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辰臣

    如果有認真觀察過瓷器,那麼一定會注意到瓷器上的氣泡,窯口手工陶瓷的釉中有氣泡是存在的。有的瓷器氣泡特徵十分明顯,哪怕是用肉眼也能非常清楚的看到。有的瓷器則氣泡特徵很弱,只能零星的看到一點,或者看不到,但氣泡確實真實存在的。

  • 2 # 永林855

    好可笑!列位大仙不知從那裡見到的汝瓷真品。還又是照片又是人雲亦雲的高論,卻不知道誰見過真汝窯。如見過那還看氣泡人可用!

  • 3 # 高家高古瓷

    北宋汝窯氣泡有兩種表現:

    目測可見的“棕眼”,實為接近釉面的氣泡隨時空轉換而破滅塌陷的情況。

    另一種氣泡情況在釉下,需放大鏡觀察

  • 4 # 獨享細雨微風

    現在為什麼眾說紛紜,主要是個人手中藏品有限,許多現象觀察不到,而館藏品也只能遠觀,而無法細看。所以,就剩下亂了!

    古人云,汁中棕眼,隱秘蟹爪。都是用眼直觀的結果!但是,方法是,日光下用側光細看,方有可得!如果連藏品都沒有,那只有古人云了!

    其實,瓷器不僅是支釘燒,也有墊圈燒,大英博物館的玉壺春就是墊圈燒,而且,還是大器!

    今日,將本人收藏的一件汝器,展現給眾藏友細觀之,自有定論!

    此器高38公分,採用墊圈燒,內外滿釉,底部有衝,露釉中棕眼及胎中香灰色!

  • 5 # 以瓷惠友

    這個問題不能籠統地回答能和不能,因為傳世至今的汝瓷既有能用肉眼看到氣泡的,更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用肉眼是看不到氣泡的,而且越是最頂級汝瓷越用肉眼看不到氣泡,甚至有一部分神聖之品,即使用100倍的放大鏡都基本看不到氣泡。

    第一種,用肉眼能看到氣泡的汝瓷。細心觀察和比較就可以發現,所有用肉眼能看到氣泡的汝瓷,都是釉面玻化度相對比較高而且釉色相對較深的天青、天藍和翠青釉色系汝瓷,如果釉面玻化度很低,甚至已經開始或者已經完成脫玻化的汝瓷,即使釉色同屬天青、天藍和翠青釉色系汝瓷,也用肉眼甚至的放大鏡也看不到氣泡;至於月白釉、牙白釉等汝瓷,則無論其釉面玻化度高低,都很難用肉眼看到氣泡。

    這就提示我們,古人所說的汝瓷“寥若晨星”的氣泡觀感特徵,僅僅是一種感官結果及其描述而已,絕對不是、不可、不能把“寥若晨星”以及“星辰稀、蟹爪紋、魚子紋、蠅翅紋”等等當成鑑定汝瓷的依據、標準甚或是尺度,因為這些特徵並不是所有汝瓷“都有”、“全有”、“必有”的,而僅僅是一部分汝瓷才有而已,這是不是一種典型的“以偏概全”?這種“以偏概全”的最終結果是什麼?是不是就否定了那些本不該否定的汝瓷之身份、地位與價值?如果僅僅是個人鑑藏倒無關緊要,如果用於公鑑,這是不是一種罪該萬死、萬死莫贖其罪的罪惡、邪惡與醜惡?

    第二種,用肉眼不能看到氣泡的汝瓷。所有宋瓷都以追求瓷器釉面所呈現出的“欺冰賽玉”“似玉非玉勝於玉”的“玉質感”為目標,而“汝窯為魁”,是在“泥與火的藝術”的全領域一枝獨秀。為了追求最佳的“玉質感”,汝窯毅然棄用護胎釉素燒用以提升成品率的做法,為了“乳濁釉”的最佳,把爐窯溫度大膽控制在1150度以下,所以汝瓷多“其聲類瓦”至多“其聲類木”而絕無“聲若金石”者;其餘則在最佳時長、最佳氛圍、最佳出窯實際等很多方面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嘗試,走出了一條獨特、獨有、獨到之路,把“乳濁釉”做到了“濁而不汙、濁而不髒、濁而不混、濁而不渾”“乳濁渾厚、乳濁濃郁、乳濁醇粹”,精益求精、毫釐不爽、絲毫不差、歎為觀止、無以復加。

    第三種,用100倍放大鏡也看不到氣泡的汝瓷。汝瓷在“精品”之上尚有“聖品”、“仙品”和“神品”。真正最頂級的汝瓷,由於當時玻化度就很低,當時就處於“啞光”“半啞光”或“酥光”狀態,歷千年人世滄桑,而今很多都已經徹底脫玻,達到了“正視如玉、側視若絨”的境地,即使用放大鏡也看不到氣泡。這類頂級汝瓷,三大故宮和世界各大博物館均無收藏,民間偶爾還有一兩件露臉,但也絕對“明珠蒙塵”混跡於偽贗品之中而遭人詬病、白眼與嫌棄,少有真正識貨之人。這是汝瓷的悲哀,更是社會、國家、民族的悲哀!

    總而言之,不能光靠“能不能用肉眼看到氣泡”這一點來認知、評判和決斷汝瓷的是非、對錯、真偽,要全面、客觀、科學地認知汝瓷以及所有華夏重寶!

    發幾張汝瓷圖片,以餉瓷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個保健按摩店,我一個人幹還需要辦證件嗎?