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傲嬌的小胖菇涼
-
2 # 東就西成
寶寶一週歲了,還是不會邁步,是不是缺鈣?我覺得不一定是缺鈣,只是這個寶寶應該是屬於走路比較慢那種,有一些孩子發育的會較慢一些,我朋友的兒子一歲半才學會走路呢,是個非常聰明的小男孩,體檢的時候,什麼微量元素都沒有缺,醫生說有些孩子發育的慢一些,不要緊的。帶過孩子的都應該知道嬰兒的發育過程是:6個月會坐,8個月會爬,10個月會站,1歲走。過早的站和走不但影響視力發育,還有可能把兩腿壓彎造成羅圈腿呢。
我覺得以下問題也會導致寶寶還不會邁步:
一是可能是在開始準備學走路的時候,摔跤摔得太疼了,嚇到寶寶了,所以寶寶都不敢邁步了,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在寶寶有進步的時候給與表揚,摔跤的時候,要溫柔的安慰寶寶,給與他鼓勵再次邁開腿。
二不正缺的走路教導方式,如果爸爸教一個方法,媽媽卻又是另外一個方法,把寶寶搞懵了,應該統一的去教,讓寶寶儘快學會。
三寶寶是屬於運動發育遲緩型的,有些寶寶就是天生走路會比較晚慢一點,是正常的,不要太過於緊張了。
如果題主比較擔心寶寶缺鈣的話,建議題主帶寶寶去專業的醫療結構去進行血液檢查微量元素和骨密度,這些都可以準確的檢查出寶寶是不是缺鈣,同時還能查出,鐵,鋅等其他微量元素 缺其他微量元素也會影響鈣的吸收
如果寶寶已經會爬,能站得起來的話,建議不用太擔心,說明寶寶的骨頭是沒有問題的,平時多注意飲食均衡有營養就可以了。
-
3 # 早教媽媽育兒優選
你好,首先對於這個問題,家長最先考慮的應該是從自身出發,有沒有從寶貝一出生就按照產院的意見給寶貝補充相應的維生素d以及鈣,例如:伊可新。如果一直有補充再加上母乳餵養或者混合餵養,通常不會缺鈣,或者如果還是擔心可以測下微量元素。排除缺鈣之後也要明確,每個寶貝的走路早晚時間都是不同的,要根據咱家寶貝的情況來判斷。
我們知道,寶貝從一出生逐漸的像小毛毛蟲一樣蠕動,再到像小戰士一樣匍匐,然後是標準的手膝爬行,扶物站立,最後是獨自行走。獨自行走是最後一步,家長要考慮好寶貝有沒有經歷過大約5個月的匍匐爬行以及手膝爬行。如果沒有,那很難積累足夠的手臂力量,四肢協調性以及平衡能力的。
手膝爬行、站立和扶物行走都是原始反射的產物。當寶貝頭還疼往下探時。腿會不自覺的伸直,而手臂會不自覺的彎曲。而頭部揚起時,也手臂伸直。隨著寶寶慢慢學會抵抗地心引力站立,很快,他就能夠扶著傢俱蹣跚學步了。扶物行走還不是真的走路。
要記住,扶物行走中的寶寶還不會獨立行走,不要在此刻拉著他的手學習走路,這樣會擾亂寶貝的自然生長規律。我們都知道,手臂是用來保持平衡的。每一次你的拉手都是阻止了他們調整自己身體從新獲得平衡的機會。
每一次寶貝站起,蹲下,扶物再站起,寶寶必須經歷屈膝的反覆練習。從而讓膝蓋更靈活。腿部更有力量。所以建議家長在地上準備一些障礙在幫助寶貝進行練習。當他們積累足夠的腿部力量以及很好的平衡能力的時候,他們才可以獨立行走。獨立行走前爬行的幾個月是至關重要的。
-
4 # 紙拉風
擔心正常,但千萬別聽左右阿姨老太說的。一歲不會走太正常了,有些人說我兒十個月就走了,我就笑笑,不說話。
我兒十月時滿地爬,十四個月才學走步,現在四歲剛過,比大多的同齡孩子運動能力強。
-
5 # 林夕8061226
邁步的情況要根據平時家長的引導,只要站的穩當,就不能算骨頭缺鈣,家裡人平時照顧寶貝的時候可以多多鍛鍊站立能力,沙發或者茶几(茶几要做好拐角防摔防磕)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慢慢引導,可以拿著玩具搖鈴或寶貝感興趣的東西去吸引讓他試著慢慢抬步往前走,不過真的太擔心的話可以去醫院諮詢一下醫生,讓醫生專業的判斷一下
-
6 # 家有寶貝蛋兒
首先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給孩子補鈣啊?從孩子出生就要一直給孩子補充d3,幫助鈣的吸收。如果題主一直都給孩子補的有,並且孩子智力各方面都正常的話,是不用過度擔心的。
也不知道題主說的不會邁步,是連站立都不會,還是會站不會邁步。如果能站立不會邁步走,那很正常啊,可能孩子比較瘦小,腿部力量不夠,也可能孩子沒有安全感,怕摔。這個不能著急,扶著孩子慢慢來就好了,每個孩子會走路的時間都不一樣,我見過最早的十個月就會走的,當然也有走的比較晚的。走的早晚除了和自身發育有關係,和遺傳也有一定的關係,所以題主不要著急,耐心陪著孩子成長就好啦。
我來說說我的經驗吧:我家孩子站的比較早,十個月的時候就喜歡扶著沙發站了,扶著沙發沿著邊走。真正會走路大概在一歲兩個月左右。一歲一個月的時候站還站不穩,但是孩子想走路,就試著顫顫巍巍的走,一般走幾步就會坐地上了。每天就這樣試著站,試著走,後來慢慢能掌握平衡了,就會走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育節奏,只要孩子身體各方面都很健康,就不要太著急,慢慢來。有的小孩子可能今天還走的不是很好,明天就突然會了,這種事情也有很多的,給孩子點時間吧。
-
7 # 豆樂寶媽育兒
寶媽不用著急,寶寶最晚走路是一週半,這個有早也有晚,平時可以多帶他出去曬太陽,這樣會補鈣的,也可以慢慢輔導他走路,如果還是不放心的可以去醫院體檢一下看看是不是缺鈣,希望有幫助到你。
回覆列表
1:寶寶能夠獨立行走的時間有早有晚,一般來說,寶寶在1歲左右就會有開始走路的意識,15月齡左右就能獨立行走了。
2:如果寶寶到了18個月時還不能獨立行走,或走路的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人,家長可以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一下,排除寶寶是否存在骨骼和肌肉發育方面的問題。確有問題則應儘早接受治療及干預,預後效果會比較好。
3:寶寶的坐、爬、站、走、跑等大運動發展是水到渠成的,這一過程不需要人為干預,更不需要家長揠苗助長式的“幫助”,應該讓寶寶自主獨立地掌握運動的節奏和力度。
4:另外,家長不應總是將寶寶限制在嬰兒床、嬰兒車或嬰兒揹帶中,總是被束縛著的寶寶,掌握大運動技能的時間自然會比可以自由活動的寶寶要晚。
5:有些寶寶走路晚也可能是在學步初期受了挫折而導致的,這時就需要家長給予寶寶更多的支援和關心,鼓勵並陪同寶寶一起學習走路。家長應該拉著寶寶的一隻手,與此同時透過語言和動作來激勵和表揚寶寶,幫助寶寶克服心中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