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豌豆的胖腳丫

    題主的巨嬰是諷刺一類人吧,就是心智還沒有成熟的成年人。

    巨嬰越來越多對社會進步肯定是不好的。沒有獨立的自我意識和能力,自己的未來建立在父母的安排籌劃之上。

    尤其是網際網路和手機的出現使巨嬰的數量更加龐大。他們整天沉迷於虛幻的世界,生活學習工作則是一塌糊塗,一地雞毛。

    指望他們做出出色的成績出色的表現來,真的很難,他們能夠解決自己的溫飽就不錯了。

    至於影響:往小了說,家庭矛盾,巨嬰們終歸結婚生子,迴歸柴米油鹽的生活中,當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需要他們抗的時候,矛盾凸顯;往大了說,社會進步的步伐會讓他們拖慢。

  • 2 # 海峰原創

    我姐夫是一名從戰場上下來之人,復員後到了縣公安局工作。姐姐在一所鄉鎮中心學校任教,一個兒子,平時也沒太管。

    從小放在爺爺奶奶處教養,兩人就是週末才過來看一看。上初中後,便在學校讀寄宿,雖然沒有讀好書,也沒有讓人覺得有什麼壞習慣。

    高中畢業後,孩子沒考上大學,又不願去職業學校讀書。而身邊孩子沒有上學,便出去打工了。

    姐姐覺得這麼些年沒能給孩子以必要關心,家庭條件也還可以,便沒太當回事。

    孩子就這樣窩在家裡,不是睡覺就是玩遊戲。這樣差不多兩年,兩人覺得不行,便讓孩子先去考交警輔警,程式走完後,這孩子去上了兩個月班,覺得沒意思,便不去了。

    過了陣,這孩子想開個店子,姐姐又託人幫他找了個門面,賣些小食品之類。店子開了半年,孩子一盤算,虧了不少,覺得太費神,便把店子給轉了。

    在家呆了差不多一年,便跟著人出去打工。可每份工,他都幹不長,不是嫌工資少,就是說環境差,再不成便是說老闆、管理人員對他如何如何。

    就這樣在外面晃了三、四年,年齡也大了,性情也不對了。又回到家,整日想入非非。

    現在姐姐和姐夫,對這個兒子,也真是感到頭痛。

    一次過年,我陪姐夫喝多了兩杯,姐夫嘆著氣,說起他那時在部隊受訓,上戰場立功之事,不無感慨地說:看到現在一些除了會花父母的錢,其他都不會之孩子,真是很無奈。而現在, 這種“巨嬰”式孩子越來越多,對家庭,對國家都不是好事。

    如果再發生戰爭,拿什麼來保衛您,我的祖國,我的親人。

    朋友:看完了,順手關注,是積善之舉,必有福祐!

  • 3 # 向日葵7O89

    別人看著就“可憐又可恨,可恨又可憐”,無可奈何,哭笑不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 4 # 淺山刀客

    巨嬰並非越來越多。只是現在網路媒體發達,原來傳統媒體不屑於報道的狗屁倒灶的小事都被曝光,才讓人覺得巨嬰特別多。比之前幾十年,民眾整體素質是有很大提高的。九十年代以前何止是巨嬰?街匪路霸,蠻不講理,撒潑打滾的多的是。記得縣城公交車剛興起時,有車裡抽菸的,搶位置打架的,司機沒到站為了少走兩步路罵罵咧咧要死要活逼司機停車的,簡直習以為常。

    太陽底下,並無新事。別把這事看得太悲觀,如今都討厭巨嬰,就是好事,說明國民認知在進步,都不想做巨嬰,證明主流價值觀還是正面積極的。

  • 5 # 自然風57778401306

    巨嬰,從字義理解是長不大的孩子,其實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了,就是心志不成熟,好像是一個任性不聽話的孩子,只知道好吃懶做,做什麼也不行,雖然也盡力去做,但總是做不好,“人渣”是因為變壞,巨嬰的產生是先天條件的因素。

    但是先天是一個健康的嬰兒,生下來是一個健康的寶寶,在生活優越的環境下長大,父母太過溺愛,太嬌慣,後天的教育不得法,不捨得讓孩子多吃點苦,用熱愛勞動的方式潛移默化地磨礪他的性格,教他學會基本生存的技巧。這種孩子讀書也不是學習好的,物質太過飽和,不知道生活的艱難,工作的辛苦,只知道花錢享受,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當然也不知道珍惜幸福。這應該是所有巨嬰族的通病。

    巨嬰是畸形成長的低能兒。現在的青年人生在物質比較充裕的時代,不同於他們的父輩時代,艱苦的環境下比較鍛鍊人的意志,好玩的好消費的多,不愛動腦動手,懶散是他們共有的天性,都不同程度的患有巨嬰症。巨嬰症的患者,不僅對本人不利,也是危害社會的消極因素,做事毛糙馬虎雷聲大雨點小不出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凹面鏡成像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