常難的,概率非常小的,不用擔心,更不要恐慌。為了防止空中漂浮的病毒濃度增加,經常通風就可以有效防範。有人可能會問,通風是否會將外面的病毒傳到屋內,回答是不會,外面的空間非常開闊,病毒很快就散開了,外面的空氣中不會有病毒。
總之,新冠病毒不會通過空氣傳播,大家不用恐慌。
-
6 # 隨緣說車
回答:不是所有的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有些病毒是通過飛沫核傳播的。
因為有的能從呼吸系統進入,有的能從血液傷口進入,進入後需要附著在細胞內,以狂犬病毒為例,在傷口處附著在神經細胞上需要72小時。不能通空氣傳播的病毒,因為他不能附著在支氣管,肺泡等呼吸系統的細胞上。不同的病毒進入細胞的方式不一樣。但也有例外,當病毒濃度特別大的時候,有可能通過黏膜進入,不是絕對的。
本次爆發的新冠狀性病毒就是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的。狂犬病毒通常不會通過空氣傳播。
1.飛沫傳播:
含有大量病原體的 飛沫在病人呼氣、噴嚏、咳嗽時經口鼻排入環境。大的飛沫迅速降落地面,小的飛沫在空氣中短暫停留,侷限於傳染源周圍。因此,經飛沫傳播只能累及傳染源周圍的 密切接觸者。這種傳播在一些擁擠的公共場所如車站、臨時工棚、監獄等較易發生。對環境抵抗力較弱的 流感病毒、 百日咳桿菌和 腦膜炎雙球菌常經此方式傳播。
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由於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組成的核稱為飛沫核。飛沫核可以 氣溶膠的形式漂流至遠處。 結核桿菌等耐乾燥的病原體可經飛沫核傳播。
3.經塵埃傳播:
含有病原體的飛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乾燥後形成 塵埃。易感者吸入後即可 感染。凡對外界 抵抗力較強的 病原體如結核桿菌和 炭疽桿菌芽孢均可通過塵埃傳播。
流行特徵1)傳播廣泛, 傳播途徑易實現, 發病率高;
2)冬春季高發;
3)少年兒童多見;
4)在未 免疫預防人群週期性升高;
5)受居住條件和 人口密度的影響。
傳播途徑飛沫傳染是許多感染源的主要傳播途徑,藉由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噴出溫暖而潮溼之液滴,病原附著其上,隨空氣擾動飄散短時間、短距離地在風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張口或偶然碰觸到眼睛表面時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
例如:細菌性腦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結核、麻疹、德國麻疹、百日咳等等。由於飛沫質、量均小,難以承載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蟲感染幾乎不由此途徑傳染其它個體。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何預防?目前還新型冠狀病毒傳染來源尚未找到,疫情傳播途徑尚未完全掌握,病毒變異仍需嚴密監控。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接受媒體採訪認為,病毒的源頭可能來自野味,存在人傳人現象。因此可從如下途徑預防:
(1)降低感染冠狀病毒的風險
用肥皂水和清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或屈肘遮住口鼻;避免與任何有感冒或類似流感症狀的人密切接觸;將肉和蛋類徹底煮熟;避免在未加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野生或養殖動物。
(2)防止自己和他人生病
a.洗手
在咳嗽或打噴嚏後;在照護病人時;在製備食品之前、期間和之後;飯前;便後;手髒時;在處理動物或動物排洩物後。
b.保護他人免於生病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口或屈肘將口鼻完全遮住;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咳嗽或打噴嚏後,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清洗雙手。
c.防止自己生病
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病人接觸(包括在公共場所吐痰、觸控眼睛、鼻子或嘴巴)以及與牲畜或野生動物接觸。
(3)注意食品安全
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即使在發生疫情的地區,如果肉食在食品製備過程中予以徹底烹飪和妥善處理,也可安全食用)。
4)到生鮮市場採購,可通過以下預防:
