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梧桐有理
-
2 # 北京慕名世紀文化
北宋末年,出了一個才情皇帝,他便是創造“瘦金體”的宋徽宗趙佶。徽宗在治理國家方面毫無建樹,卻在琴棋書畫方面無一不通,可以說,趙佶不是個好皇帝,卻是個詩書畫三絕的藝術大家。文人皇帝自然就多了文人氣息。他對宮中使用的器皿挑剔的超出了常人的思維。。
傳說在北宋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1109年),那位能寫善畫的徽宗皇帝,忽然間對御器厭煩起來,傳旨要燒製新瓷。有人問皇上對釉色有何要求,當時正值雨過天晴,皇帝抬頭望望天空,遂大筆一揮:“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雨後初霽,碧空如洗,是何等清新喜人的景象,而透過泥與火的藝術把這大自然的造化固定下來,又是何等的奇妙!
據說當時的汝瓷,釉內建瑪瑙,土質細膩,骨胎堅硬,色澤灰厚,漢水欲滴,釉帶斑斑小點,若津梨之皮,面隱細紋,似蟬翼,又像螃蟹爬過留下的痕,其支釘僅有芝麻大小,故素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說。
從側向觀賞,天青色汝瓷會有一層淡淡的若隱若現的粉紅色輝光籠罩著,被譽為“端莊雜流麗,剛勁含婀娜”。那是在光線照射下,胎土中所含的微量金屬元素與瑪瑙釉結合所生成的。這層淡粉的色光並非均勻地分佈在整個器物上,而是明顯出現在口沿、轉角、稜邊和收口等處。這種單色天青釉面上獨有的層次感和立體感,為汝瓷增添了神秘的氣質。汝瓷追求的是“落盡豪華見真淳”,柔麗靜雅,宛若處子,渾然天趣,一下子傾倒了那位不會治國的風流皇帝,這就是傳說中汝官瓷的誕生背景。
文人雅士喜歡書畫詩詞瓷器,家裡的茶具碗盤都選用器形典雅、釉色純淨的汝窯瓷。汝瓷產於河南汝州,釉色有天青釉、月白釉等,質地細潤、外觀造型古樸大方,看起來較明亮而不刺目。
歷朝歷代的昌平盛世時,都有人仿燒汝瓷,乾隆皇帝還專門讓景德鎮仿燒汝瓷,然而,由於汝瓷的配釉獨特,工藝失傳,無一成功。所以,清代的汝州詩人孫灝便發出了“人巧久絕天難留,窯空煙冷其奈何”的哀嘆。汝瓷雖然斷代了,世人對汝瓷的鐘情卻與日俱增。著名的藝術大師李苦禪先生,臨終前的15天,還寫下了絕筆“天下博物館無汝者,難稱盡善盡美也”,汝瓷的地位由此可窺見一斑。
-
3 # 王喬
這個問題,千百年來神一般的存在!
話說那日早朝方散,徽宗理畢俗務,移步紫宸殿外,見秋雨初霽,日光穿透雲靄,扯出一片濃豔的藍色,乃手指天邊,吩咐汝州瓷工:“雨過天青雲破出,這般顏色作將來。”還有說法是說有一天宋徽宗做了一個夢,夢醒之後吟出這句詩來,遂指示工匠按照雨後天空的顏色燒造汝窯瓷器。
類似的傳說想必大家都見過,汝窯的出身總離不開宋徽宗,以及雨過天青。其實故事原本是說五代柴窯的,主角是周世宗柴榮,最早記載於明代萬曆年間的《五雜俎》。那麼,“雨過天青雲破處”這句詩最早見於明人,極有可能屬於文學創造,後周世宗沒有說過,那麼宋徽宗就更沒有說過了。
按照《五雜俎》的記載“(柴窯瓷器)柴世傳世宗時燒造,所司請其色,御批雲:雨過天青雲破出,這般顏色做將來”。文中柴世宗就是後周世宗柴榮,傳說他命人燒造的一批瓷器,仿照雨過天青色,被稱為柴窯。這只是明人的記載,宋人元人皆無可查,根據種種推斷,這句詩更像作者的文學創作,是用來描寫柴窯瓷器的。
那麼到底是什麼顏色呢?或許要找到柴窯窯址後才能揭開其神秘的面紗。關於柴窯的存在,行業內已有共識,不做囉嗦,只不過到現在也沒找到窯址而已。
那麼有沒有一種顏色和它最接近或類似呢?有,那就是汝窯。在這也不必囉嗦,附幾張圖片吧,或者大家去博物館感受感受為好!
總之,這謎還要繼續存在,因為柴窯沒找到。
-
4 # 觀時小築
古人以天為尊,唐宋時期的天空肯定不似現代淺(灰)藍色,宋代詩人王志道的詩(雨過天青似蔚藍,碧雲收入鱯魚潭),並且俗語有青出於藍勝於藍一說,現代人把現在看到的天空的顏色代表天青色有些太牽強。
回覆列表
青是一種似藍非藍,似綠非綠的中間色,天青是有點偏灰的青色,中間色柔美大氣。介於藍色和綠色之間的顏色都可以叫為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