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方鵬

    戰國四公子多徒有虛名,言過其實,孟嘗君手下淨雞鳴狗盜之輩,春申君公私不分,智計短絀死於李園之手,平原君碌碌無為。唯有一人出類拔萃,戰國公子當之無愧,其他三人難望其項背,此人就是魏國信陵君。在戰國後期,秦趙長平之戰後,猶能率領魏國和諸國聯軍,多次擊敗秦國勁旅,而又恬薄名利,不貪戀權位,論人品,才能,別說在戰國,放在中國幾千年歷史都極為罕見。難怪能擁有劉邦張耳等大批粉絲。

    平原君雖號稱賢人,與其妻弟魏無忌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信陵君在趙國時,連平原君都不知道的賢士他都能羅致到。而長平之戰,雖是戰爭,後面的政治外交角逐不亞於戰場,當趙國四處借不到糧食,求不到援兵時,若有信陵君,不管為外交官還是當將領,必將面貌一新,軍事上以廉頗為將固守,信陵在後方以他的能力運籌,秦國拉長戰線作戰,後勤負擔過重,長平之戰結果可能相異。

  • 2 # 井夫子

    長平之戰,如果歷史上平原君換成信陵君,那麼真的可以戰勝秦國嗎?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平原君

    平原君趙勝,戰國四公子之一,趙國貴族。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因賢能而聞名,號平原君。他禮賢下士,門下食客至數千人,和朋友關係處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禮貌對待平民,後在一名門客的建議下和平民搞好了關係,威名大震。長平之戰後,秦軍進圍趙都邯鄲,援軍到來之前,邯鄲城內兵困糧盡,趙勝盡散家財,發動士兵堅守城池,長達三年之久。直到楚軍和魏信陵君援兵趕到,解邯鄲之圍。

    二、信陵君

    魏國公子魏無忌,即信陵君,也是戰國四公子之一,是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魏無忌處於魏國走向衰落之時,他效仿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的輔政方法,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自成勢力。魏無忌禮賢下士、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但屢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前243年,魏無忌因傷於酒色而死。

    三、長平之戰

    從上面可以看到,二位同為戰國四公子,但是性格卻不盡相同。

    而長平之戰對於當時的環境來說,可以說是一場決定性的戰役,這使得趙國主力喪失殆盡,東方六國再也沒有實力與秦國單獨抗衡。

    我們先來看一下背景,

    秦昭王即位後,與韓趙魏楚都發生過戰爭。可以說在長平之戰前,秦國與趙國已經處於戰爭狀態。

    公元前262年秦國切斷長平郡與南韓首都之間的聯絡。長平郡南韓守軍向趙國投降,趙國不接受則必然落入秦國之手壯大秦國力量,所以趙國趁機收取長平郡並無不當。這時候還沒有平原君什麼錯誤。

    直到兩年後,平原君認為廉頗雖然野戰不如白起但堅守完全可以勝任,故而決策在初戰失利後堅守長平陣地不出,數十萬秦軍與數十萬趙軍在長平捲入一場持久消耗戰。

    要知道,古代戰爭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什麼?就是糧草,而長時間的消耗戰,其實考驗的就是後勤補給能力。

    當時長平的位置對於趙國來說,可以說是絕對的地利,為什麼?因為補給線幾乎要比秦國短了一半還要多。

    在這樣的時候,其實秦國是十分不利的,而古代戰爭還有一個要素,就是兵貴神速,如果這時候平原君可以迅速的反應,聯合信陵君、春申君等組織新一輪“合縱抗秦”的話,那麼或許可以打擊到強大的秦國。

    可是一來平原君對於事態發展過於樂觀,認為廉頗能抗,另一方面,對於這場戰爭也不夠重視,雖然也採取了遊說的方法,但是力度不足,且用人不當。等到平原君說服信陵君、春申君組成大軍救援趙軍,那已經是長平之戰趙軍主力喪失殆盡後的邯鄲保衛戰,為時已晚。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後世許多人對於平原君的評價認為這是一個汙點,可是換做信陵君又如何?

    要知道當時秦國強大,且滅六國的政策已定,如果趙軍失敗,那麼其他國家包括魏國同樣是唇亡齒寒,這是一個眼光問題,但是當時的信陵君沒能看到這種狀況,或者說看到了,卻無法掌控大局——畢竟信陵君出兵已經是邯鄲之戰的時候了,戰機已失——不僅失去了救援趙國或是圍攻秦國的機會,最終也導致了秦國的進一步壯大,從而最終導致魏國失敗。

    從這方面看,信陵君與平原君其實並無本質上的差別,恐怕就是真的換了,這般失敗的結果也難以避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番石榴用什麼砧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