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方言是母語,是聯絡鄉情的重要紐帶,但是方言慢慢消失,城市如此,鄉村也一樣,不可避免,老家的小孩基本上只會聽懂方言,但是不會說,過不了10年,估計年輕人都不會方言了,其實是一件特別悲傷的事情,現在家庭,大人說方言,同小孩說普通話,更有一些,覺得方言很低階,不說方言,明明會,可是就不說,覺得丟人!這樣下去的後果很嚴重,語言多樣性慢慢就沒了,可是現在多數人都會普通話,不說百分百,百分之90以上的人都會普通話,除了年紀特別大的老人,國家的普通話推廣政策基本完成,為什麼不能保護方言?難道不能普通話推廣,方言保護同時進行嗎?普通話是跟外來交流的紐帶,大家其實都會主動學習,方言對它其實沒有抵抗作用,也威脅不了它的地位,兩者共同發展不是很好嗎?
4
回覆列表
  • 1 # 老閒事主任

    隨著城市化道路的發展,方言肯定也逐步衰落,除非年輕人遠離城市,但要消失很難,方言表達的準確與細緻丶豐富程度,普通話永遠無法滿足,鄉音是一種密碼,離鄉幾十年,一但遇到鄉音的環境,立馬自覺被拉回那久遠的故鄉。但是,這種密碼能維持多久,很難預料,只是懂這種宻碼的人會越來越少。

  • 2 # 嚴家慶

    剛才看了一篇評論,對客家人子弟講客家話為恥的擔憂。筆者以為,這種擔憂是多餘的。客家話中的諺語: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並不是單單指客家方言,而是包括祖訓一類的宗言。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無論是持哪種方言的家庭,孩子們學說普通話是趨勢。因為國家推廣普通話,學校教的普通話,同學們交流的普通話。在這種環境中,如果孩子不懂普通話,只會成為笑柄,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這就涉及到一個重要問題:漢語方言要不要儲存,如何儲存?這也是本題目的要點。記得上世紀末,國家教委和民委聯合召開了一次普通話推廣會議。會上明顯出現兩種意見:一種認為秦始皇都能做到“書同文,車同軌”,現在應該實現語言統一。一種認為,漢語方言是歷史形成的。要尊重歷史,保持方言,有利全民大團結。會議雖然沒有形成政策性決議,但這以後廣東開辦粵語廣播電影片道,福建,淅江,上海,江蘇都有了方言頻道。同時,全國各地又強令學校以普通話教學。這一對矛與盾並存的現象折射出當今中國深層次問題。這裡就不展開了。

    由於普通話推廣和教學,使漢語方言區逐步縮小。以湖南新化縣為例。過去,新化是湘方言中最難懂的一種小方言。外婆叫捱及,母親叫捱母,父親叫捱巴。現在,孩子們從幼兒園和學校回家爺爺奶奶叫得脆響。特別是縣裡大小會議,“我們”普通話一詞頻率最高,捱話不見了。當然,以苗語捱話為基礎的新化方言還會保持很多年,但人們交流已突破了捱話傳統,成為新的官方語言和大眾語言。

    可以設想,再過20年,漢語方言區進一步萎縮,各種方言將成為歷史遺存。那時,宣稱某方言的優秀就毫無意義了...

  • 3 # 由靈靈由

    我個人認為,你整天抱著方言不放,那你也夠能夠扯淡的,為什麼?因為閒著沒事蛋疼唄,你要知道,不管方言也罷,普通話也好,發音不夠標準的,就是它應該被淘汰的末日到了,任何一種語言不能進行有效率的溝通與交流,那麼管它是方言還是普通話一樣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只要有教育存在,只要應用到的拼音字母的標準發音,這些都被稱之為書面語式,全國各地會寫一樣的漢字,會發一樣的標準發音,被稱之為書面語,所以書面語是比普通話還要成功的一種未來化語言,只要學好書面語,走遍大江南北做生意,無障礙

    就是以北京方言為普通話的標準,也不敵書面語的先進思想體系,如果一個人真的很追捧各地的方言,這隻說明這個人沒有遠見卓識的頭腦

    做生意是靠書面語來達成共識的,而不是靠種族歧視的方言決定的,你越認為你越優秀,其實你只是不堪一擊的一類而已,何必執著地抬高自己

    所以說只有掌握了書面語,你說的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普通話

    不要認為方言是有優越性的,因為你拿方言談生意,對方從頭到尾根本就聽不懂你講的是什麼鳥語花香,第一,你的自我感覺良好,多麼地優越感徐徐昇華。第二,他人感覺,這是哪兒來的二貨,有用鳥語談生意的嗎?第三,只有書面語才能化解一切尷尬的局面

    ——來自獨立思考

  • 4 # 摶搖九霄

    方言存在的基礎是相對獨立,缺少交流。試想,一個南方人和北方人交流,如果都堅持各自的方言,那還怎麼交流?所以只要交流,那就勢必不能堅持方言。

    中國方言眾多,因為中國地域廣大,而交通不便,很難大規模交流。但即使在古代,想要做官,也要會官話(也就是古代普通話),否則皇帝聽不懂啊。

    但是到了現代,科技發達,尤其大城市,外地人口比本地人還多,方言也就逐漸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從幼兒園開始,一個班只有幾個本地人,怎麼說方言?公司裡上級是外地人,同事是外地人,怎麼說方言?所以說,隨著交通發達,中國村的形成,方言逐漸消亡是必然。

    今後,相當長時間的今後(100年?)方言最可能的歸宿就是在博物館裡,人們參觀博物館,聽著留音機播放的方言,就像現在參觀古代服飾用品等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打造一個受市場歡迎的文旅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