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北極冰源

    說一說我吧。我是17歲不上學踏入社會的。我爸從小就特別疼我,雖然也沒少打了我哈。

    嗯,要不還是先說一說我上學的時候吧。我初中畢業之後上的是職業中專,就是那種雖然說明確不讓帶手機,但是管的很鬆。基本老師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我爸知道我每天晚上吃晚飯的時間,那麼他會每天在我吃完晚飯之後大概十幾分鍾他就會給我打電話。

    是每天每一天。每次交流也不多,就是嗯在學校怎麼樣啊?實在什麼樣等等的,有時候就說個一分鐘都不到就掛了。

    每次過大周,因為從縣城回家嘛!需要坐上大概一個小時的大巴車。從放學到等車。到回家。如果正好這一天我爸沒有在家,那麼這一路上他能給我打了不下於十個電話。

    那個時候,說實話那時候才16歲的我。經常跟同學一起打遊戲啊,怎麼啦?然後動不動我爸就打電話真的挺煩的,說實話真的是挺煩的。

    但是有一點我知道,就是不管我在煩再怎麼不高興,我爸每次給我打電話我都會好好的去跟他說。

    因為這是他對我的關心。或許當時的我,還太年輕,不會去關心我的父母,但是我會盡量的不要讓他們去傷心。

    後來畢業去了上海打工。但是在廠子裡上班是分早班和晚班的。每週倒一次班。

    而我爸他每週都會記得我這周是上早班還是晚班?然後他就會在我有空的時候,和我打電話。

    同樣還是像以前那樣話,不多就聊個幾句,但是或許吧。我爸的想法可能就是,從小到大十幾年一直在他身邊。現在看不見啦!總覺得說說話挺好的。

    我在上海大概待了三個月左右。正好有一次。放假,然後我又請了兩天假就回家啦。

    因為正好是白班,晚上坐火車第二天上午能到家。那一次我記得很清楚。我爸十點多給我打了次電話,然後兩點多給我打電話,然後五點給我打的電話。

    後來第二年的時候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媽才跟我說實話,他說我爸那一天晚上一晚上都沒睡著覺。

    而且還有好幾次拿起來電話想和我打。卻怕打擾到我睡覺。又。把電話放下了。

    不說了,受不了了,眼淚都出來了。

  • 2 # F高山松

    這個問題恐怕有很多原因。恐怕是當今比較普遍的問題。

    曾經有一個叫陳建功的作家寫了一個短篇小說。說一個上世紀出生在條件很好的家庭裡的孩子,因某種原因,兒子離家出走。出走的兒子像失蹤了一樣。出走後在朋友的幫助下在一艘郵輪上找到一份差事。得以生存下來。到小說結尾,似乎仍處於失蹤狀態。“就是不久前發生的事”。小說就這樣結束。

    屠格涅夫也有一本叫《父與子》的著作。大意是說父與子是不同時期的人,是一代與另一代的事,是一種新舊交替,或許是統治階級與衰落的貴族之間的糾葛。總之,父與子之間存在代溝。

    兒子與父母不聯絡或許與“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的毛澤東一樣,胸懷大志。像古代的人一樣無顏見江東父老。有一首歌也是這樣唱的:小呀麼小兒郎,揹著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不怕風雨狂,沒有學問無顏見爹孃。

    有的可能在外混得不好,心情不好,或很忙,提不起興致給家裡打電話。有的可能不喜歡與家裡聯絡,性格內向,不活潑。 不是所有的遊子都有“榮歸故里”的運氣啊?

    不聯絡也不等於不回家。

    這需要父母親多體涼多包含多為子女著想了。出門也沒有那麼多黃金可撿啊?

  • 3 # 好時光417

    我覺得沒有什麼怎麼辦,兒子已經是他有他的生活,如果他活得好,就順其自然。我覺得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立的,很多觀點可能上一代與下一代不一樣。人與人之間是有緣分的,他固執地不與自己聯絡,那也只能說是無緣,父母依舊要過好自己的生活。

    我們能將家務事跟別的事一樣看的話,就沒有太多都要求,一切就簡單多了

  • 4 # 雙飛鴿

    父母應該主動和兒子溝通,有話好好說,沒有天下的兒女,不認父母的這種還是極少數,如果父母對兒女有什麼不對的也可以說出來,甚至可以向兒女道歉說明,不要高姿態,認為自己是父母,非要兒女先打電話,兒女很少跟父母打電話,就是缺乏雙方溝通,家和萬事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艾滋病病毒的傳染途徑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