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子寫實
-
2 # 少顏翁
劉備能否依靠自己的實力打敗曹操,在我看來可能性很小!曹操在統一北方後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軍事上都優越於劉備,並且控制住了北方大部分的土地。曹操在地緣政治上與物質配備上總體高於劉備!劉備所處的四川依附於地利天險以拒外敵,易守難攻!四川盆地,土地肥沃特別適合發展農業生產。與此相比的孫權同樣依靠地利天險以拒曹操,孫權與其父孫堅、其哥孫策二代人苦心經營東吳。逐漸的取得了東吳貴族豪強的信任!最終取得東吳政治上的控制權!曹操與孫權、劉備、相比要慘的多,立於北方無天險可守。北方平原一望千里!總體而言曹操無論是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要略高前二位,
如果說孫權不如劉備!那麼一定有失公允,孫權的才智在其兒時早以嶄露頭角。更別說成年後的孫權了。劉備與孫權的第一次交惡是在夷陵!事件的起因與關羽被殺,大意失荊州有關。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舉全國之兵攻打東吳,東吳孫權派陸 遜為主將迎戰劉備與夷陵(史稱:夷陵之戰)兩軍相持數月,陸遜堅守不出。企圖用消耗戰來拖死劉備,劉備急於復仇失去了理智結果中了陸遜計謀大敗而歸。不久病死於白帝城!
-
3 # 暮雨夜行歸何處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旅行到處走走停停……
劉備漢中之戰打敗過曹操不假,夷陵之戰沒打過孫權也是真,可是,誰告訴你孫吳不如蜀漢呢?
歷史上的三國,魏蜀吳三國之中,最弱小的就是蜀漢,曹魏佔有中原,地盤、兵士和百姓都是最多的;孫吳據有江東,在長江防線的庇護下,經濟發展的一直不錯,人口多,兵士足,實力一直都比蜀漢強。
劉備和曹操漢中大戰的時候,劉備軍是憑藉著剛打下西川的銳氣,一往無前,殺夏侯淵,擊敗張郃;而曹操大軍遠道而來,馳援漢中,並不佔優勢,加上勝敗本就是兵家常事,因此上群雄在亂世逐鹿中原的時候,雙方互有勝負很正常。曹操漢中之戰落敗其中有各種原因,當時的劉備很強,有整個西川做後盾,手下文武齊備,正是巔峰!
至於夷陵之戰敗於孫權,首先就是荊州失落,蜀漢失去的一個軍事要地,進兵困難;再者就是劉備自己犯了兵家大忌——驕兵冒進,在森林裡面連營七百里,實在不是一個優秀的軍事統帥做的出來的!
回覆列表
實際上劉備根本就沒有打敗過曹操,而是一直被曹操追著打,就想電視劇裡的一句臺詞“如喪家之犬”,在劉備到四川之前。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根據地,經常是在奔波的途中,寄宿在別人的地盤。
“火燒新野”、“攜民渡江”在歷史上也是有記載的,卻都是“走為上計”。劉備最後只有投奔到了江夏公子劉琦處得以安身。
而這時曹操正是意氣奮發,收復了北方的大片土地,屯兵荊州意圖進攻南方統一中國。面對曹操的80萬雄獅,吳國的大部分文臣願意歸降,周瑜和魯肅力排眾議,覺得曹操的兵士多來自北方,既不熟悉水戰也不適應南方的氣候,認為聯合當時在江夏的劉備的力量,就可以做一次博弈,方能有取勝的機會。
在江東君臣的努力下,赤壁之戰勝利,也成為了歷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的戰役。而此時的劉備卻撿了一個大便宜,魯肅認為把荊州暫時借給劉邦,並讓他取下西川,兩家聯合就可以和曹操抗衡,也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為了鞏固兩場的關係,孫權還把妹妹嫁給了劉備。
其實孫權和劉備兩家的關係就如唇亡齒寒一樣。周瑜魯肅相繼去世,支援兩家聯合方針的人在政治上不佔主導地位。因為荊州問題,聯合破裂,東吳的大將呂蒙聯合曹操,殺了關羽奪回荊州。張飛有相繼死去,劉備不聽諸葛亮的勸阻帶著自己的家底100萬大軍去東吳報仇,最後被陸遜火燒連營一敗塗地,劉備也死於白帝城。
其實在三國鼎立的時候,曹操的魏國實力是最強的,疆域大,病多將廣,糧食充足,因為曹操開始的時候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使得保“漢”的文臣武將都投奔在麾下,他的謀士也是最多的。而孫權佔領的江東也是英雄輩出,自周瑜死後,呂蒙又成為主要的將領,後來又有陸遜。而劉備的蜀漢疆域是最小的,文臣武將也佔優勢,張飛關羽去世以後,更是沒後繼無人,造成了人才上的空虛。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明顯著是偏袒劉備的,更把諸葛亮寫成了神一樣的人物。讀一下《三國志》就會知道,劉備的蜀漢是不能和曹操的魏國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