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後,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觸控眼、鼻、口;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避免與市場裡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5)在生鮮市場裡工作,可通過以下方式預防:
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後,勤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每天至少對裝置和工作區域進行一次消毒;在處理動物和生鮮動物產品時,穿好防護服、戴手套和麵部防護;下班後脫去防護服,每天清洗並將其留在工作區域;避免家庭成員接觸未清洗的工作服和鞋。
-
7 # 桃子9166
眼下正值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結合目前掌握的最新資訊,我們認為它不是單純通過空氣傳播,它的傳播途徑有2個:1.接觸傳播;2.飛沫傳播。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飛沫傳播,以及接觸傳播。應該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飛沫傳播指的是含有大量病原體的飛沫在病人呼氣、打噴嚏、咳嗽時進入空氣中,其他人因吸入含有病原體的飛沫而發生感染。飛沫傳播僅限於與病人近距離接觸的情況下發生。
面對疫情,在無特效藥的情況下,我們能做的,只有少出門,不得已需要出門的情況下,務必戴上口罩,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另外,該病毒也可通過「接觸傳播」,也就是說,除了戴口罩防飛沫,我們還要小心病毒通過手部接觸,再經揉眼睛、摳鼻子、摸嘴巴等行為,造成感染並傳播。所以,勤洗手和戴口罩同樣重要。
-
8 # 西北鑫哥778
當然了,病毒是可以通過控偶器傳播的!
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就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解釋,偶然經空氣傳播,指主要通過飛沫等其他途徑傳播,但在特殊的條件下可以發生氣溶膠傳播,尤其是進行臨床氣管插管等可以產生氣溶膠的操作時,例如流感和傳染性非典型肺炎。
當然了空氣傳播也有很多種,戴口罩還是有效果的;
比如飛沫傳播是之傳染病的一種傳播途徑。飛沫傳播即空氣飛沫傳播,是空氣傳播的一種方式。病原體由傳染源通過咳嗽、噴嚏、談話排出的分泌物和飛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腦、猩紅熱、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過此方式傳播。一般情況下,飛沫傳播只有與傳染源近距離接觸才可能實現,而距離傳染源1米以外是相對安全的,距離2米以上是絕對安全的。因為,沒有外部條件(如風力)的幫助,飛沫噴射到兩米以外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比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俗稱非典”,還有正在發生的“新型冠裝病毒”,
帶好口罩,堅決不外出,進行隔離!
-
9 # 安根外面
這兩天,繼接觸傳播、糞口傳播之後,氣溶膠傳播——可能會傳播新冠病毒的一種新途徑開始被大家聚焦。“空氣藏毒能飄到幾公里外”“開窗通風也能引毒入室”……被網友傳的“神乎其神”的氣溶膠到底是啥?氣溶膠傳播真的這麼危險?
空氣傳毒,是空穴來風嗎?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隨著科學界對於病毒認識的逐步深入,病毒的傳播途徑不斷被公眾所認知。
從近距離的飛沫傳播,到看不見卻“摸得著”的接觸傳播,從“病從口入”的糞口傳播,再到空氣藏毒的氣溶膠傳播……伴隨科學研究的提升,同樣提升的還有防控的難度係數和公眾的恐慌心理。
日前,寧波披露了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被感染者僅與確診患者近距離駐留了15秒即被感染。這讓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再次引發關注。
2月8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釋出會透露,有衛生防疫專家指出,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訊息一出,在網路上立即成為熱搜話題,“病毒在空氣中可飄出幾裡地”“開窗通風也會中招嗎”“空氣傳毒還怎麼防”……
讓人“瑟瑟發抖”的氣溶膠是什麼?
