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婧詩

    一開始在電視上看了一會兒如懿傳,當時不怎麼覺得好看,主要是周迅的聲音太齣戲了,後來慢慢就開始喜歡上了,天天熬夜追劇。皇帝跟如懿那種感情讓我好生羨慕,從小青梅足馬,兩個人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在一起了,兩個人卻因為漸漸心生隔閡,最終如懿與僕人兩個人夜談,僕人倒茶的時候如懿永久離去。

    隨著如懿一天天離開,乾隆開始懷念如懿,他在悔恨追憶中獨活了數十年,滿頭白髮的他還珍藏著如懿當年斷掉的頭髮,他拿起剪刀,剪了自己小部分頭髮,和如懿的頭髮放在一起,然後安詳死去。

    對於如懿的死去以及到最後都未曾跟皇帝解開隔閡,許多人都十分感慨,周迅官方工作室的微博曬出了一張如懿在劇中瀟灑背影的照片,並引用了周公子的一句話: “我不覺得她是一個悲劇,她很好,她是一個善終。”誠然,她已自由自在了。

  • 2 # 西子明星圖集

    縱觀全劇來看,《如懿傳》依舊有太多值得詬病的地方,最爛的開頭,超長的劇情,過慢的情節發展,都趕走了不少的觀眾。

    而它最大的成功便是塑造瞭如懿,一個封建王朝的反骨。

    當然這和周迅的演繹密不可分,沒有過於炸裂性的刺激場面,但卻細膩的超出你的想象,一舉一動一個眼神層層遞進,都傳達著莫大的情感力量。另外,臺詞功底實在太好,以至於想起某些臺詞時都自帶她的聲音語氣,彷彿回到劇中。

    剛開播的時候,這部劇評分只有6.7分,最低跌到6.5分,我看了幾集反駁說:《如懿傳》會是一部漸入佳境的好劇。最後一集播完,我又看了一眼評分,有7.4分,還有點出乎我的預料。 但在看過《如懿傳》後,我可能近幾年來都不會想去看有關宮斗的劇了。 因為虛與委蛇,爭鬥不休,一個個花兒一樣的少女,都變成蛇蠍毒婦,贏了輸了都是空。其次,紅牆高瓦的四方天,劇的格局似乎還是太小了一些。 不過,對於追看這麼久的如懿,依舊是難忘懷的。愛在時,她全身心的享受著,愛去時,她無怨無悔的告別著。從來不曾謀求算計,堅守的是自己的一顆本心。 我覺得如懿的結局不是悲劇,而是善終。 她的愛情,她的人生都掌握在她自己手中,最後,是她自己選擇了自由。

  • 3 # 浪人電影

    如懿傳確實有比甄嬛傳出彩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是不足。畢竟發自於內心的作品和以商業利益為目的的東西是不能比的。答主除了這兩本之外沒有看過任何言情穿越宮鬥小說= =才疏學淺請各位見諒。 先說不足吧,很明顯的地方就是對人物的刻畫以及劇情的完整度。

    先說人物,甄嬛傳裡只要有戲份的任務,不論是甄嬛一黨還是其他,個個都是有血有肉、有愛有恨、個性迥異而且有故事的人物。用甄嬛裡溫太醫的話說,“她在這深宮中的每一分寂寞和執著,我都清晰地感同身受”,或者如懿本人說的,“每一個人都在發瘋”,設身處地一想就非常能理解這些人的苦衷。反派們雖然狠毒,但不失可憐或可愛、甚至可敬之處。而如懿中的魏嬿婉,簡直徹頭徹尾一個大bug。

    開掛程度令人髮指,品行齷齪可鄙。封號也好,是“巧言令色,鮮矣仁”的“令”,而非“如圭如璋,令聞令望”的令。雖然厲害,但個人認為她是流娘娘的一個敗筆。另外,甄嬛傳那些著筆不算特別多的,如端妃,寥寥數語寫就這個人不好惹,即使不寫生活起居,活得好也在情理之中。(華妃對她的報復僅在電視劇中,書裡沒這麼寫,應該是“頗為禮遇”。)如懿傳裡的蘇綠筠就不對了,“乖乖笨笨”的一個人,生了永璋卻被皇后暗算,後來又謀劃永璋奪嫡之事,敗得如此慘烈可見其智商,又何以誕下皇子公主並且讓他們平安長大呢?只能根據“純貴妃活到第六部還沒死”才能推斷她有厲害之處。

  • 4 # 燕辰日記

    歷史上,這一年皇后烏拉那是氏48歲。

    我替她扼腕嘆息。

    前有孝莊30歲輔助兒子當皇帝,

    後有慈禧26歲登臨皇太后之位;

    別的皇后50歲早就走上了女人的至高峰,

    烏拉那拉氏50歲,還在為皇后的地位戰戰兢兢,

    人間不值得!

    只能怪乾隆太能活了,熬死了孝賢皇后、熬死了繼後、熬死了令皇貴妃、熬死了出色的幾個皇子,乾隆晚年說自己是“十全老人”,但是在我看來,他只是一個“十全的孤獨終老的人”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不想接受家人提供的相親,都是用什麼方法或絕招去委婉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