所謂氣溶膠,學術地講,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而通俗地講,為了區別於潔淨空氣,常使用含塵氣體或汙染氣體來稱呼氣溶膠。
事實上,氣溶膠可自然產生,比如雲、霧、霾、飄在空中的灰塵,都是氣溶膠。
氣溶膠也可以人工形成,比如打噴嚏、咳嗽產生的飛沫,大飛沫很快落到地面或物體表面,微小飛沫可以在空氣中懸浮一段時間,後者屬於氣溶膠。
按照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的說法,病毒的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組成的核,形成飛沫核,可以通過氣溶膠的形式漂浮至遠處,造成遠距離的傳播。
氣溶膠到底能不能傳播新冠病毒?
雖然上海市的有關專家確認有氣溶膠傳播的渠道,但是,無論是國家衛健委的診療方案,還是中國疾控中心的專家表態,都顯示氣溶膠傳播的途徑尚待明確。
——國家衛健委:尚待明確
2月4日,國家衛健委釋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顯示,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染途徑尚待明確。

就在上海市有關專家表示可以確定的病毒傳播途徑包括氣溶膠傳播的2月8日,國家衛健委釋出的第五版診療方案的修訂版,有關“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染途徑尚待明確”的表述被重申。
——中國疾控中心專家:特殊條件下才可能發生傳播
此外,在國家衛健委網站“你問我答”欄目8日釋出的內容中,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表示,目前,新冠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通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病例多可以追蹤到與確診的病例有過近距離密切接觸的情況。
他表示,新冠病毒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而飛沫傳播距離很短,不會在空氣中長期漂浮。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才可能發生氣溶膠傳播,例如進行臨床氣管插管等專業醫療操作時。
如果是在常規臨床護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條件下,採取正確佩戴口罩的飛沫傳播防護措施,是足以滿足保護普通公眾,而不被感染的。
“尚待明確”氣溶膠傳播怎麼防?
——哪些具體的地方需要格外重視氣溶膠傳播?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生物氣溶膠研究專家要茂盛對媒體表示,比如,在汽車和辦公室環境中等,沒有足夠通風情況下,又比較狹小,特別極端的環境是在汽車裡面,氣溶膠傳播和飛沫傳播應當被置於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考慮。
他表示,教室也是需要考慮的環境。例如,在一間教室裡有兩三個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病毒氣溶膠累積後,沒有及時通風,氣溶膠傳播感染的機率就很大。地鐵、飛機、高鐵的通風情況相對較好,車廂和機艙都在持續與外界交換空氣。
要茂盛表示,其中如果有患者,其他健康人通過氣溶膠感染的機率會隨著與患者所處的距離或者氣流方向有關。比如距離患者越遠,也不面迎氣流的方向,感染的機率就低。
他表示,吸入病毒不一定就會感染,要看吸入的劑量與活性,劑量低且活病毒少,感染可能不會發生,不同病毒情況不一樣。
——氣溶膠傳播在開放大氣空間中讓健康人感染的機率有多大?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錢華表示,氣溶膠傳播病毒,遠距離的感染風險遠低於近距離。氣溶膠遠距離傳播,感染風險除了和個人抵抗力相關,也和帶病毒氣溶膠濃度、病毒在氣溶膠的活性和暴露時長相關。
錢華表示,人撥出的帶病毒氣溶膠,首先以飛沫形式出來。小的飛沫會很快蒸發幹形成飛沫核,若病毒在飛沫蒸發乾的過程中還具有活性,這些帶病毒的飛沫核被易感人吸入,或者接觸到眼結膜、鼻粘膜、口粘膜就有可能形成感染。通風可以稀釋帶病毒氣溶膠,降低傳播風險。
要茂盛也分析,患者排放的病毒氣溶膠在開放環境中快速稀釋,濃度顯著降低,活性受到影響,被吸入的機率與劑量都大幅度減少。在附近沒有近距離患者飛沫時,健康人感染的機率比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都低。
——公眾該如何預防室內氣溶膠感染?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錢華表示:
第一,自然通風的通風量很大,開開窗,病毒稀釋到一定程度,風險就很低了。通風效果跟當天的風速風向、開口大小和室內外溫差相關,現在季節通風量應該很大,有條件最好多頻次開窗,如每兩小時開窗10分鐘。
家裡有新風機的開新風機,有淨化器的開淨化器,淨化器會過濾氣溶膠,包括帶病毒氣溶膠,同時注意不要去觸控濾網。
第二,衛生間中也要注意。
現在有研究表明糞便也帶病毒,衝馬桶時,蓋上馬桶蓋再衝。每個地漏灌上水,把水封做好,防止樓下的氣溶膠上來。
第三,電梯間通風很差,又是小空間,一定要戴口罩、小心觸控。除此之外,要勤洗手、勤擦洗、與他人隔開距離。
-
10 # 青山飛鳥藝術
首先了解其結構、我們要理解病毒是什麼它是怎麼組成的,狹義的生物病毒是1種獨特的傳染因子,它是能夠利用宿主細胞的營養物質來自主地複製自身的DNA(雙鏈)或RNA(單鏈容易複製發現基因突變:所以結構不穩定,其中的一些鹼基很容易被取代,而DNA雙鏈相對來說比較封閉,不容易被破壞,所以RNA比DNA更易發生突變”)、蛋白質等生命組成物質的微小生命體,這也側面的導致了有些病毒不容易治療。
其次生存條件、病毒主要的生存條件病毒必須寄生在細胞裡,離開了細胞自己什麼都幹不了。一旦進入宿主細胞後,它就可以利用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以及複製、轉錄和轉譯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遺傳資訊產生和它一樣的新一代病毒(值得注意的一點此時的病毒可能已經是升級版比第一代的適應能力和抗藥性要強,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難治療)。充分說明了病毒是需要載體的(比如血液、體液、唾液、飛沫等等)
最後為什麼要戴口罩,準確的說一般我們用的不屬於醫用口罩主要也就是為了防止自己的唾液或者別人的唾液因為交流的時候,彈到面板暴露的地方從而產生有利病毒繁殖的空間,而不是一個口罩就能把病毒殺死這個是不現實。只能說用於間接的保護手段而已。
回覆列表
人們要正確理解此題,首先,要明白什麼是病毒?所謂病毒是醫學界對致病物質的總稱,導致人體生病的物質有四大型別:其一是原核生物型別。即是各類有害細菌。其二是有害真菌型別。其三是由有害細菌和真菌在支解分化生物質過程中所釋放出來有機的有毒化學物質型別。其四是存在於無機物之中含毒素密度較大的有害物質型別。
以上四種類型都會引發人體生病現象,前兩者是細胞生物先天性的寄生物,具有生命現象;後兩者不是生命現象,分別是有機毒素和無機毒素。因而,病毒包括了上述四種的不同型別。
近期爆發的冠狀肺炎病毒,是屬於原核生物之細菌型別的病毒,是寄生在自然界有機物的活體與自然體之中,當自然體有機物處於塵埃狀態時,會被風吹進到空氣之中,迎風飄揚。因而,冠狀病毒是可以通過空氣進行傳播的情況。有人提出既然冠狀病毒可通過空氣中進行傳播,那麼,人們戴口罩會有用嗎?當然有用,因為戴口罩能隔離和過濾空氣中有機物的塵埃,不至於使帶有病毒的塵埃進入到人體的呼吸道之中,起到有效防範病毒入侵人體的作用。
由此可見,大部分病毒是可以通過空氣中進行傳播的,而只有小部分如真菌型別病毒的艾滋病毒,是不可以通過空氣進行傳播的情況。疫情期間戴口罩有利於預防病毒入侵人體的作用,避免被病毒所感染。
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對或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點選關注我,可閱讀到我相關科學領域前沿上二千道的原創答題,定能閱覽到你感興趣的前沿科學知識。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和學習。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抄襲可恥。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